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峰
(江苏省如东县先民初级中学,江苏如东 226400)
现阶段,不少英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依然使用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方式,看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实则学生没有获得相应的语言技能。因此,改进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刻不容缓。语言作为文化基础的表达媒介,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风土人情,所以,学习语言离不开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词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如若没有大量牢固的词汇积累,英语的学习将会十分吃力[1]。词汇教学虽然重要,却是教学过程中最容易疏漏的环节。很多教师通过布置词汇记忆的课后作业,听写单词就算完成了任务。学生则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单词,测试期一过,就基本遗忘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有任何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利用文化意识熏陶,进行正规词汇教学才是正确的课堂教学方式。
以易混淆的“on, over, above”一组的词汇教学为例,具体情境创设如下:
师:同学们,请看这一组词汇:on, over, above,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生:都表示“在……上方”。师:那有谁能告诉我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可以完全替代吗?生:不知道,但意思相同,应该可以互相替代。师:在一定情况下,它们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但是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还是有较大区分的。虽然在我们的母语中,上面就是上面,它可以表示任何有接触的、无接触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存在覆盖关系与被覆盖关系的两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可是在英语中这种情况是要进行细致区分的。而on, above, over就是分别表示具体情况下,两种事物间的方位关系的。生:那么它们分别是如何表示的呢?师:好的,老师现在分别举例来说。大家请看自己的书桌,现在每个人桌上都有一本英语课本,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on”来表达为“The English book is on the desk.”,满足“on”的两个状态:第一,偏向于描述静态事物;第二,必须是两个互相接触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请大家看看老师举的例子满足这两个要求吗?生:满足了。师: over,偏向于描述一些动态事物,如:The water came up over our knees.与“高于”的意思相近。而当它表示静态事物时,一般含有覆盖在了某物之上的意思,谁可以举个例子?生:She put her coat over the bed.师:嗯,例子举得十分恰当,大衣的状态就是覆盖在了床上,这下同学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over含有覆盖、超过的意思。师:很好,第三个表示在什么事物之上的单词——above,也与“over”一样有“超过、高于”的意思,但是它的含义较广,不需要在正上方,不需要有接触,只要超过了另一个物体,便可以用above表示。例如,这座山比那座山的海拔高2000米,就可以使用这个单词。所以它一般也与数字连用,有谁可以造个句子?生:The temperature is three degrees above zero……
采用这种词汇教学策略,利用文化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词汇含义,以及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才算真正掌握了单词,而不再是浮于表面的死记硬背。这样也利于学生丰富词汇储备量,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一种语言都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语法规则大相径庭。语法是构成语言的链条,是正确语序的前提保证[2]。但语法内容偏于理论化,往往较为枯燥与乏味,因此利用文化渗透的方式进行语法教学,是教师应积极尝试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应在学生学习之初就对语法知识进行大致说明,让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有一个提前认知。为此,笔者创设了如下的简介方式:
师:同学们,你们眼中的英语是什么样的呢?外国人说话又是怎么样的呢?这学期我们要开始学习崭新的英语语法知识了,包括时态、语态等各个方面。比如,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中,提起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时,我们会用“当时”“过”“了”等词汇,例如“我去过那里了”“我当时正在吃饭”等。但在英语当中,过去时分为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几种具体时态,现在时可分为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又可以分为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听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它只是将时态、语态细致地划分了出来,然后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而已,其实还没有我们国家的语言难学。当我们慢慢了解了英语中的文化知识,就能很快学会这些语法规则了。
简单的开场白是对语法内容的大致概括,既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同时告知了学生何为语法。用中外文化差异之间的对比,引起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关注,而不是在没有任何预设情境下就开始教学语法内容。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通过所学知识的积累运用于日常交际当中,即语用环境中[3]。因此,课堂教学中语用情境的设置,是教师应当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
以Let's celebrate!的单元教学为例,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生:春节!因为可以吃很多好吃的,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师:嗯,老师也最喜欢春节。因为每当到了春节,大街小巷都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景。每个家庭都会采购很多食品物资,挂上春联,贴上福字。这是我们国家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在西方国家里,也有几个很重要的节日,比如同学们都知道的圣诞节、万圣节。大家知道这两个节日,人们见面会说什么吗?生:Merry Christmas! Happy Halloween!师:没错!以万圣节为例,在万圣节的时候,小孩子会穿上各种稀奇古怪的衣服,戴上面具——mask,提上一个小篮子——a small basket,去敲附近每一户人家的门,说“Trick or treat!”意思就是不给糖果就捣蛋,然后每家每户的家长就会愉快地送给他们一些糖果candy。孩子就会带着一篮子“丰收的果实”回家了。请大家看投影上的这一段小视频,就是老师刚刚所说的场景了。(播放投影,适当的时候进行讲解与翻译)生:哇!这个节日好有意思啊!师:下面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关于万圣节的歌曲This is Halloween,感受一下西方人庆祝万圣节的喜悦!
以上这种教学方式,首先通过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简单易懂且具有代表性的影片片段,再利用传统西方节日的歌曲营造课堂气氛。整个过程不仅新奇有趣,而且潜移默化地以了解文化习俗为媒介,帮助学生掌握了新词,学习了新的口语语句。需要注意的是,在语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大量的肢体动作来辅助语言交际,可帮助学生加深学习记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语言,还是文化,要用文化渗透语言,用语言带动文化。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了文化语境、文化背景、文化习俗之后,语言的学习就不再被动,而是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吸收新知识、新方法。因此,通过有意识的文化渗透是帮助初中英语教学更加完善、高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