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明明 黄文炎
基于创客教育的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宫明明 黄文炎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对创客教育在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的可行性、实施路径、评价体系等进行分析,认为在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实施创客教育可促进教育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施创客教育符合应用型高校办学理念和特色发展目标;实施创客教育能更全面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其具体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将创客教育融入到运动康复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创客思维渗透到运动康复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各环节;实施全程导师制、注重人才的差异性培养;增加创客课程设置,全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从理论基础、指标设计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设计报告能力、同学互评、第三方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具体的评价体系构建。
创客教育;运动康复;应用型;培养体系
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不完全适应现象,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等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等给予了指导性意见。为使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更好的与社会衔接,需更多的考量社会需求,并注重人才的创造、创新、应用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包括实操技能、分析能力、具体康复方案的设计及应用能力等,而创客教育更注重学生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恰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达沃斯论坛上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新理念,他指出要在国内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的新态势。国内随之形成了一场以创新创业为基石的新趋势。随着应用型高校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创业优势环境、各级创新创业赛事的组织实施、“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与投入,“全程导师制”的落地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空前的高速发展时期。运动康复专业是注重实操和应用的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实操、实验及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较高,这些应用型的课程也必定包含项目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经验,有些实验课程则需要4-5人配合完成,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且需要注重变通及分析能力,基于创客教育的实践样态主要是做中学、项目学习、协作学习[1],这与运动康复专业的培养体系相互呼应、不谋而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2]。”2014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积极探索本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逐渐向应用型方向发展,这些高校在摸索中前行,逐渐探索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办学方式、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向社会输出的毕业生逐渐适应社会需求,开设专业不断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使学校和用人单位达成合作共赢的实训模式和培养体系;运动康复专业遵循“体医结合、健康中国”的理念,不断深化通过运动及体育健身的方式促进人民健康的专业目标,在帮助创伤、慢性疾病、老年人等功能障碍人群、提高身体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和功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理念的不断提高,运动康复人才的社会需求量逐渐增多,创客教育在运动康复专业的开展,必定使本专业学生实际操作和变通能力增强,使之更适应社会需求。运动康复专业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适宜应用型高校开设,符合应用型高校办学理念,能更好的促进体育与休闲养生、旅游类专业融合发展,深化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
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定位的应用型高校,应特别强调“应用”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其具备从事相关行业、职业的高技术要求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而运动康复专业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务必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系统掌握人体功能解剖结构、运动生理、中医基础知识等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按摩手法、针灸疗法、拔罐、刮痧等传统中医理疗方法;并培养熟练运用身体机能评估、体能训练方法、运动疗法、肌肉骨骼康复措施等综合应用能力,增强综合素质,这与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相匹配。实际上,创客教育实施体系也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创客教育在应用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实施可行,且能促进高校、学生、社会共同发展。
无论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和实操多具特色,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回归到为患者或者康复人群提供康复方案、方法及恢复训练,使其远离病痛及亚健康状态。然而,康复人群体质特征各不相同,也注定了康复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技术,同时具有变通和融会贯通能力,而这种能力则可以从教学过程中进行培养,将创客教育融入到运动康复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体会康复人群差异性,分析差异性评定指标,不断总结、归纳新的康复方案和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是康复类型的增减和变化,康复技术的革新,康复程序的变通,康复手段的改进,康复实操经验的积累;康复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借助多种康复器材,对手法的运用和功能训练不同方案的具体实施,可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运动康复专业培养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验、实习、实训课程是运动康复专业技能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4]。而创客教育更好的契合了这种能力的培养,将创客思维渗透实验、实习、实训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散思维及应用能力,然而,最好的融合方式是在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及选择时,更多的考量是否适合创客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验、实习、实训过程中,则应把创客思维应用于各环节中,真正意义的将创客培养措施应用于实习、实训各环节。实习、实训过程中应重视能力、实质内容的培养,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应突出多样化特色,既要涉及三甲级(或同等级别)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或骨科)等,又要涉及到运动康复中心及机构,并结合各实训基地特长,进行选择性、针对性实习、实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型能力和特长。
鉴于运动康复专业的专业特点,实施全程导师制,能更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进行校内导师与行业、企业导师互聘,使学生了解企业所需技能并真正掌握实践经验和能力。经前期调查可知,当前国内的运动康复中心(机构)尚未形成大规模,岗位空缺较少,每机构每年所需的实习生大概在4-6人左右,若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实训,则在数量上无法统一安排,若由导师单独联系运动康复中心(机构),则可小范围完成实习计划,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创客”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强,可更好的与社会衔接,孵化出“高创造、高能力、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导师的教学课程及实验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可安排学生参与其中,如:学生参与课堂的组织、实验设备、耗材的准备、课程的实际操作与应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因过程中实施全程导师制,每位导师所带学生都有数量上的限制(约1-10)人,故能更全面的发现学生的优势及不足,从而能更好的进行差异性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运动康复专业可实践的创新创业项目种类较多,《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支持家政、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领域专业发展,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而运动康复专业则直接对应健康产业,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对运动康复专业创客的支持程度不断升温。当前国内成型的运动康复中心(机构)基本成立于一线城市,而二线则较少,三线城市几乎没有,其规模化和专业程度亟待提高,而运动康复专业恰逢其时,只具备专业能力而缺乏创新创业能力无法规避创业中的各种风险,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创客课程开始,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及相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例如SIYB、KAB)等在内的创业课程的开设,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和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与社会对接。
创客教育注重过程、理解、作品(产出),在整个过程中,创客制度、创客环境、创课课程、创客空间、创客项目、创客成果各环节构成了创客教育的整体构架,因此在对其评价体系进行构建时应注意涉及到各环节。除此之外,《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健全统计评价体系”。因此,在进行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中,应涉及到第三方评价所占比例。
鉴于此,我们制定了一套以创客教育为基石的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其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对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结果、所占比重等,具体如下:(1)理论基础:涉及人体基本解剖结构、运动生理功能、人体发育情况与分析、肌肉骨骼康复、康复评定、运动治疗康复、运动损伤康复、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所占比例为15%;(2)指标设计能力:主要包括针对常见慢性疾病进行康复评定的常见方法的运用、具体指标评级,以及康复训练方法的指标体系设计,占10%;(3)方案设计能力:主要包括针对患者或康复人群进行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先进性的方案设计,包括针对性的康复评定方法,进阶的体能训练方案的针对性设计,占15%;(4)实验操作能力:对先进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等的掌握情况,包括体育保健康复常用的实验设计,包括运动创伤的防护(心肺复苏术、贴扎术、贴肌术、前臂骨折小夹板固定和关节松动技术)、骨骼肌肉疾病康复(肩峰撞击症、网球肘、关节置换、跟腱损伤、腰间盘突出症和膝关节损伤和)、神经疾患康复(脊髓损伤、颈椎病和臂丛神经损伤)等,占15%;(5)实践、应用能力:针对不同患者和康复人群的差异性康复评定技术操作和体能训练方法的具体指导与操作、实验和测试能力、仪器(DMS、针灸、电疗、功能训练仪器等)操作熟练程度等情况,占10%;(6)创新能力:创新康复方案设计、创新康复训练方法实施等应用情况,占5%;(7)总体把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总体把握整个康复过程等,占10%;(8)设计报告能力:报告完整、科学、合理等情况,占5%;(9)同学互评:小组3-5名同学评价平均分数,占5%(10)第三方评价:包括第三方机构产教融合的效能评价(包括运动康复中心、医疗机构等给予的评价),占10%。总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1]周洋.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工作坊教学:实践样态与框架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2):71-73.
[2]张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与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9-13.
[3]王海涛.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批判性反思[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0-33.
[4]陈艳,潘翠环,罗爱华.康复治疗专业实验教学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107-108.
On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Applied Talents in College Sports Rehabilitation Specialty Based on Creator Education
GONG Mingming
(Hezhou College, Hezhou 542899, Guangxi, China)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6JGA346)贺州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编号:hzxyjg201549);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4JGB240)。
宫明明(1989—),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