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班的嘉嘉带了一黑一白两只兔子到幼儿园来,放在班里的自然角和同伴一起观察和喂养。孩子们看到可爱的兔子都喜歡极了。接下来几天,孩子们纷纷给兔子准备了萝卜青菜以及专门的兔粮等带到幼儿园来。有一天吃点心时间,宣宣走到兔笼边,掰了一块手上的饼干喂到兔子嘴边,说:“小兔子,你们也吃点心吧。”宇宇见了跑过去阻止他:“你怎么给兔子吃饼干啊?”宣宣说:“我们都在吃点心,给它也吃点啊。”宇宇反对说:“不行的,它不吃饼干的。”宣宣反驳道:“你怎么知道啊,看,它不是在吃了吗?”只见黑兔子果然在啃着饼干。其他孩子闻讯也围了过来。阳阳说:“我家的兔子,我给它喂过馒头,它也吃的。”晨晨也说:“我还给我家的兔子喂过苹果呢。”宇宇还是不服气:“可是我妈妈说兔子是吃青菜和萝卜的。”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们求助于A老师。A老师觉得这是一个挺适合幼儿开展的科学探究项目,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猜想和实际验证探究兔子的食性,用事实说明问题。而这也很符合“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于是,A老师先请幼儿对兔子的食性作了猜想,孩子们的想法五花八门。A老师将其分成了三类:一是果蔬类,如青菜、萝卜、黄瓜、苹果;二是主食类,如米饭、馒头、蛋糕、饼干;三是肉食类,如虾、火腿肠。对于第一类,孩子们没什么争议,但对另两类争议很大。A老师便同意孩子带食物来尝试喂兔子,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兔子对很多食物都愿意尝试,但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还是会选择吃菜叶。然而遗憾的是,两只兔子在一个月内相继死去,也不知道是不是误食了不适宜的食物所致,孩子们都很伤心。A老师也感到很纠结,本意是想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精神,帮助孩子建构经验,可如果因此而导致兔子死亡,岂不又违背了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的理念?
在教研活动中,这一案例引发了激烈的争论。B老师认为,没必要什么问题都拿来从头开始猜想和验证,对于兔子的食性,孩子的已有经验非常丰富,比如,儿歌和童谣里都说兔子“爱吃萝卜爱吃菜”,绘本及故事中的兔子形象也都是吃萝卜青菜的;孩子们在自己家里养兔子,家长肯定也指导过他们可以喂什么、不可以喂什么。可是A老师认为,孩子从书本及成人那里获得的都是间接经验,而孩子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这是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况且,很多绘本上画的兔子都是吃胡萝卜的,但我们观察发现其实兔子更爱吃草和嫩嫩的菜叶,兔子喜欢吃的萝卜也不是胡萝卜而是白萝卜。如果没有这样的试验,我们就可能被绘本误导。在未来,我们是要让孩子迷信权威、人云亦云,还是希望孩子具有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呢?而B老师提出,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也要有所取舍,比如针对安全、生命教育方面的问题,就容不得随意猜想和试验。A老师则提出,以前很多班级都做过养乌龟、养金鱼的活动,对于它们的食性也是这样在猜测和验证的,那么探究兔子的食性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如果说要取舍,那么取舍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假如真的要进行这样的探究活动,应该如何设计和组织,并对孩子进行引导呢?
您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如果是您,会如何对待?
(江苏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陆彩萍提供)
要求:来稿字数不限,长则数百、上千字,短则三言两语,题目自拟。
热忱欢迎提供话题。
时间:来稿务请于2018年7月20日前发至本栏目专用邮箱dtzwyejy@126.com,请在邮件“主题”栏里注明“该不该喂兔子吃饼干”,以便编者及时处理。
传真:(0571)88073054
电话:(0571)8805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