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李 兵 莫树森 吴 豫
“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深度融合模式的探讨
李 霞1李 兵2莫树森2吴 豫2
(1.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31;2.南宁市体育局,广西 南宁 530021)
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提出“互联网+渗透式体医融合服务模式”,代表着科学健身与健康指导等行为的实践地点前移至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家庭或社区里,即渗透至人们的生活之中。其内容包括数字体质平台和针对不同人群的服务模式。实现的关键环节有关键环节有:数字体质平台的建设;专业人员孵化模式创新;新型全民健身路径及便携式一体箱的研发;特色运动康复中心的建立。提出了数字体质、生命绿枝、陪伴运动、运动健康学堂、体质充电站、一平米运动、点单服务等一系列新概念或新理念。
健康中国;互联网+;渗透式;体医融合;生命绿枝;体质充电;点单服务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1]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2]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首次将“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思路与任务。然而小康的重要指标——国民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当今世界慢性病高发,如高血压患者2.7亿,糖尿病患者接近1亿,亚健康人群占了整个人群的41.3%,血脂异常的人群5.6亿。体育做为一种重要的促进健康的手段,在提高大众体质、防治疾病、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科学运动的作用,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目前医疗界、体育界面临的重大问题。[3]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赵勇副局长在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到“群众体育工作要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新路子”,要在“齐抓共管、融入到全体人民工作和生活之中、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推动群众体育”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并指出要在“破解全民健身去哪儿、如何科学健身的难题上有新突破”。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互联网+渗透式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探索一条智慧体育的新路子。
互联网+渗透式体医融合服务模式,代表着运动康复指导等医疗行为的实践地点不仅仅是在医院,更多的医疗行为前移至工作或学习地点、家庭或社区,即渗透至人们的生活中。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模式,是由大众及专业人员的不平衡、科学锻炼可在生活环境中实现以及互联网带来的新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2.1.1大众及专业人员之间的不平衡
运动康复指导针对的是95%的不在医院住院的人群,人群基数非常大,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非常多,然而目前这类专业人员缺口非常大,因此,需要能大量的、快速的培养出相关专技人员,并且这些人员不可能都安排在医院等部门工作。因此“快速、大量的培训出能开具运动处方的健身指导师或医师,并且还要改变其工作方式”是实现“互联网+渗透式体医融合服务”的关键之一。
2.1.2科学锻炼可在生活环境中实现
运动康复指导行业的特点是被指导者不需要去医院就可以实现科学锻炼行为,如何指导这些在社区、家庭、学习或工作地点进行科学锻炼就成为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便携式或群众身边的可用于测评和训练的器械的研发非常重要。
2.1.3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就为互联网+渗透式医体融合服务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利用互联网使得复杂的身体评价及健身指导变得简单等优势,才使得实现“全民”的运动干预成为可能。因此建立数字体质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快捷性、共享性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互联网+渗透式医体融合服务模式”的实现至关重要。
互联网+渗透式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内容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部分为数字体质平台,线下部分为群众身边的器械和便携式器械。
2.2.1数字体质平台
除大多数全民健身云服务平台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了“生命绿枝”“点单服务”“运动路标”三个部分的内容。
生命绿枝:是一款集体质健康评价与健身指导为一体云平台,后台为强大的、很容易实现指导的可视的运动处方库,设有标准化、流程化的运动康复方案等。之所以会提出“生命绿枝”这个名称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增加体质评价及健身指导的趣味性,建议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示体质健康状况,即打破了传统的雷达图和表格方式,而是以健康树的形象表达体质健康状况。众所周知,与体质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是运动,因此用树叶表达运动习惯,用树虫表达体质的不达标。没有运动习惯则为“光头树”,表达出即使目前体质正常、没长树虫,但您的健康树的状态也不佳,而能有规律的科学运动则会枝繁叶茂;二是来源于古罗马“生命金枝”的传说:内米湖畔狄安娜神庙的祭司由逃奴担任,这座神庙的祭祀还被称为“森林之王”,他必须日夜守护一棵树。然而其他任何一个逃奴只要能够折取这棵树上的一节树枝,就有资格与他决斗,如能杀死他则可取而代之。折到一节“金枝”相当于获得了神圣的灵魂,象征着他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也被称为生命金枝。我们用“生命绿枝”是为了表达出运动能让人们拥有良好的体质,强健的体魄。生命绿枝有体质测评和健康指导两大系统。体质健康测评体系包括:自测、智慧全民健身路径中的测评、便携式一体箱的测评和国民体质测试四种类型,测试目的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健身指导系统包括两类,一类是根据体质测评系统收集体质状况数据,并根据测评结果由自动生命绿枝系统给予运动处方,为难度较低的运动处方;第二类是健身者与专家互动平台,专家从生命绿枝系统的处方库中给予健身者运动处方,同时可以网络交流指导,为难度更大、个性化更强的运动处方。
点单服务:也称为抢单服务。是指当客户因某种问题需要专业人员指导时,可在网上下单,拥有该种问题科学锻炼指导师的证书者均可以抢单,而距离客户最近的运动康复指导师可优先得到单,若距离相似,则由最快抢单的人员得到。我们提出了“陪伴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点单服务必须是在一个区域内有大量运动康复技术人员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为实名制,因此专业人员的培训要做在前面。
运动路标:指在各种适合于锻炼的场所以及与健身活动相关的场所专门设立的配置有智能电子设备的运动标识,有签到、预约场馆、预约教练等功能。常规的运动场地:如各类室内外运动场馆(包括学校)、健身步道、体质充电站(新全民健身路径)等。非常规的运动场地:如山地、水域、赛车、探险等,可利用广西的丰富旅游资源打造一系列运动休闲线路,并设置路标,如最险山峰2公里、最高山峰多少公里,最美水域多少里等。形成一个“健身去哪里”的线上、线下网络体系。
2.2.2 针对不同人群的服务模式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服务模式,如针对社区的大众可进社区和入户,将健身指导渗透至生活环境中,前提是社区新一代具有测评和训练一体化的全民健身路径和便携式器械的应用;可与教育部门合作,针对未成年人的体质、体能及运动系统相关问题进行监控,提出预警和干预,可以由企业与学校签约式的服务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让健身与健康指导渗透到学校;针对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可与企事业单位工会联合开展体质测试及健身指导,工作地点设立简易的训练角,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编写适合的“职工工间操”,通过网络视频上传至手机或电脑,让运动指导渗透到工作地点;还可针对未成年人的运动系统相关问题设立儿童运动医疗公园,这些问题包括早熟、骨密度低、姿势问题、脊柱问题等,其特点是在生长发育期高发,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运动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针对慢性病人群开设特色医疗康复中心,如糖尿病运动康复中心、高血压运动康复中心等,可以与社区医院联合,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慢性病人群对体质测试的重视程度,指导病人科学锻炼,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康复和治疗慢性病的目的;针对喜欢到运动场馆运动的人群,还可以在场馆内设立体质测试点,使这些人群了解自身体质并推荐针对性的训练,对于改善体质、预防损伤和提高运动成绩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慢性痛症的患者,包括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废用性疼痛及亚健康人群等,建立体育医院或运动康复中心,提供运动康复治疗、中医方法以及理疗等。
要能实现互联网+渗透式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打造智慧体育城市,首先需要由政府部门顶层设计,才可实现大规模的人才培训、及认证,并让这一行业规范化,让更多的专业人员参与进来使健身方案更具权威性和专业性;其次,还需要政府多部门联动,学会或协会、企业等社会力量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及密切的配合。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数字体质平台的建设
功能强大、专业性强的数字体质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全民健身指导和大众健康管理的基本条件,为实名制档案管理,可以实现生命绿枝、点单服务、运动路标等。
2.3.2专业人员孵化模式的创新
针对目前专业人员短缺、人才培训周期长等问题,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人员的孵化模式需要创新。
首先,课程设计和资格认证要创新。将课程内容细化至一个小问题,以确保几天的课就可以让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员能够执行某一个问题的运动处方,同时能知道客户在运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合理的处理。而证书则根据所掌握的课程标明,如“科学锻炼指导师(孕产妇)、科学锻炼指导师(老年骨关节炎)、科学锻炼指导师(糖尿病)”等,某疾病或问题的指导师只能从事该疾病的健身指导,这样就可以快速、大量的培养出能做标准操作的初级指导人员。
其次,被培训人员的结构改变及分级。参加培训的人员不仅限于目前已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或者医生,要让每个大学毕业生在上岗之前都根据自身的爱好和需求掌握至少一种疾病或问题的运动康复技术,还可以对再就业人员者要求有相关内容的培训,或者对于家政等行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甚至是每一个愿意学习运动技术的人员都可以参加培训。专业人员要分级,如初、中、高级指导人员和专家等,当健身指导达到一定的年限并在网上获得好评率高者,即有资格参加等级考试,通过考试者升为更高级别的健身指导师。
第三,线上和线下课程相结合。开设线上和线下课程,通过笔试和实操者才可得到证书并有资格上岗培养初级指导人员。所有培训人员均在网上实名注册,可使用网上的运动处方库。线上课程要设置标准化操作流程。
第四,由卫生部门和体育部门共同培训。设立运动康复专业人员培训基地或在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做好培训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认证和培训。有标准的培训材料、流程化的方案。
2.3.3 新一代健身路径和便携式健身器械的研发
要实现将科学健身指导融入到全体人民工作和生活之中的目标,群众身边就要有便捷的健身器械和便利的运动场所。我们都知道开具运动处方的前提是身体评估,可以说“无评估就无处方”,因此测评的器械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全民健身路径很少有用于测评的器械,对于健身效果的评价以及健身指导的作用较差。另外这一路径还存在以下问题,器械多以有氧运动为主;不同功能的器械混放,训练目标不明确;使用方法介绍不清;器械多是在露天摆放,下雨、大太阳等影响规律的训练等。
本文提出了“体质充电站”的新理念,作为全民健身路径更新换代,是能完成健身指导的健身路径。体质充电站是专门为体质的薄弱环节设计的,集中了体质中某项素质或机能的测评和练习为一体的综合器械组合,称为该项素质或机能的充电站,让老百姓在经测试了解自己的体质薄弱点后能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以改善薄弱的体质。系列的充电站如力量充电站、有氧能力充电站、平衡稳定充电站、灵敏爆发力充电站、灵活性充电站等。每类充电站均可以实现测评、训练及放松的功能,可利用二维码上传数据得到结果和健身方案。
本文还提出研发和使用便携式测评练一体箱,可以完成测评、运动及放松的功能。让运动指导渗透到生活中,打造“一平米”运动空间,或运动健康学堂。
建立体质充电站,研发便携式测练一体箱,健身指导师可以在接单后携带便携式一体箱入户指导,也可以在新一代全民健身路径中——体质充电站中进行健身指导。
2.3.4特色运动康复中心的建立
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建立特色运动康复中心,尤其是针对运动治疗能起到关键作用的高发疾病,开设体检和体测、锻炼指导等服务内容。如针对未成年人改善体质、提高体能解决运动系统相关问题的儿童运动医疗公园、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运动康复中心、针对运动损伤人群的体育医院等。
“互联网+渗透式体医融合服务模式”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便利健身、科学健身,重点解决群众到哪儿健身和不会健身的问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首先,这是一种大众健身科普宣传的创新方法,全国每年有近800万名大学毕业生,若在就业培训中要求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种疾病或问题的科学健身指导培训,其工作后自然知道怎么科学健身了,长此以往,就能够达到全民教育、全民实践科学健身的目的;其次,点单服务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第三,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实现科学健身指导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的目标。第四、更容易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互联网+渗透式体医融合服务模式”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首先,该模式下主要工作人员是初、中级的运动康复指导师,为签约式服务,即实名注册在公司,但不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不领工资,但在接单服务后,以工作量计提成,公司营利为接单后的提成。所有的运动康复指导师均为会员制,每年可有偿使用网站的运动处方库。其次,运动康复中心可做体检和体质测试、疾病诊断和运动康复指导。中心主要工作人员为临床医学专家、运动医学专家、高级运动康复指导师做为坐诊专家,进行病例评估、给予治疗方案,并负责培训。还有少量的初、中级的运动康复指导师,在运动康复中心内实施运动方案。第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公司营利为收取培训费用。第四、便携式的测评器材的生产以及新一代的全民健身路径的建立将成为一个营利点。
总之,互联网+渗透式服务模式是实现智慧体育的一条新路子,或可解决“健身去哪儿和如何科学健身的难题”,并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但这条路很长,需要由政府部门,学会或协会、企业等社会力量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及密切的配合才能实现。运动有风险,建议为健身指导行为购买保险,建议每年有一定数额的医疗经费可以用于体质测评及健身指导。
[1]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N].人民日报,2016-08-21.
[2]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10-26.
[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群众体育工作新实践,努力为全民的健康和幸福服务——赵勇在2018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8-04-23. news.sina.com.cn.
On the Deep Fusion Mode of Sports and Medicin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LI Xia, etal.
(Guangxi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Nanning 530031, Guangxi, China)
;李霞(1973—),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运动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