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兵
全球数字化浪潮和中国的城市转型释放万亿级市场潜力,城市是最大的数据载体,拥有最多的应用场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城市实施国,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已达到6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2.64%,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物联网数据、互联网数据、政府数据、时空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等大数据的融合,将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变革,城市公共数据将来是城市的巨大金矿。我们可以把城市的公共数据进行激活,给城市带来管理的提升,为企业的转型带来更大的效率,给民生带来更大的便捷,我们可以激活3万~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机会。
今天从城市的设计、规划、运营、应用和服务的角度,为大家做一个分享。过去,我国很多城市的规划都是单点式的,更多的是追求单位GDP,没有考虑是否带来交通拥堵、是否有教育资源,没有统一考量和统一规划。软通智慧给政府决策者、规划者提供决策工具,我们采用沙盘模式,像乐高积木一样,我们在乐高积木里仿真整个城市的模型。基于城市大数据的城市科学规划仿真,通过3D打印,模型里面的每个建筑体都可以移动,有的代表停车场,有的代表教育综合体,有的代表产业园区。当这些模型在沙盘里移动时,可以基于后台数据进行整体分析,比如,拆掉一个停车场,放入一个教育综合体,他的教育指标会提升,但也会带来交通指标、安全指标的下降。通过不断地优化整个城市的规划,这个城市的规划就更加合理,所有的规划都是基于一张图,基于一个统一的统筹概念去推动。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很想在办公室里看整个城市的运行状况,比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每年企业产值有多少,多少新的企业注册,创造多少税收,创造多少就业,有多少贫困人口,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一窗式的界面看到整个城市的运行状况。
我们也做基于城市大数据的综合运营指挥中心,把整个城市里的时空数据、宏观经济数据、人口数据、法人数据等进行融合,基于现在国内、国际的一些标准形成一个可视化的分析图谱,有产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各方面的各种各样指标,基于这些指标,通过模型算法的输出,指标是否健康,发展是否良好,对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而言一目了然、非常清楚。另外,我们也做基于城市大数据的政务和产业应用,包括城市大数据平台、基于大数据的产业洞察分析、基于智能抄表的大数据服务、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扶贫、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城市环保监管、基于大数据的全域旅游。比如,基于智能抄表的大数据服务,如何把抄表过程自动化、数据化,做一个特殊材料的盒子,这个盒子就卡在表上,盒子里有两个部件,一个是摄像头,一个是GPRS无线通信模组,摄像头可以设定拍摄周期,对机械表读数进行拍摄,然后通过GPRS无线通信模组将拍摄图片上传到云端,把拍摄的照片识别成数据。通过简单实用的经济手段,实现了抄表过程的自动化、数据化。然而,这些智能抄表的数据拿到后,到底有什么价值呢?第一,怎么找到群租人群对于政府一直是难题,我们可以基于抄表数据做一定的预判。比如,如果一个80平方米的房子的用水用电比一個200平方米的房子还要多,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区域内有很多群租人群,这样就降低了政府排查和管理的成本。第二,政府一直在提倡抑制房价、限制炒房、降低房屋空置率,如果通过抄表数据长期监测,发现这栋房子好几年没有产生水电数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个房子是一个空置房。
中国的环境问题面临很大挑战,我们如何帮助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做环境治理呢?软通智慧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环保监管,我们基于城市网络化部署大量网格员,采集各种各样的环境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让我们知道:污染物从哪里来,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污染物对整个城市的影响是什么。基于这些信息,可以让城市的决策者对环境问题做出更科学的分析。
再聊聊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扶贫。过去,我们是粗放式、补贴式的扶贫方式,谁家缺钱政府送点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的贫困问题。所谓精准扶贫,是知道贫困人口在哪里,分析致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技能、身体、还是其他原因致贫,政府更多的是通过帮扶的手段扶贫。软通智慧的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扶贫平台,对干部扶贫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我们在被帮扶对象家门口贴一个二维码,帮扶干部到贫困户的时候扫一下二维码、进行录音,这样我们就获得了扶贫大数据。
未来大数据的产业发展趋势是什么?第一,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数据在城市里不断产生,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整个城市越来越智能。第二,平台化。平台化可以分为技术平台、产业平台、城市平台,基于这三个平台企业会有更大的场景。第三,共享与生态化。智慧城市的发展一定要靠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才能真正给数据和城市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
(根据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