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此可见,从“双基”发展为“四基”,不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知识素养。而数学思想则是学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桥梁。因此,渗透数学思想于具体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创设情境中渗透数学思想
小学生受年龄所限,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把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的情境展现出来,更有利于渗透数学思想。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手,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手指相当于“小树”,那么指缝就相当于“间隔”,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化抽象为形象,感悟数学思想。
二、在动手操作中渗透数学思想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思想。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先出示平行四边形的一些数据,然后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有学生用“底乘高”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更多的学生是用“邻边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提问:“为什么想到用邻边相乘的方法呢?”“既然平行四边形与学过的长方形有很多相似之处,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呢?”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动手操作,尝试转化。接下来,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师都引导学生把新图形转化成与之面积相等的、学过的图形的方法。在一次次动手实践中,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在联系生活实际中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基于知识又高于知识的隐性知识,它比数学知识更抽象。深化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强化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具體的实际生活中,才能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教师提出一个设计包装盒的问题:把2盒牛奶拼在一起,有几种拼法?哪种最省包装材料?把4盒牛奶拼在一起,有几种拼法?哪种最省包装材料?6盒呢?8盒呢?请写出探究结果、方法及体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纷纷利用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探究出其中的规律。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充分感悟数学思想的奇妙之处。
总之,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积极引领学生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感悟、运用,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责 编 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