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
摘 要: 地域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地域文化具有传承和创新的促进作用。贵州地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能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大学生在此氛围中,能更好地受到地域文化熏陶,提高民族自信感和认同感。本文论述地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贵州地域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如何应用。
关键词: 贵州 地域文化资源 高校思政教育
地域文化资源是指某区域在历史长河发展中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在形式上具体表现为历史文化遗址,如饮食文化、民间建筑、服饰文化等;精神财富在表现形式上为思想和制度文化,如城市精神、价值取向、风俗礼仪等。把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仅可以赋予高校思政教育地方特色,而且可以增强大学生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感。
一、贵州地域文化及其特点
贵州拥有山地文化、阳明文化、夜郎文化、水西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资源,从建设“大生态”文化和“大数据”文化,贵州人民以极大的智慧和实干精神,形成了自身的区域文化优势。
贵州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因其地理环境因素,使其成为一个典型的移民省,形成了贵州地域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明清以来,贵州经历了在明朝80万移民分屯置堡的第一次大移民,之后在清朝因经济发展招“客民”的第二次大移民,南下西进黔干部的第三次大移民和18万三线建设者入黔的第四次大移民。在这几次大移民中,汇成了多彩贵州,多元贵州。贵州广收博采这些外来文化,丰富本土文化内涵,形成了本土区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贵州地域文化的开拓性。与内地其他文明大省,贵州的文明的程度和规模存在差距。但贵州人民勇于开拓进取。在历史长河中,既保留山川秀气、资源丰富的山地文化优势,又勇于前行走出山地文化的闭塞。如果没有创新和实干精神,就没有贵州的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大数据文化,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贵州人民的开拓进取。
二、地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地域文化会影响区域内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形成系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礼仪风俗等。文化和教育密不可分,地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参与部分,“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在某地域大環境中展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参与内容和载体,高校思政教育又能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一)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作为时代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要以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和崇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地域文化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文化,这些保留的文献资料和鲜活翔实的图片资料,遗留的革命遗物和遗址都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优秀素材。
1.利用贵州名人资源重塑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纵观古代、近代和现代,贵州人才辈出。在思政教育中,要结合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以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激励大学生。通过讲授名人故事,引导大学生走上崇高而理想、实干而创新的人生道路。
2.利用贵州红色历史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教育
以长征文化为代表的红色资源特色鲜明、文化深厚。中国红军在贵州领导工农革命的1930年至1936年间,建立了黔东、黔北和黔西北根据地,留下了各种会议会址和战斗遗址。在红色革命精神中,贵州的革命故事经典永流传,如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这些故事赋予了贵州极高的精神文化特质。这些红色历史资源培养大学生了解革命教育、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3.利用贵州民族文化加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能歌善舞是他们的特征,如:以苗族的“飞歌”、芦笙、竹笛、葫芦琴演奏的音乐丰富了贵州音乐文化宝库;以芦笙舞、铜鼓舞、鸟兽舞等舞蹈种类,使得贵州舞蹈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秦娘美》《奢香夫人》为代表的黔剧,使得贵州戏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安顺蜡染、剑河苗族剪纸、台江苗族刺绣等传统工艺,使得贵州工艺集艺术和文化价值于一身……这些既是民族文化,更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利用实践机会,搭平台让学生深入了解贵州的民族文化、直观体验这些民族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伟大。道德观教育的本质是养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善于把劳动人民创造的民族价值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4.利用贵州生态文化构建和谐的人生观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曾经贫穷落后的贵州却成为生态文明的觉醒者和先行者。贵州因工业化滞后,保留了较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被外界称为“原生态的故乡”。贵州坚决贯彻并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红线,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使得多彩贵州的绿色主色调越来越鲜亮,生态文明在黔地的主旋律越来越响亮[2]。
将贵州地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渗透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对高校学生进行生态理念教育和环保法规宣传,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意识,培养大学生道德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群体身心核心、个人和自然和谐、个人和社会和谐、个人和他人和谐,培育和谐人生观。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地方文化资源因其独特性、亲切性和稀缺性,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值得我们发掘和利用[3]。
1.地域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堂
客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在创新传统思政课题教学中,要将贵州地域文化资源主动引入和介绍给学生。
一是将贵州地域文化中的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进行系统整理,形成成文的贵州地域文化教材,如贵州省情进入高校思政课题。
二是开展以贵州地域文化特色为主题的思政教育讲座,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进校园,拓展课本上没涉及的地域文化知识,以口头鲜活的形式传授给大学生。
三是贵州地域文化进课堂和讲座后,还要继续调动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主动学习性、研究性。让大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对贵州地域文化的兴趣。在实践中,可以利用学生走访、调查、参与课题组等形式,增强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的互动性。
2.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贵州地方要责无旁贷地传承和创新贵州地域文化,将贵州地域文化融入当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校园内耳濡目染地域文化,调动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地域文化的积极性。利用地域文化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和爱国教育。
一是地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精神文化,影响着每一位校园成员的发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所在。高校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通过使命、校训、校风及学风的成熟而实现[4]。贵州本地高校对大学使命关注甚少,有些高校甚至没有自己的使命陈述,從这点可看出高校精神文化发展的不足。在对贵州高校学生对贵州地域文化学习兴趣的调查中,54%的学生表示兴趣程度一般,27%的学生表示兴趣程度为零,仅有19%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在对贵州省高校学生认为贵州地域文化对自身的有用程度方面的调查中显示,40%的学生认为一般有用,33%的学生认为完全无用,27%的学生认为完全无用。在上面两个调查表中,可以看出贵州部分高校的学生对本土地域文化了解不多,兴趣不浓厚,不会主动学习本土地域文化。
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在和地域文化碰撞中产生合力,增强高校对地域文化的永续传承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彼此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将地域文化底蕴内化于心而化外于行,改变地域文化无用说的想法。
二是地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可以将贵州地域文化进行不同主题的展示,从校园景墙、雕塑、宣传画等形式,从外在物质形态丰富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除此之外,还要不定期开展贵州地域文化战略,地域文化宣传周,地域文化宣传片、地域文化宣传照等各种形式,宣传本地高校传承地域文化的决心的同时,也让贵州地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高层次和高水平程度,需要依托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贵州地域文化作为贵州本土文化,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一个标本和缩影,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性和独特性。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建设资源优势,将贵州地域文化融入当地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外在可见的资源建设,构建丰富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态,推进贵州地域文化的永续传承。
三、结语
贵州地域文化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又蕴含了当地文化的营养基础,其核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具有一致性,是思政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直观、深具感染力的教学资源。贵州地域文化资源随着时间时代的进步会不断向前发展和丰富,作为贵州高校的思政教育者责无旁贷,需要深层次开发和挖掘本地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本土思政化教育的内容、方法。使贵州地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引导和感染大学生,使其与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教育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贵州地域文化是贵州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传造出来的宝贵财富。贵州地域文化形式丰富,内涵饱满,有年代久远但至今仍不过时的阳明文化,艰苦奋斗、爱国爱乡的水西文化,充满坚定革命信念的红色文化和倡导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生态文化。贵州地域文化里包含的人类道德素养的正能量,是贵州本土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丰富的贵州地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和改革,而且可以为本土高校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最终使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永续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邱娟娟,赣南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的若干问题[J].理论导刊,2007(12).
[2]吕慎张国圣,贵州:生态文明照亮新路[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617/c64387-29345890.html.2017.6.6.
[3]李才俊.给予地域文化的体验式德育课程设计初探——“文化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0(7).
[4]James J. Duderstadt: A University For The 21st Century[J].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