沈为群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中学,江苏苏州 215200)
新课程实施以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不少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仍没有太大改变,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师生的教学关系与互动方式僵化而单一,课堂教学品质不尽如人意。我校基于“成功教育”的发展方向,从成功教育视角来研究教师教学行为改进问题,对“农村初中教师教学行为改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促进师生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教师的文化认同,是实现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精神动力,更是一所学校兴旺发达、不断进步的文化基础[1]。基于农村初中教师教学中表现的职业倦怠、情感失范等不足,我们在借鉴、审视、运用已有的教师教学行为改进路径的同时,从学校角度不断寻找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文化理由。通过继承和发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结合特色文化建设,为农村初中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提供新的着力点。
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孕育而成的,根植于学校文化之中,又是每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20世纪90年代,我校确立了“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实现价值”的办学理念,以“三多个性教育”发展学生特长。学校曾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获得“苏步青数学教育成果奖”,被誉为“冲击国家理科试验班的摇篮”,在办学史上创造了无数个奇迹。成绩的背后是广大教师“起早摸黑”“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以校为家”的爱岗精神。至今,学校仍有很多教师甘愿辛劳,不计报酬地默默奉献。同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优良传统与积极探索、更新观念、变革教学的创造性活动不断融合,正日益成为广大教师投身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校园人文气息是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校围绕“发展即成功”的教学理念和成功教育办学特色,强化了学校人文生态景观的建设。“千帆相竞,不进则退”。学校加强了奋进石、桃李亭、登峰桥、争妍桥等物型文化的打造,激励每一个师生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奋进、勇攀高峰;学校橱窗“和谐、文明、求真、创新”的校风、“协作、爱生、求精、严谨”的教风和“勤奋、守纪、求实、进取”的学风,与“成功教育”等特色文化元素辉映融合,成为桃中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
教师的价值取向对其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受办学条件差、工资待遇相对城镇学校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在部分地区,把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指标、班级平均分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致使部分教师内心逐渐失衡,职业幸福感也随之丧失。所以,农村初中应不断引导教师正确认识与全面挖掘自身的职业价值,鼓励教师在潜能发挥中、在专业成长中增强职业幸福感。
随着乡村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名师工作室”等农村师资培养模式的兴起,使得许多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已经具备了乐观可及的职业发展潜能与空间。从学校层面看,要善于发现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帮助教师找准职业发展起点,确立职业发展方向。有的教师平时能说会写,在教育科研方面具备一定的特长;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较好,教学基本功扎实;有的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班级管理能力较强。针对教师的不同个性与特长,我们在给教师分配教育任务时,常常在听取群众意见、充分了解其兴趣特长的基础上,尽可能给予其合理安排。同时,对不同对象提出了五年争当“新秀”、八年争做“能手”、十年争当区级以上“带头人”的职业发展目标,激励教师自发、主动地投入本职工作,发挥个人最大潜能。
“独行快,众行远。”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需要整体优势的发挥与团队合作的力量。由于师资年龄结构的不均,特别是农村学校仍有很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民办代课转正的教师,学科专业能力不强,跨学科能力更差。科技、劳技、音乐、美术等学科老师奇缺,很多时候需要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针对这种实际,一方面需要加强普惠性的、大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针对性的、小众的跨学科的专业培养。为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我们学校先后邀请区教研室、教科室等领导、专家来校指导,校长、分管校长带头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展示活动;同时积极组织教师跨学科参加远程非学历培训,培训经费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成功是成功之母。”效能感是一个评价机制问题,也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原动力。从成功教育的视角来实现教师教学行为改进,一要不断提升对“发展即成功”的认识,增强自我效能信念;二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既要相互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比较学生的德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三要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适时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建立良性、有效的效能评估机制,充分发挥效能评价的激励作用。
农村初中教师评价应摆脱原有的功利性和奖惩性功能,突出评价的导向性、发展性、激励性功能,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多年来,我们学校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从教书、育人两个层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为每一位自觉加入教育科研行动的教师订阅专业教学杂志;通过微信平台开展“老师满不满意,你说了算”的社会公众调查,对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师德表现突出、教学实绩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与奖励。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反思和纠正自身的教学行为,并把教师的改进成果作为学校奖励性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农村初中教师由于习惯性思维的限制,在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常常会无所适从。对此,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指标体系,为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标准。我们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出台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基于目标导向的活动教学”课堂模式。要求各备课组根据该范式,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实际,就新授、复习、讲评等构建不同的变式。同时加强集体备课,要求备课组组长根据课程设置的课时协同备课组成员,编写好相应的“导学案”,以供全体备课组成员共同使用。积极推行“开门听课”制度,允许所有教师进门听课、巡课。
“教学是为人的活动。”农村初中教师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薪资水平的束缚、教学压力的羁绊,其教学行为的改进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我们从成功教育视角出发的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成就,希望对同类学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严海强.试论基于成功教育的课堂教学行为施行过程优化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5,(0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