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流淌“错误”之美

2018-11-28 06:21吕丽萍
名师在线 2018年1期
关键词:质数错误数学

吕丽萍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小学,福建建瓯 353100)

引 言

富兰克林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数学课堂中,教师尽管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备课,仍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效果的全部范围。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来自学生的学习“错误”。面对这些课堂生成的学习错误,教师若能及时抓住,把它当成新的学习资源,就可变“废”为宝。那么,学生的学习将超出文本,开拓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1]。

一、理性“纠”,不越位

数学课堂上一些学习中的“错误”在所难免,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只看到错误的消极方面。一些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为了能让整堂课看起来近乎完美,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那条路上引,避免或减少学生出错,却忽略了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正是我们教学中巨大的资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理性帮忙“纠”错,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出错的原因,从而突破学习难点,积累更加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片断一 六年级总复习《整数(1)》。师: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对吗?生1:对,7是奇数也是质数,3是奇数也是质数,5是奇数也是质数。生2:不对,1是奇数,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生3:9是奇数,但9不是质数而是合数。生4:15是奇数,15不是质数而是合数。……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接下来,学生为了证明“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这句话是错的,举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反驳生1的回答。如果生1一回答出错误答案时老师自己马上就纠正过来,就不会有后面层出不穷的举证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直接评价他们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评价。此时,老师只要做个忠实的倾听者足矣。让学生在举证过程中,纠正生1的错误答案,学生出错学生纠,老师绝不越位。

二、适度“纠”,不错位

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对于一些看起来简单的题型会一错再错。那是因为,首次接触此题型时感知了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信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题型定义为“我会做”,却经常“错”的题。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情况,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合理、适度帮其纠错,将这美丽的“错误”资源当作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

教学片断二 师出示数学题:爸爸今年30岁,比小明岁数的3倍还多3岁,小明今年几岁?这道题一出现,学生都迫不及待拿起笔就做,不少学生嘴里还小声说道:“太简单了。”结果正确率还不到30%。大部分学生列式为:30÷3-3=7(岁)。一看到这种结果,我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让学生再用方程把它重新做一遍。经过重新读题、审题,找出数量关系,全部同学的方程式列式为:30-3x=3,x=9(岁)。师:为什么两次的答案会不一样呢?生1:老师,肯定有一个是错的。生2:把x=9代入原题验算,爸爸的30岁的确比小明岁数的3倍还多出3岁,说明x=9是原题的解。生3:把7岁代入原题验算,30-7×3=9(岁),是多出9岁,而不是3岁。所以,小明肯定不是7岁,而是9岁。生4:老师,今后碰到这类题我们用方程解就不会出错了。师:但如果题中要求用算术法做,又该怎么办呢?

经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画线段图,再次出题验证,最后学生一致认为30岁是跟小明岁数的3倍比多3岁,应先把30减去3,27岁才是小明岁数的3倍,27岁才是那个和小明岁数的3倍相对应的数字。

如果老师自顾自地在课堂上讲,不够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终究还是会忘记的。因为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题目,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一遍遍地错的现象,那都是学生纠错的印象不够深刻的缘故。而学生通过这节课和老师一起愉快地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尝试、验证,通过学生对这一错误纠正的过程的亲身体验,最后,学生终于改变了他们原有的思维定式。

三、适时“纠”,不缺位

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不同,他们对每一知识的接受程度也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因材施教,不抛弃,不放弃,允许学生出错,关注学生的出错原因,及时纠正,帮助学生不再出现同样的差错,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教学片断三 《秒的认识》。师:上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听一段纯音乐,边听边在心里默数,数数这段音乐有多少秒?准备,开始。(同时老师按下秒表计时)……师:老师要看看谁是我们班的“计时王”?你数的秒数和老师的秒表上的数字最接近。生1:26秒。生2:30秒。生3:62秒。生4:28秒。……师:老师的秒表是28秒,你数的秒数如果在26~30之间都是不错的,你们都可以是“计时王”。师:(面向生3,温柔地)你能按刚才的节奏再数一遍吗?(生3再次听音乐数秒数)……师:你数秒数的时候做到了频率一致,每秒之间很均匀,这一点非常好,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现在你边看老师的秒表,边在心里数,看看你的方法和秒表有什么不一样好吗?生3边看秒表,边在心里默数,当数到9秒时,他突然大叫起来:“老师,我知道,我数得太快了,秒表走的数字是我数的一半。”说完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师:能自己发现这个秘密并改正过来,你一定会成功的!

在这个环节中,生3数的秒数大大超出估计范围,教师并没有批评他,更没有放弃,而是边鼓励边及时给予时间让这个学生重新经过自己的体验,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教师的耐心引导使生3对“秒”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从而对数学学习更加自信。

四、自主“纠”,不抢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所谓“上得很顺”的课,在很多时候只一味地、小心翼翼地牵着学生按自己课前预设的条条框框走,就怕学生突然出现什么状况,有的甚至对学生的“出错”视而不见,这样的课算不上成功。201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不怕学生出错,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错误是课堂教学的新的起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有生成的意识,充分关注学生,及时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纠正错误,不抢占学生的主体地位。

1.放手尝试型

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下学习,才能使其思维敏锐,想象丰富,创新思维能力大大提高。所以,作为教师,应着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片断四 《7加几的加法》。师:同学们,你们还会哪些“7加几”的算式?生1:7+7=14。生2:不,7+7=16。这时,课堂沸腾了起来,生2顿时满脸通红,低下了头。师:大家先别急,我们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好吗?生2:昨天,我们算9+6时,9向6借1来凑十。那么,今天7也向另一个7借1,另一个7就剩下6,不就是16吗?(生2明显是受到“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的影响)

接下来,老师把生2的想法写在了黑板上:第一个7→7+1=10;另一个7→7-1=6;10+6=16。生2看清楚了黑板上的整个思维过程,终于明白了,7+1是不会得到10的。随即,他主动走上讲台进行了修改:第一个7→7+3=10;另一个7→7-3=4;10+4=14。至此,老师既没有对生2的回答马上加以评价,也没有喧宾夺主让其他同学纠正,而是让生2自己说出想法,再通过观察黑板上自己的思维过程,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

课堂是师生交往、生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善待学生的“错误”,才能使学生自由地发展,真正实现快乐数学。

2.出乎意料型

虽说教师对学生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要有预见性,如果教师不能预见学生可能走上哪些岔道,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纠错”“悟错”。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有许多“错误”纠正过程是出乎我们教师意料的,往往能达到想象不到的精彩。

教学片断五 一年级《解决问题》。师:老师一共有7个苹果,小红吃了2个,还剩几个?生1:7+2=9(个)。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1:题目中有“一共”两个字,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合起来。比如你有5个梨,我有3个梨,一共有8个。所以,有“一共”就用加。师: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生2:应该用减法做才对,7-2=5(个)。师:说说你的理由。生2:问题是“还剩几个苹果?”求“还剩”应该用减法。师:那到底是因为“一共”用加法做呢,还是因为“还剩”用减法做?生3:老师,我认为应该用减法。老师一共有7个苹果,都被小红吃了2个了,还会剩9个?难道苹果会越吃越多吗?生3话音未落,教室内掌声一片。生1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美丽的错误,巧用错误的美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若能巧用、妙用错误,错误也会是美丽。

3.顺势而为型

教学片断六 《认识厘米》。当我让学生用准备好的直尺画出3厘米时,其他同学都在专心画,认真地从尺子上找零刻度,只有王晓亮拿着他的断尺发呆。他发现我在看他,问道:“老师,我的尺子断了,没有零刻度了。”我顺势说:“那你还能用它画出3厘米吗?”只见他把尺子放在本子上,以2厘米为起点,数出3格,画了出来。于是,我又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他说:“尺子上一大格是1厘米,我画了这样的3格,那就是3厘米。如果以3厘米为起点,画到6厘米处也是3厘米长。”听完他的话,我庆幸,没有在他弄断尺子时批评他,而是让他就地取材,完成任务。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作为教师,只要心平气和地看待他们的错误,正确处理,顺势而为,精彩就在眼前。

结 语

总之,对于学生来说,“错误”可使知识更加完善;对于教师来说,“错误”可使教学更加精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应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向知识的纵深发展,实现“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彩画面,让数学课堂教学折射“深度”的光辉!

[1]张瑜.“悟”从“误”中来——浅议错误资源的教学处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Z1):59-60.

猜你喜欢
质数错误数学
在错误中成长
质数迷宫
质数“嫌疑犯”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巧记质数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
跳出常规巧解题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