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仲池
这些天,我读李胤潜同学写的小说、散文、诗歌,有一种被牵动的鲜活灵性的感觉,深深地为他作品独特的视角、构思、感情走向与灵魂的呼唤,敏锐而智慧的思考而激动。这是我读过许多少年作品时,少有的感触。这无疑从他文学性的抒情、描写、议论和人物刻画、感情表达及至对话中,看到了他阅读的广泛、精细,对现实的深沉思考,似乎他已成长为一个大人。
此刻,我的眼前出现了他笔下琢磨出的一位纸叠的姑娘,她在丛林深处向一位人类老者询问:“前辈,我是纸人佩珀,从来无缘于真正人类那般生活。请教前辈,我如何才能如人类一般,拥有那样丰富的生活?”
“孩子,你想成为人类,需有一颗人类的心,当你的心先丰富了,生活才会丰富,你要的东西就在路上。”
“……现在的人类,已经很久没有心了啊!”
“眼睛是灵魂栖息的地方。没有心的人,眼睛会死会消沉,毫无生气。”
“亲爱的孩子,你就帮帮忙吧,我们已经太久没有心,都忘记拥有一颗纯心的感觉了。请你为大家也叠一颗纸心吧。”
这篇《折纸姑娘》的小说的主题,无疑是十分深刻而具有现实拷问意义的。让我深受震动的是,作者发出的“现在的人类,已经很久没有心了”的感叹,又是何等辛酸与尖锐!为了让那些失去纯心的人渴望得到心的重生,佩珀割下自己的秀发,编织成心,裁下自己的手足……最后拜托女主人,把自己切成一个心,以融入最后一位村民心上。后来,女主人将她们为佩珀剪纸拼成的那一颗纯白的心,放进了她的胸口,使她变成活生生的美人儿。最后,作者的结论是“想成为人类,需有一颗人类的心。当心丰富了,生活才会丰富起来”。
如此巧妙构思与充满生存哲理的对话,出自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笔下,实在难能可贵。为什么作者会有这种现实发问呢?他在生活中究竟发现了什么?他没有说,这就更能引发人们思考。
在这里,我要对中篇小说《囚徒》多说几句话。
这部小说,讲述了发生在一所民办中学的故事。应当说对于胤潜同学,会有一定的现场感受与生活体验。从刻画的主人公,选择的事件,很有现实针对性和社会性。从人物的关联与故事的始末,也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人性、良知、道德的选择。小说中的校长鲁西西,主人公王国维,焦点人物张放父子和林文娟、王思忆等的文学形象都塑造得栩栩如生,甚至入木三分。特别是小说中的几段精彩对话与心理表达,既生动中肯,又切中要害,如张放的父亲面对校长鲁西西摆出一副瞧不起王国维的脸孔时,拉起王国维的手说:“走,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这个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当张放决定辞职时,他对校长说:“昨天晚上我和我父亲也就是传达室那个张老头说了一个晚上的话……他告诉我,人应该有尊严地活着。”“我身上有传达室张老头的血液,张老头告诉我,拾垃圾的王叔叔比我这个副校长有责任感,比我活得更像一个人。”尤其是作者借左建平老师看到同学们写信签字,要求副市长帮助王思忆入学的行动的心理描写,让我无比欣慰,“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他们没有社会评价的那样自私,那样冷淡,那样无情。只要给他们一个温暖的信号,他们身上常常会闪耀着动人的情感,温馨的力量。”就这一段潜台词所表达的孩子们心中的圣爱温情,已远远高于道貌岸然的鲁西西校长和柳文厚副市长的精神台阶。
为什么现实世界会让孩子们看到天空中会有灰蒙蒙的颜色?一个军人出身的张放觉得自己是“囚徒”,甚至感叹:“你不觉得我们不都是蜘蛛吗?每天忙忙碌碌的不都在织网吗?织网为了生存,生命却被网住。”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因为胤潜同学爱读书,甚至哲学、经济学都有涉猎,故他能清醒地回答自己设置的灵魂叩问。
“合理化对美好事物的摧残其实只是为安定他们的灵魂寻找借口。以金錢的名义拒绝一个崇高的请求,以呆板的制度去践踏一个高贵的灵魂,以集体的冷漠去冻却一个柔弱个体的温情,绝不是理由!制度只是他们的托词和滥用权力的武器!减免费用的有他们的朋友,他们的亲人,他们的上司,还有素未谋面的老板,唯独没有穷人,为什么?利益,说得严重一点,是利益在谋杀人性!”
这是用解剖刀式的语言,在透视这所学校校长鲁西西阐述的所谓的“制度说”。也因这个不可逾越的利益闸门高高地悬在钱和权力之上,决定了小说的主人公王国维的悲剧命运。好在王思忆同学“像一个木桩站立着”,所以,他思潮滚滚,激动万分……
我读过不少作家写的揭露阴暗面的小说。一般来说,他们都热衷于抨击现实中的腐败黑洞,总是给人一种无法摆脱的压抑与深深的凝重,很难看到穿过云层的光明。而胤潜同学的小说尽管也是写在一个黑暗角落发生的人间的悲剧,但他依然给人们拨云见日,看到光亮的前景。这不是简单的文学选择而是一个作者的价值观的真实坦露。
别林斯基说:“艺术是对于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当一个作家不论你用什么文学方式去诠释自己对现实观察的思考,或故事演绎、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诗性表达时,其实也是在坦露你对真理的认识深度和现实的洞察力,心中情感的奔流方向与灵魂的坚守。我很欣赏作者说的话:“作品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它是被作者用文字创造出来的,它也能用文字去改变一切东西。写作需要有一些责任感……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的话,写作是为了成长。”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已经感悟到作为一个作家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虽然我这些话目前尚不适宜对胤潜这样年龄的同学说,但我从他的作品中已明显觉察到他已经感知了作家作为思想者和先觉者的某种慧光。
在这里,我要对胤潜同学说的是,少年生活的丰富、精彩、美妙,阅读世界的浩瀚、精深和幽远,思考与想象的沉淀和飞翔,都可以让自己的学业与业余写作相得益彰,柳暗花明,光景缤纷。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将会变得愈加青春奔放,才情勃发。到那时,会对其文字“琢磨”得更水灵、深邃、轻盈、锐芒和浪漫。这样,也许会生发更柔软、抒情、妩媚而又依然冷峻与庄重的审美情趣。
我相信,胤潜同学“琢磨文字的梦想”一定会在以后沧桑岁月奔跑的路上,不断刷新自己梦里星空的文学斑斓。是可谓:“示儿溪石费琢磨,金鞭赶梦望星河。最是好花妙香远,蜻荷竟舞映清波。”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