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摘 要]以人工智能为重要推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智慧城市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一直是全球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解读国外典型智慧发展模式开始,结合江阴市的发展现状,分析和解读了“智慧江阴”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江阴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8.092
[中图分类号]F299.2;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8-0-02
城市越来越大,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多,城市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强劲的助力,以满足不断升级和愈加分化的需求,而“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正是解决“大城市病”、更好满足个性化时代的一剂“良药”。美国工程咨询公司AECOM发布了《未来基础设施》报告,报告中对未来城市生活的变化进行了展望,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促进城市发展变革,智慧城市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
1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根据初步统计,全球221个城市已确定了355个智能城市项目,智慧城市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水平的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一部分较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國、英国、荷兰、瑞典、瑞士、德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先一步开展了智慧城市的探索与实践,城市发展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和经验。
美国在2009年9月,由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这是一个由6 000人组成的现代化智慧城市的雏形。迪比克市通过采用一系列IBM新技术将完全实现数字化,利用先进的数字化科学技术,实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九通一平,同时还可以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给予响应,及时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
英国伦敦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突破口是公共交通方面,利用数据来管理交通,有效改善了伦敦的交通状况。特别在2012年奥运会期间,“伦敦运输组织”在用户增加25%的情况下,使用数字技术收集电视摄像机、地铁交通卡、移动通信电话和社交网络平台的实时信息,确保火车和公交平稳运行,从而保障奥运期间的交通效率。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开始智能城市建设历史比较悠久的一座城市,虽然比较低调但是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完全,可以成为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这座城市将环境保护作为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作为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目前共有40多万户家庭,110万人口,仅相当于中国一个县级城市的人口,全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据了整个国家的1/3,为此,阿姆斯特丹启动了West Orange和Geuzenveld两个项目,通过高科技节能智慧化技术,充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能量消耗,充分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在阿姆斯特丹港口的73个延岸电站中配备了154个电源接入口,便于游船与货船充电,利用清洁能源发电取代原先污染较大的燃油发动机,这一举措大范围减少了汽油燃烧尾气的排放量,将环保进行到底。
新加坡于2006年推出了《智慧国2015计划》,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智慧城市发展纲要。新加坡政府在认证的门户网站公开了50多个政府部门近5 000个数据集,这一共享举措解决了数据重复资源浪费的问题,可以集中资源解决更为紧要的问题。同时建立了“以市民为中心”,政府、企业、个人合作的电子政务体系,让市民和企业能随时随地充分参与各项政府机构事务中,体现了知情权和参与权,也能够广为聚集人才,发挥群众的力量,真正做到政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医疗领域,开发了综合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医疗信息全国联网,并且推送全世界最为先进的医疗信息,打破医疗信息的单项流动,方便市民家庭就医、网上就医,在便民的同时又提升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文化领域,国家图书馆部署了一套灵活而性能超强的大数据架构,通过云计算模式满足从战略、战术到实际业务的不同分析需求,并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形成了全民阅读、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新加坡属于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的智慧城市,是整体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之一。
总之,智慧城市的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各个国家、各个城市都在依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到智慧城市发展的突破口,争取大有作为。
2 江阴构建智慧城市模式建议
2.1 国内其他城市智慧城市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
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在近10年来也有较大进步,无论从构建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可圈可点。目前,已经有150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多个城市在“国家十三五纲要”的指导下相继公布了智慧城市发展纲要,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广东省佛山市提出了“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战略。佛山市早在2011年就已申请全国智能城市示范点,提出力争通过3~5年形成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四化智慧城市雏形。深圳市福田区提出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是“两级中心、三级平台、四级库”,构建了“三厅融合”的行政审批系统、建设政务征信体系。贵阳市则是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依托,将IT产业作为发展智慧城市的龙头行业,以点带面,坚持走“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发展模式,遵循“环境优势吸引产业、基础设施保障产业、本地市场带动产业、优惠政策扶持产业”的发展策略,形成大数据行业产业链条,带动贵阳市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2 江阴市构建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
自2008年智慧城市的概念被提出,2011年地方政府积极推进,2012年国家各部委试点,2014年首次顶层设计,2016年国家重大部署。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蓬勃发展,作为长江三角洲最为典型的县域经济领头羊的江阴市,出台了《“十三五”智慧江阴建设发展规划》,对智慧江阴的构建做了总体部署。笔者结合该规划,提出了“二维合作、双轨并行、突出亮点”的发展模式。
2.2.1 二维合作
“二维合作”,主要是解决谁来主导构建智慧城市的问题,政府和民间力量成为构建智慧城市的主要二维力量。政府主导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政府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任务和重点,要针对资金筹措、技术支持、软件开发以及工程施工等具体工作制订详细的方案和规范,并成立专门的组织协调结构,领导、管理和监督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而民间参与更大程度上发挥了江阴市的地域经济优势,江阴市的民营经济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行业领域涉及广泛,各类人才储备扎实,资本力量雄厚,完全具备参与智慧城市构建的能力和条件,在构建智慧城市的具体执行方面,可以担以重任。更简单的表达是,政府负责总体思路和框架的构建与监督,民间力量负责具体项目的参与和实施,共同完成智慧城市的构建。
2.2.2 双轨并行
“双轨并行”,主要是解决建设智慧城市做什么的问题,双轨指的是更具有社会价值的民生项目和更具有经济价值的产业项目。前者偏重于服务城市市民,主要在一些市政民生项目上体现出智慧城市的优势,能够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服务于民,让市民能够真实感受并体验到智慧城市的优越之处。后者偏重于服务企业组织,主要鼓励推进企业在智慧城市产业链条上大有作为,赶上无锡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动车,借助江阴市临江港口的优势,鼓励企业加大智慧城市产业链条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形成规模性效应,成为江阴GDP增长率的强有力保障。
2.2.3 突出亮点
“突出亮點”,主要是从发展的侧重点而言,智慧城市涉及非常多的领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不可能同时进行大批量的项目,只有结合自身城市的发展情况和已有的优势项目,择一两项作为重点建设项目,集中资源打造出智慧城市构建的亮点,成为全面构建智慧城市的突破口。就江阴市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而言,打民生牌最为实用,而且已经颇具明星效应,地标工程鲜明特色已经形成,完全可以成为亮点项目。目前,江阴市在民生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相关工作:累计发放市民卡近138万张,相继市民卡功能越来越全,开通医保社保、公交、校园、工会等23项应用,开通了“12345”热线受理中心,整合了近百家党政群团单位的公共服务热线,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形成“一门式”受理群众咨询、投诉、求助等公共服务诉求。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办结30余万件群众公共服务诉求,解决了大量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8%左右,成功入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数据库和案例库”。有了如此强大的民生大数据基础,整合资源打造亮点,完全不是空穴来风。
3 结 语
结合当前江阴市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来看,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信息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低端,规模效应还不明显,龙头企业明星企业不多,几乎没有涉及社会面信息数据采集及智能分析应用的企业和产品。同时,信息技术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有待完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数字差距”依然较大。这些都是今后在城市建设中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景艳.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破解交通拥堵的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8).
[2]陈琛.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安机关变革[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1).
[3]常广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数据与智慧城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3).
[4]王晓慧,王康.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电子商务,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