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沧桑巨变。在40年的改革开放中,科技发展战略、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举措相继出台,直接促成了科技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使我国的科技综合实力、科技创新能力与活力得到显著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文化和管理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今天,中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2017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量首次超过德国、英国,跃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國家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第17位。在科技领域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的“追赶者”逐步转型为“并跑者”乃至“领路者”。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
邓小平在这次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从而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他的讲话,是一次思想的解放,使参会的科技工作者如沐春风。在大会闭幕式上,郭沫若激动地说:“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这次大会的召开,既是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也是我国科技工作开放和改革的重要起点,大会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向全社会发出了“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激发了全民参与科学研究的巨大热情。
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正式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会议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针对当时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并进一步为科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的春风最先吹到了国际合作领域,我国利用冷战阶段后期的国际态势,以科技交流为先导,迅速扩大国际科技合作的领域和空间。1978年1月,中法两国在北京签订科技合作协定。这是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开启了科技交流中重要且富有活力的新篇章。同年,中国又相继与西德、英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分别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1979年1月,中美签署了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由此,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逐步全面展开。
科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旧有科技管理体制的结构性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计划管理体制成为制约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关键障碍。旧有管理体制的核心思想是依靠“中央计划”,其最大优点在于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动员和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科技研究的重点领域从军用转向民用。在旧有体制下,科技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缺少技术成果有偿转让机制以及科研活动“大锅饭”导致的研发激励不足。
中共中央敏锐地发现了问题的关键,适时提出了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198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拟定的《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在转发通知中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科技工作为经济服务的方针”。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决定》以解放生产力为科技体制改革目标,推出了改革科研院所的财政拨款制度,扩大研究机构自主权,探索科学基金制、科研课题制、同行评议制、技术合同制,创建科技园区,开辟技术市场,鼓励技术入股以及科技人员创办或领办企业等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决定》确立了我国科技政策的新方向,即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为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在随后的一段时期里,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性法规、政策和文件。1991年12月1日,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1-2000)》。1994年2月27日,国家科委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制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旨在科技体制中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次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的差距”,强调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播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份报告给当时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
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拥有的自然资源和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取得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难以为继。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增加经济中的科技含量,加速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在这次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在全国形成科教兴国战略的热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积极促进经济建设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科教兴国被正式定位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此后,国家又依次出台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和政策,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等。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提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和促进下,科教兴国成为了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中国科技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一批高技术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其中中关村尤其令世人瞩目:在这片1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坐落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0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等200多家科研院所、近5000家新技术企业和与之相关的数千家其他企业,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互动的技术产业区。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向自主创新型转向。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在面向、依靠、攀高峰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方针,并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了战略部署。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以科技含量高为标志的先进生产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除了对一些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做出规定之外,《纲要》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作了深入论述。主要包括:第一,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第二,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第三,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第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同时,《纲要》还给出了9个方面的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其涵盖范围包括财税、政府采购、金融、产业、区域等创新体系的各个方面,其宗旨则是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激励企业走出了一条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之路。
《纲要》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近30年后,根据国内外新形势做出的。此时,尽管国家仍强调技术引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一些关键技术不可能依赖技术引进,而只能依靠自主创新。而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以及关税壁垒的下降,知识产权益发重要。《纲要》特别强调了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战略。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2008年,针对当时国际形势,国务院出台文件将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四大举措之一。2010年,国务院决定立足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加快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性举措。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坚实步伐。973、科技支撑等国家科技计划取得重要进展,在科技奥运、节能减排、解决“三农”问题、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抗震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正在有力推进,国家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昂首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随之进入新的密集调整期。中国科技事业在取得伟大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科技改革步入深水区,科技创新在发展中尚存在薄弱环节,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
面对困难和挑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一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他进一步深刻指明,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至2016年,全国已发展各类众创空间达4298家,同已有的32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加速器、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46个国家高新区互动互补、互联互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源源不断输送新鲜力量。
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的历史及实践告诉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上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只有自立才能自强,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前有关中外技术竞争的比对研究,在信息、能源、环境、生物、农业、海洋、交通、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公共安全等10个领域1149项技术群体中,我国已有17%的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1%的技术与国际先进基本同步,当然也有52%的技术与国际水平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基本跟踪、快速追赶”,到中期阶段努力“占有一席之地”,再到现在的“三跑并存”(由科技部的文件里提出的跟跑、并跑、领跑)的局面,中国科技发展态势实现了本质性扭转。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过去,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规划和重点支持,优先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科技领域,重点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部署,筑牢科学基础。”目前,科技创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增长模式、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同时在应对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应急救险、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问题方面的支撑作用也得到了有力的体现。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测算,我国全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增至56.2%,科技创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四是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是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关键点。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创新发展的重点从发挥“物”的作用转移到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培养人才转移到使用人才、从在13亿人中选人才转到从全球70亿人中吸引人才上,进一步拓展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视野,明确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新方向。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及治理框架,科技實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勃勃生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来到中国取经,学习中国先进经验,借鉴中国成功模式。中国的创新发展速度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的科技成果正在走向全球,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科技变革。
4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堪称一部厚重而激越的史诗。改革开放为中国科技事业带来了春天,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社会主义科技强国迈进。中国用40年时间追赶超越,走完了西方国家用200年才走完的3次工业革命,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未曾辜负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我们同样不会辜负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中国科技必将继续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