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美丽,武 芳,荆纪东,白国伟
(中央储备粮新乡直属库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73200)
中央储备粮新乡直属库延津分库石婆固库区由于仓房的基础条件较差,仓顶为彩钢板,仓墙(厚度37 cm)、门窗、屋面与墙身结合处及通风口等处气密性较差。新乡地区夏季气温高,仓内稻谷表层粮温能够达到34 ℃,安全度夏有一定难度。中央储备粮新乡直属库有限公司延津分公司石婆固库区以往实践经验表明,单采用稻壳压盖技术,无法将粮温控制在较低水平。内环流控温技术能够将粮堆空气从通风口吸出,通过仓外保温管道压入仓房空间,降低仓温和上层粮温。空调应用能直接降低仓温和上层粮温。2018年,中央储备粮新乡直属库有限公司延津分公司石婆固库区采用稻壳压盖和内环流控温以及空调控温相结合的技术,开展稻谷控温试验,度夏后各项数据和稻谷的存储情况表明,上述技术不仅保障了储粮安全度夏,还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储存品质也无明显变化。
分库选取中央储备粮新乡直属库有限公司延津石婆固5号仓和7号仓为试验仓房。5号仓长60.35 m、宽43.30 m、檐高8.00 m、装粮线6.20 m,仓容11 500 t;7号仓长60.30 m、宽40.30 m、檐高8.00 m、装粮线6.30 m,仓容11 200 t。砖混结构,仓顶采用50 mm厚聚氨酯发泡喷涂隔热。
所需设备与材料如下:①5号仓仓内安装制冷量12.6 kW、制冷额定功率5.7 kW的空调4台。7号仓双侧通风口共10个,配置内环流风机10台,型号为TCHL,单台功率0.75 kW,控制系统为一机五控。按一机三道铺设通风地笼,共铺设风道30条[1]。通风口与仓内空间由仓外保温管道连接。②压盖和密闭材料。稻壳、聚苯乙烯填充物。③粮情测控系统。仓内测温点矩阵布点,设置13组测温电缆,每组9根,每根垂直设置4个测温点,共设置468个测温点,测温点水平距离5.0 m,垂直距离1.7 m。粮堆外层测温点距墙体、地坪、表面0.3 m。
5号仓为2017年产粳稻,入库时间为2018年1月,数量8 500 t,实际装粮线高5.72 m,质量情况:等级二等、出糙率79.3%、杂质0.6%、水分13.8%、整精米率63.8%。
7号仓为2017年产粳稻,入库时间为2018年1月,数量8 200 t,实际装粮线高5.95 m,质量情况:等级三等、出糙率78.6%、杂质0.5%、水分13.9%、整精米率60.4%。
粮食通风前,先进行品质检测、粮情检测,做好粮情异常部位事前处理,在仓房门窗附近布设防虫线。
5、7号仓粮食入满仓后采用轴流风机负压通风方式进行了通风蓄冷,2018年2月5日,5号仓全仓平均粮温达到-0.6 ℃,最高粮温为4.0 ℃,最低粮温为-3.5 ℃;7号仓全仓平均粮温达到-0.8 ℃,最高粮温为9.1 ℃,最低粮温为-6.5 ℃。
通风后,在粮面平均铺设0.4 m厚稻壳。2月底密闭仓房门窗,外保温门和内气密门、外保温窗和内三层热镀锌板气密窗填充物均为聚苯乙烯,隔热性能好,而且阻燃。
①7号仓利用环流风机,将中心和底层的冷空气从通风口吸出,通过环流管道压入仓房空间,再均匀穿过粮层,从而降低高温部位粮温,控制温湿度增加。②5号仓应用空调控温:当仓温高于25 ℃时,空调自动开启,仓温始终控制在25 ℃以下。
6—8月,5号仓采用人工开启空调的方法间歇性运行,设定温度为25 ℃,高于25 ℃时开,低于23 ℃时关。仓温持续控制在25 ℃以下,上层最高粮温17~23 ℃,平均粮温6.5~11.1 ℃。而在上一个轮换周期(2016年6—8月),该仓的仓温25.6~34.6 ℃,上层最高粮温24.3~30.8 ℃,平均粮温14.9~18.8 ℃。上层粮温变化情况见图1、图2。
图1 5号仓上层最高粮温变化图
图2 5号仓全仓平均粮温变化图
6—8月,7号仓采用人工开启内环流系统的方法间歇性运行,设定仓温超过24 ℃时,开始环流通风,当仓温低于22 ℃时,关闭风机;检测仓内出风口温度12.3~14.5 ℃,出风口风速保持在21.4~23.0 m/s。仓温持续控制在25 ℃以下,上层最高粮温18.7~24 ℃,全仓平均粮温6.3~12.2 ℃。而该仓在跨省移库临储稻谷储存期间(2015年6—8月),仓温26.1~34.8 ℃,上层粮温26.2~30.6 ℃,平均粮温13.2~16.9 ℃。上层粮温变化情况见图3、图4。
图3 7号仓上层最高粮温变化图
图4 7号仓全仓平均粮温变化图
5、7号仓使用压盖和内环流以及空调控温技术后,有效地控制了书虱的生长繁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储粮有害生物的滋生和活动。仓房在内环流使用过程中与外界有效隔离,防止了害虫的交叉感染。2018年度熏蒸用药量由2017年的7 g/m3减少至5 g/m3。
5、7号仓在内环流和空调控温储粮试验期间,粮堆各层温度梯度明显缩小,避免了内结露的发生,确保了储粮安全。
5、7号仓的粮食品质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粮食品质变化情况表
5、7号仓入满仓后未使用大功率风机通风降水,避免了粮食在通风时大量的水分流失,这样降低了粮食的呼吸强度,减少了干物质的损失,延缓了粮食陈化变质的速度[2]。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稻壳压盖和内环流控温储存实验,粮食水分较为稳定、脂肪酸值无明显变化,米粒也未出现黄变现象,在保持储粮品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号仓空调运行时间累计326 h,吨粮费用为0.57元/年;7号仓内环流运行时间累计273 h,吨粮费用为0.16元/年。
通过检测的数据表明,内环流和稻壳压盖以及空调和稻壳压盖都有很好的控温效果。在夏季温度最高时,5号仓通过空调控温,7号仓通过内环流控温,都将仓温控制在25 ℃以下,上层粮温控制在24 ℃以下,平均粮温控制在12 ℃以下,实现了稻谷的准低温储粮。
5、7号仓在储藏期间,由于仓温、粮温控制得好,稻谷的各类品质变化都情况比较缓慢,确保了储粮安全,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夏季仓温一般保持在25 ℃以下,保管员在仓内检查粮情和劳动的工作环境舒适,激发了保管员的工作热情。
①冬季通风蓄冷非常重要,必须储备足够的冷源。②仓房必须具备一定的隔热密闭性能,减少外界对仓温的影响[3-4]。③粮堆体积越大,冷心越大,冷源储备越充足。④环流时注意控制通风量,密切关注粮情变化,防止表层热量过度向下传递。⑤最好夜间进行环流,这样能减少冷源在仓外环流管道内的散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