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盘锦市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调研报告

2018-11-26 18:27
共产党员·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盘锦市盘锦网格

盘锦是一个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辖1县3区,总人口144万人,党组织3580个,党员72129名,其中村党组织326个,社区党组织548个。近年来,盘锦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着眼于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长期存在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机构设置不完备、党务工作力量不足等老大难问题,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让党在基层的根基更牢固、功能更强大。通过做实基层、打牢基础,有效激活了基层组织力,以党建夯实发展基础、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越级上访、进京访大幅下降,重大治安案件实现零的突破,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推进了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的步伐。

强基固本的改革实践

盘锦市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于2015年试点起步、2016年全面推开、2017年持续深化。市委坚持问题导向,从深化党建制度改革入手,制定出台“1+8”系列文件,落实配套改革措施,着力破解强基固本的实践难题。

(一)创新基层机构设置,让基层党组织根系壮起来。盘锦市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首先从镇街、村社区机构改革开始。在镇街层面,实行“大部制”改革,整合机关职能设立综合性机构,明晰职能定位,理顺条块关系。具体做法是,整合镇街的纪检、组织、宣传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岗位职能和编制,成立党群办公室,作为镇街党委的内设机构,负责党建和群团等工作。同时,成立党建中心和网格管理服务中心,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党建中心负责党建和群团工作的具体实施,网格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开展各项行政性、社会性服务和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党建服务中心统筹管理驻镇街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及“两新”组织的党组织,搭建服务平台,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在村社区层面,设置了“两委两中心”。“两委”,即党总支委员会、村(居)民委员会;“两中心”,即党建中心、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党建中心、网格管理服务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镇街党建中心和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向基层的延伸,主要职责是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办理便民服务事项、实施扁平化网格化管理、提供代办服务、开展党建服务等。

改革后,基层干部反映,“两委两中心”的设置,使镇街的党务工作,从少数几个人“单打独斗”变成一个部门“集团作战”,握指成拳,形成了整体力量,壮大了村和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力量,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与服务群眾工作的有机融合。

(二)充实基层工作人员,让基层党组织力量强起来。盘锦市在深化基层机构改革中,充实基层党务工作和社会工作人员力量,大力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极大提高了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设立“社工编制”,让基层工作人员有“身份”。盘锦市为每个村核定“社工编制”6至9名,为每个社区核定“社工编制”6至10名。通过依规转入、组织选派、公开招聘三种途径,将符合条件的村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党建和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纳入“社工编制”管理,有效破解了基层工作人员身份难题。村和社区专职副书记、党建和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需具备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年龄35岁以下的任职资格条件。目前,全市共核定社工编制3924名,现已纳入社工编制管理2843名,其中依规转入1844人、公开招聘758人、从镇街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下派241人。

二是创新薪酬制度,让基层工作人员有“待遇”。建立村和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形成按照地区发展水平、参照事业单位标准、与岗位等级和实绩考核相衔接的薪酬体系,保障基层工作人员待遇。建立16级工资标准,村和社区正职为5至16级,副职为3至14级,工作人员为1至12级。薪酬待遇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工资占80%、绩效工资占20%,全部落实“五险一金”。2016年,全市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工资为4.29万元,比2015年提高1.04万元,提升32%;村和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平均工资为3.89万元,比2015年提高1.06万元,提升36.7%;村和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工资为3万元,比2015年提升21.8%。

三是打开晋升通道,让基层工作人员有“奔头”。为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动力,有计划地设置招录职位,组织优秀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向考录公务员,并建立从社工编制人员中定向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机制,镇换届时安排一定比例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进入镇党委领导班子,使能力素质强、工作表现好的基层工作者向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在2016年镇党委换届工作中,将12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充实进镇党委领导班子。

四是严格考核管理,让基层工作人员有“动力”。盘锦市出台《社区工作者实绩考核的指导意见》《社区工作者坐班制度》等,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社区工作者实行“上评下”“下评上”和“成员互评”,将考核评价结果与个人岗位调整、奖励惩戒等挂钩,形成竞争机制,传导压力、激发动力,让社区工作者心中有责任、干事有激情。

(三)把权、事、物下放给基层,让基层党组织功能实起来。着眼解决基层“权力空心化”的问题,盘锦市坚持把权、事、物下放给基层,把服务工作交给最贴近老百姓的党组织去做,让基层“有权干事”,做实基层党组织。

一是理顺管理关系。对于县直部门驻镇机构,能划归镇管的,划归镇管,如县农村经济局驻镇农林综合服务部、县卫计局驻镇防保站等。受有关规定限制不能划归镇管的,仍归县直部门管理,但由镇统一使用,如县司法局驻镇司法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县综合执法局驻镇综合执法中队等。确需双重管理的,继续实行双重管理,如县公安局驻镇派出所等;区域性设置的县直部门派出机构,仍归属县直部门,如县国土局派出的土地分局(所)、县环保局派出的环保所、县动监局派出的动物卫生监督所等。赋予镇党委对县直部门驻镇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人事考核参与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树立镇党委权威,提升区域治理水平。

二是推进权力下放。推行基层“点菜”式放权模式,市、县区根据镇街道、村社区发展需要“端菜”,把镇街道、村社区能够用得上、接得住、管得好的权力陆续下放,不断增强基层对组织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权。下放后,镇和街道服务群众办理事项59项,其中,审批类38项、证实类2项、证件类7项和其他类12项;村和社区服务群众办理事项55项,其中,审批类13项、证实类24项、证件类5项、福利类13项。制定镇街道、村社区任务清单、权责清单、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推行受理、办结“一体化”“一站式”,切实减少办事层级,实施全程代办,“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三是实行网格管理。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水平,全市按照A类为生活居住区、B类为生产作业区、C类为道路交通区的模式划出了基本单元网格;把基层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都在网格中,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网格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中心工作人员担任网格管理员。网格员履行问题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解决、民生事项服务、政策法规宣传等职责。制定网格化管理发现问题清单,明确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等166项排查内容,建立“发现—分拣—派单—处置—联动—反馈—考核”等机制。强化镇街道在网格化管理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以综合执法为骨干,公安为保障,市场监管、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派出机构、执法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并与村社区网格员相衔接,共同做好城乡治理工作。

(四)舍得给基层投入,让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出来。把有限的资金投向哪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领导者的施政理念和政绩观。盘锦市把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地投到夯实基层基础的前沿阵地,投到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投出了效益、投出了民心。

全市每个村每年工作经费45万元、每个社区每年20万元,全部由市、县区两级财政承担。投到村的45万元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维护经费、办公经费、党建经费、文化活动经费、服务群众工作经费等,市承担27.5万元,县区承担17.5万元。投到社区的20万元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办公经费、党建经费、文化活动经费、服务群众工作经费等,由市、县区各承担10万元。2016、2017年,市、县区共为村(社区)投入工作经费3.46亿元,其中市本级2.02亿元,县区1.44亿元。

此外,大力推进村级场所阵地建设。2014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新建、改扩建村组织活动场所56个、社区活动场所89个,目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达到458.7平方米、社区面积达到508.4平方米。实施“五个一”工程,为每个村建设1个200至300平方米的农村连锁超市,1个80平方米左右、设备完善的公立卫生所,1个大众澡堂,1个燃气站,1个便民服务中心,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资源和能力显著增强。

让基层党组织力量倍增

盘锦市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下活了整个基层这盘大棋,激活了组织力量,进而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聚变”。

(一)重树了基层党组织的形象,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盘锦市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改变了过去基层党组织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现在党组织一呼百应,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了一股绳。改变了过去基层干部有想法、没条件,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权有权,基层干部腰杆硬底气足,大家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了不少事。改变过去基层群众有个大事小情找家族里边的明白人,现在找党组织、找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二)打造了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基层干部队伍,形成了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链。调研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盘锦现在的村社区干部整体素质好、能力强、有激情、肯干事,有一种向上的精气神。这主要得益于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兴隆台区兴隆街道锦祥社区党支部书记赵立冬说:现在我们每位社区工作者都进入了“社工编制”,社区工作者的精神头更足、更有干劲儿。自从改革以来,我的工资待遇从以前的2000元左右,提升到现在的3700元,社区的副书记3500元、委员3300元,而且都上了“五险一金”,大家在工作状态上、服务理念上都有了质的提升。改革后,盘锦市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回村社区工作,目前社工编制人员中全日制专科1064人、全日制本科764人、硕士研究生11人,他们朝气蓬勃、勤学肯干,在与群众接触、服务中得到历练和成长,为盘锦转型发展储备了接续力量。

(三)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盤锦市以网格管理服务(党建)中心及网络平台建设为支撑,以网格员队伍为保障,织密基层网络,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全市3410名网格员配备手持终端采集信息,党员网格员佩戴党徽上岗,随时采集上报发现的问题,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就在身边。许多群众说,党组织的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包,多数问题都能在村、社区解决,根本不用群众操心。群众普遍反映,村里环境优美,关系和谐,忧愁事闹心事少了,歌声笑声多了,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四)组织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化学反应”。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群众真办事、办实事,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说共产党好、党的干部好,从而把对党的感恩之情转化成支持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调研中,88岁老党员王文学说,“过去村干部跟老百姓要水费,追着要,还不给,不是老百姓差那百八十块钱,是工作没做到位,老百姓心气不顺啊!现在的日子过得好,跟做梦似的,老百姓都拍巴掌乐!组织上有什么要求,老百姓都听,都照做。”如今,盘锦扎实的基层基础,已经成为推动转型发展的软环境、软实力,党组织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聚焦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为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凝聚了磅礴力量。

探索中的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盘锦市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具有很强的指向性,代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中小城市全域抓党建的新路,值得借鉴和复制推广。

(一)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必须遵循规律、真抓实干。抓基层党建工作,是个认识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盘锦市委对抓实基层、打牢基础有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决心,科学把握基层党建工作发展规律,几届市委接力抓,坚持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盘锦的经验启示我们,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主攻方向,把更多的财力和资源投在强基固本上,既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政治账”,抓实“最大政绩”,夯实执政根基。

(二)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必须牢牢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夯实基层,根本要抓住人、抓住基层干部。盘锦市坚持人往下沉,给待遇、给保障、压责任,最大限度激活了人的积极性。盘锦的经验启示我们,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必须建设一支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敢于担当的基层干部队伍,把抓党建、抓管理、抓发展、抓服务的责任扛起来。同时,要尊重基层干部的劳动,让他们体面地生活,全身心工作,把工作当职业当事业来干。

(三)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必须坚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基层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必须从群众利益出发,坚持重心下移,让群众得实惠。盘锦市委把抓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在服务群众上,推動基层组织工作方式由“眼睛向上围着上面转”转变为“眼睛向下围着群众转”,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盘锦的经验启示我们,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群众的事情当作最大的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只有这样,才能在感情上同群众产生共鸣,群众也才会真心实意与我们同心同德,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

(四)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助推创新发展。基层党建工作只有与中心大局相结合才有价值、才有生命力,否则效果出不来。盘锦市委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紧紧围绕推动转型发展这个实践,瞄准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这个目标来谋划、来推进,抓住了附着体,找到了动力源。盘锦的经验启示我们,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必须紧跟大局大势,使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紧密结合,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与完善基层治理有效整合,党员作用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盘锦市盘锦网格
追逐
增加网格 以退求进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空中俯瞰辽宁盘锦血色海滩 多彩画卷美得惊艳
Theshiningblackpearl
打造舰队 共享发展
创业直达京津冀
“盘锦大米”品牌价值荣登全国大米品牌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