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明
(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中心小学,福建晋江 362216)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有一段精辟的阐述:“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作“语文”。看来“语”是由说实现的,“文”是由字来完成的。于是说语文本身就应是“大语文”。但是现行的考试甄选制度使小学语文教学变成了“语基”教学,语文课本变成了识字课本,于是便有了“小语文”之称。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小语文”教学已不适应社会需求。如何理解“大”“小”,如何把握“大”“小”,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对的首要问题。
我们要打破以往相对封闭单一的语文教学体系,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即拓展语文教学外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宽语文教学渠道,突破三个“中心”,实现“四个结合”,即突破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语文教育的课内外结合、语文教育的校内外结合、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语文教育与学生生活结合,这就是“大语文”教育。它们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强化学生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理解、表达、观察、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境地为目标的教育。下面结合自己的几年教学经验,来说一说笔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理解。
语文教学需要才情,也需要深刻广博,更需要坚持不懈地阅读。比如,我在教学《赤壁之战》时,引导学生查阅三国的相关知识,我则在备课时再次进行充电。因此教学课堂氛围浓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更可喜的是,学生学完后纷纷到图书馆借阅《三国演义》的青少版。当然,当告知他们我读的是原著时,有个别学生笑嘻嘻地问我能否把原著借给出他们看看。一节课,由一篇文章引出一本名著,一节课激发出学生的读书兴趣!再如,当学生在为写不出“……似的……”的比喻句而苦恼时,我说:“胖乎乎的王金龙猫着腰费力地踩着自行车,黄牛似的;高瘦的范丽华直挺挺地站在自行车后架上,竹竿似的。”学生立刻发出会意的笑声。试问教师如果没有对当时的场景有较充分地深刻认识,能用那么传神的语言把这个比喻句一语道破吗?教师本身要广读、博学,方能以自身魅力影响,引导学生广学、博学,这是大语文教学的起点。
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例如:学习预习、复习、写读书笔记……《礼记》里“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就强调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当然,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我在进行六年级教学时,着重让孩子养成“批注式阅读”的习惯,画一画、圈一圈、几句话写心得……对学生进行延续性的培养:课前预习,写读书感悟,对优美的词语进行积累,课后复习,课堂主动回答问题,多思、善谈、大胆质疑及时完成作业等。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课堂教学时课堂生成多,效果显著。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意味深长地写道:“教育的原理就是激发的原理,教育的艺术就是激发的艺术。”是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不想学,你根本不用教,学生没有困惑,不要告诉他答案,只要激发学生想学的内因,想学的念头如井喷的火山,教师就能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了[1]。课堂的评价语言是点燃学生智力的一粒独特的火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有效的手段。评价要有艺术性,还要把握好“度”,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信任,幽默风趣。
例如,在引导学生朗读《浙江潮》时,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我评价说:“同学们的朗读让老师似乎目睹了雄奇、壮观的潮水,真是美极了。”在教《我喜欢》一课时,我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口头仿写。有位学生抓住自然界的某些景物,以自己独特的视觉,诗一般清新的语言,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我很郑重地把这位学生模仿的句子抄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并加以评价:“本文的作者张晓风被余光中称其文字是柔婉中带刚劲,是第三代散文的名家,而我们班的雅芸同学刚才的优美词句也可与之相媲美了,看来想当一名作家是不难的,大家有信心吗?”学生的内心深处,会觉得自己能行,于是个个都有更高更强烈的表达欲望,个个灵感迸发,奋笔疾书。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铁,但可以吸引学生。
备课过程其实是预设的过程,但更应注重的是课堂的生成。真实的课堂是常态的,有待完善的,情节上它无须课前太多的大量准备;常态的课堂是有思想碰撞,是议论纷纷、书声朗朗的。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生成许多新东西,学生有感而发,有疑必问,很多都不是按教师预设的方向去问。这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其中的闪光点,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状态,从而引起学习的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前进。这对于老师来说是可喜的一面,因为一些重难点就在学生的你一语、我一言中迎刃而解了。
如教学二年级《比本领》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对话环节。师:“当梅花鹿和金丝猴都很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先摘到果子时,事情是不是如它们所愿呢?”生:“没有,它们都遇到了困难。”师:“那它们怎么才能摘到果子呢?”当然,根据课文,教师的预设是两人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可此时班里出现好几种答案,认为金丝猴可以借助船、乌龟等外力过河,顺利摘到果子,而梅花鹿可以找竿或凳子等。教师就势抓住这个闪光点,让学生展开讨论,他们俩还有哪种方法可以摘到果子的。结果,这样巧妙地处理,使得这堂课上得更完美,更精彩。因为在他们的讨论声中,形成对比,明白在某些时候,合作比独立完成更有好处。在讨论声中,升华了文章的中心,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大语文教学过程,如一个老渔翁带着一群小渔翁垂钓的过程。与传统钓鱼不一样的是老渔翁没有直接传授技巧,也没有直接钓上一些鱼上来,而是想方设法让小渔翁们感受无限风光,流连忘返,进而主动求钓。然后老渔翁谈笑风生,寓教于乐。这便是我对小学阶段大语文教学的粗浅看法:简约而不简单。
[参考文献]
[1]曾少玲.试论素质教育的大语文观[J].职业教育研究,2006,(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