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龙根之歌》的史诗艺术特色

2018-11-26 10:52张璐
文教资料 2018年21期

张璐

摘 要: 《尼伯龙根之歌》是创作于德国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史诗分为三大部分:西格夫里特求婚、西格夫里特被害和克里姆希尔德复仇。作品中多打斗场景与宴会场景的宏大叙述,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真实描写与艺术幻想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神话色彩。史诗是由口头传诵创作的,因此具有口头诗学的特征。

关键词: 《尼伯龙根之歌》 艺术成就 口头文学

《尼伯龙根之歌》作为著名的世界史诗之一,创作于德国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相较之前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的神话色彩减弱,宗教内容增加。这部史诗不仅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极具史料价值,是我们了解欧洲封建社会、骑士精神的重要读本。

一、史诗的历史背景

《尼伯龙根之歌》大约成书于1202年至1204年间,从中可以看出基督教已经深入骑士们的日常生活。作者不详,有可能是将尼伯龙根的传说整理成书流传了下来。从书中对于多瑙河流域的详细描述可以猜测作者对于多瑙河流域附近的情况较为熟悉和了解。“从作品的基本思想和所描述的社会内容来看,可能是下层骑士,曾在帕骚大主教手下或附近的尼德恩寺院供职,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对法律、宫廷礼仪及骑士生活很熟悉”①。

《尼伯龙根之歌》是在古代尼德兰传说系统和勃艮第传说系统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这两个系统形成于376年至600年的欧洲民族大迁徙年代,而成书于十字軍东征(1096—1244年)末期,所以书中具有早期骑士的精神状态。“《尼伯龙根之歌》的原文是用中古高地德语写成,全诗有三十九歌,2397诗节,每诗节四行,共9516行”②。故事取材于欧洲古代英雄的传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西格夫里特之死,第二部分为克里姆希尔德复仇。

二、《尼伯龙根之歌》的艺术成就

(一)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神话色彩。

西格夫里特未成年时就凭借体魄杀死了尼伯龙的两位王子,成为尼伯龙宝物的主人,后来又依靠力量斩杀了一条巨龙。在巨龙的血中沐浴后,皮肤便可刀枪不入,但西格夫里特在沐浴时一片叶子落在了他的肩胛骨上,于是那里成为他的致命之处。这一特点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在幼时,他的母亲恒河女神抓着他的脚后跟在恒河沐浴,从此他全身除了脚后跟都是刀枪不入的。最后阿喀琉斯因为被人射中了脚踵而失去生命。因此,《尼伯龙根之歌》中西格夫里特传奇经历与神奇之处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

(二)真实描写与艺术幻想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真实性是这部史诗在创作上的一个特点。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并描写他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尼伯龙根之歌》的故事发生在莱茵河和多瑙河流域,这里的城市、河流、道路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甚至像帕骚大主教彼尔格林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既然是在现实世界中,就会既有欢乐又有痛苦,就会有像哈根、克里姆希尔德这样复杂的人物形象。

在整个故事中,充满艺术幻想的部分。西格夫里特杀死巨龙后用巨龙的血沐浴便可刀枪不入。西格夫里特拥有尼伯龙根宝物,有一件隐身衣,可以隐身。哈根遇到水上女仙,女仙预言他们除神甫外无一返还。书中几处关于梦的描写最后都预言成真。克里姆希尔德未出嫁时梦到她驯养的野鹰被两只大鹫啄死,自己却无能为力,她的母亲乌特便说,这个梦不吉利,那只野鹰就是日后会和她在一起的高贵骑士,但是克里姆希尔德会很快将他失去。果然,她与西格夫里特的结局就是这样。还有在西格夫里特被害之前,克里姆希尔德做了噩梦又不好的预感。恭特他们去匈奴国之前,他的母亲乌特也做了预示不详的梦。西格夫里特被哈根杀害后,用棺柩显灵的方式判断谁是杀害西格夫里特的凶手。当凶手走近受害人的灵柩前,尸体上的伤口就像被害时一样鲜血喷溅,显灵结果证明哈根就是凶手。这些艺术幻想的部分为史诗的叙述增添了艺术魅力。

(三)作者预先告知悲剧结局。

故事中有一条潜在的悲剧线索,这成为一股吸引我们,并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力量。史诗在第一歌就明确写道:“正如母后释梦时所做的预言那样,这位骑士就是她梦中驯养的那只野鹰。后来,她的近亲把这位骑士杀害,她为一人复仇,夺去无数勇士的性命。”③他尖锐而明确地在史诗的各处指出末日即将到来,但他却在继续,仍可以吸引我们的注意。史诗的叙述悠游不迫,情绪流动温和。叙述者在故事里有传达出强大的价值信念和强烈的悲剧意义。我们被快节奏、激烈的战争描写,以及夸张的手法而目眩。我们会期待一个快且不好的结局,这个结局可以持续对我们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被再次想起,直到最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出乎人意料的命运式的结局,但是久久值得回味。

(四)借助对话补充叙述,表现人物性格。

史诗在叙述的过程中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补充故事情节、完善人物信息。西格夫里特初次来到沃尔姆斯时,没有人认得出他。史诗的叙述就是借助哈根与恭特的对话从侧面讲出了西格夫里特年少时的功绩,也是从这里我们才得知这位高贵的王子未成年之前就已经如此厉害了。哈根准备杀害西格夫里特,他向克里姆希尔德打听西格夫里特的致命之处,这时通过克里姆希尔德与哈根的对话,叙述出西格夫里特在巨龙血中沐浴是有一片树叶落在肩胛骨上的场景。通过人物的对话侧面补充故事情节、人物信息,对话与情节互为补充,互相推动。

西格夫里特当恭特因为萨克逊和丹麦的侵略感到烦恼时说:“愿为你排忧解难,尽忠效力,倘若你有事想征集盟友,我便是其中一人,我坚信至死不会辜负你对我你的信任。”④从中可以看出西格夫里特勇敢、重情义、守信用的品格特征。通过对话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艺术手法,产生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甚至感受到当时说话人的神情面貌,使人物塑造真实感人,故事叙述引人入胜。

(五)打斗场景与宴会场景的宏大叙述。

史诗中有多处宴会描写,西格夫里特的成年宴会、西格夫里特来到沃尔姆斯的宴会、打胜萨克逊和丹麦后的宴会、西格夫里特和恭特的婚礼宴会、西格夫里特和克里姆希尔德省亲宴会、迎接克里姆希尔德在匈奴国举行的宴会、恭特等人到匈奴国的宴会等。描写这些盛大的宴会时,都会对服饰、武器进行说明,宴会期间还会有比武、宗教仪式等。整个宴会场面的描写都是网状结构展开,以时间顺序穿插人物对话与其他情节。例如在打败萨克逊和丹麦后举办的宴会,在宴会开始后,有人提议让恭特的妹妹与大家见面,西格夫里特是在这次宴会上与克里姆希尔德第一次见面。

史诗中关于打斗的描写主要有两处,勃艮第与萨克逊和丹麦之战、勃艮第人与匈奴国之战。第二处打斗描写是史诗的最后一部分,从三十二歌到三十九歌都是关于这最后一场决战,篇幅之长也反映战斗的激烈。最后的斗爭圣歌展现了一幅清醒的现实主义和宗教盛况的对比画面,《尼伯龙根之歌》最后的战斗描写最终引导读者探寻到命运的真谛。

(六)口头文学的艺术特征。

《尼伯龙根之歌》是一种口头文学,经过几代人的传诵流传下来。这一特点在开头作者就有说明:“现在请听我讲这些事迹。”⑤这个史诗是以“讲”的方式叙述的,所以《尼伯龙根之歌》具有口头文学的艺术特征。

1.在总体框架内,各个部分相对独立,自成一体,各部分之间的时间跨度十分大。从西格夫里特和克里姆希尔德回到尼德兰到沃尔姆斯省亲中间间隔十年,从西格夫里特之死到克里姆希尔德嫁到匈奴国又是十三年,再到匈奴国邀请恭特又是十三年。中间的时间间隔段发生的故事,史诗中描叙较少。这符合口头文学讲述的特征,听众在听每一部分的故事时都是完整的,每一个部分的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足够了。

2.叙事性、情节性强,心理描写少。作者着眼于讲故事,并不是要塑造人物,所以在口头文学中很少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3.《尼伯龙根之歌》用诗体写成,便于传诵。每一诗节有是个长行,每一长行分为两个短行,中间有一个停顿。“前三个长行中每一行的第一个短行有四个扬音,第二个短行有三个扬音,只有第四长行的两个短行各有四个扬音”⑥。这样有规律的诗行使《尼伯龙根之歌》听起来有强烈的节奏感,便于口头传诵。

4.程式化语言、情节、场景的反复使用。史诗中有很多程式化的词组、语句、场景描写、叙述模式等。形成这一特点是由于传诵者在讲述时在使用词语时,多会使用之前储存在脑海中的惯用语料,这些词汇成为他经常使用的语料库。如形容克里姆希尔德或其他女性的美貌时都会用到“风姿绰约”“美丽”“高贵”等词汇,对于英雄的修饰都会用到“勇敢的”。叙述模式也有相似之处。西格夫里特受恭特之邀离开尼德兰到沃尔姆斯赴宴,最后命丧沃尔姆斯。恭特和哈根受匈奴国国王艾柴尔之邀离开沃尔姆斯到匈奴赴宴,最后命丧匈奴。两段悲剧都是离开自己的国家到另一国家赴宴,由喜到悲。

《尼伯龙根之歌》著名的世界史诗之一,很多文学作品从情节到人物形象的描述都有对它的借鉴,因此对《尼伯龙根之歌》的艺术鉴赏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口头传播的史诗。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安书祉,译.尼伯龙人之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2,5,34,1,11.

参考文献:

[1][德]安书祉,译.尼伯龙根之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冯文开,廖明君.口头传统诗性智慧的探索者——朝戈金的口头诗学研究[J].民族艺术,2012(01):9-14.

[3]江雪奇.《尼伯龙根之歌》中哈根形象的接受史[J].德语人文研究,2017,5(02):53-61.

[4]李钥.论《尼伯龙根之歌》中骑士精神的独特性——与欧洲中世纪中后期四大英雄史诗比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05):134-137.

[5]赵蕾莲.《尼伯龙根之歌》——一部伴随德国历史沉浮的中世纪英雄史诗[J].德国研究,2005(03):66-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