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颖
【摘 要】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人们借以沟通世界、晓知道理和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和媒介。在隐喻这个理论概念中,其所包含的认知理论和隐喻种类以及文化内涵对隐喻最正确的理解和解释。在翻译外国作品中的隐喻含义时,常用的方法有:对固定意象的记忆运用到引入理解中,在去隐喻的背景下重新理解隐喻的含义,根据文字的语境和语言习惯来理解。
【关键词】隐喻;英美文学;思维转换;语言习得;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3-0230-01
除了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人们的日常交往也时常有隐喻的身影,它作为一种语言习惯在人们的生活交流中很常见。为了让听者更能够正确明白自己的意思,往往将一种大家已经普遍接受的意象类比自己想要表达的意象,当然,这样的前提是这两者有类似点。所以说隐喻不单单是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一个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人们达到高效的共识过程中运用隐喻,也是文化的一种广泛传播途径,部分领域习惯从古流传至今已经成为固定的隐喻模式,在往后的运用中将更能够被大家捕捉清楚其中的意义。
一、利用固定意象记忆理解隐喻
在大家的生活中还是能够清楚地捕捉到从古延续到今的许多典型隐喻。谈到月亮,脑海中会浮现很多诗词,比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等思乡思人的心境;谈到春风,浮现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也可能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遗憾,也可能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生长繁荣之意。
就像中国古诗词中常用隐喻的方法表达感情一样,英文作品中也不乏此类手法,比如说英文单词“Devil”的本意是魔鬼、恶魔,在表达意义方面是单一性指向的名词,但是在运用中往往将其拟人化,表达为罪恶的人;又比如单词“Sun”原意指太阳,但是在西方文化世界中确又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再比如19世纪美国浪漫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诗歌作品《乌鸦》刻画了奇特诡异,甚至病态的形象,自此以后乌鸦救成为西方人思维表达中类似形象,甚至融入了他们的价值观之中。
除了上述经典的作品和故事,引申出来的固定隐喻形象之外,还有一类固定隐喻,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意识和艺术流派,比如说我们经常会提到,“Lost generation”,倘若按照每个单词的意思,直译的话,“lost”应当被译为“迷路”,但是往往会引申成“迷惘的一代”,比如说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菲兹杰拉德和海明威等的作品中就经常运用到这个引申意义。
二、运用转换、删减“去隐喻化”理解隐喻
作为非英语为母语的学者,在分析理解读懂英美文学作品时,很多情况下,语句和段落都不能够用简单的直译而获悉其中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词类转化、视角转换和信息增减等等方法可以用来更清晰地理解原文的情感,这些方式被称为“去隐喻化”。也就是通过小句型转换和语言变通的视角来调整人文的结构重新理解领会,这种调整是基于人对语言的亲和力转化为汉语视角,让文章的意义表达更加容易被接受。译文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运用了隐喻的手法表达相同的概念,这样的翻译手法将长句变为短句,更加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使译文变得通俗易懂,更能明白原文所表达的感情。
三、从语境、文体、語言习惯及写作背景理解隐喻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要想准确地理解作品表达的含义,需要通过学习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只有广泛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成为两种语言之间沟通的桥梁。在阅读外文作品中对文本和体裁加以区分,融入作品诞生环境下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所蕴含的价值观和哲学观,对外文的隐喻习惯有一定的了解,是我们敏锐捕捉外文作品中内涵的重要途径。
在对隐喻的理解和翻译中,作品诞生的人文背景和时代背景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作品时先去了解作者的时代和人生经历,因为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是隐喻的诞生源泉。比如说英国16世纪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他将自己比作“赫拉克勒斯”,将其母亲比作特洛伊王后“赫卡柏”。如果我们不了解“赫拉克勒斯”和“赫卡柏”这两个人物形象在古希腊神话中被赋予的背景和特征,我们就无法理解莎士比亚此处的含义。除了剧中的形象特征,以外,莎士比亚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也需要格外注意,他所在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艺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篇,那个时代风格与后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风格各异,所以说无论是在阅读还是翻译文学作品时,首先需要联想到的是作者是谁,什么时代,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和主流思想,甚至其他有代表性的时代特征,建立在这基础上的作品学习才更有意义,才更能精确地领会其中的道理,解读出隐喻的含义。
参考文献:
[1]李莉.英美文学中隐喻词的理论概念及其翻译探讨[J].天津电大学报,2018,22(01):70-72.
[2]周梅.探析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词的翻译[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5(0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