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杰
体育运动与听障学生适应社会协调关系的创新研究
——以西安美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为例
张孟杰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据分析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详尽分析特教听障学生日常参与体育运动情况以及特教学校体育机构现状,旨在解析听障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介入增强身心健康,发展其功效作用,并借此服务于自身适应社会能力的协调关系,且为特殊教育事业的改善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体育运动;特教;听障学生;适应社会;协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有着非常庞大的残疾人群。在残疾人群里其中就有近900万人是青少年儿童,在校的残疾学生已达58万人。他们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而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接受普通教育,只能通过特殊教育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面对着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通过介入有效的体育运动从而进一步发展其融入现代社会环境中,是可行的自我改善与调节的一种方法,也是体育运动对身心功能改变的一次机会,从而优化保持身体与精神的协调一致。残疾人如经常参与体育运动对于其自身的功能恢复、心理健康及适应社会能力等都有不可估量的益处。因此,研究与分析这一课题不仅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听障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性,改善不良习惯,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立足于社会,而且还能使其长久有效的发挥各自特质,实现残疾人对人类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贡献起到实际作用与理论借鉴。
本文以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作为调查对象,并深入了解、研究听障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发展现状,找到其利用体育运动的功效来改善自身适应社会能力协调能力的关联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创新建议。
1.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科学研究参考需要,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网站,收集下载相关特教体育的大量文献资料,并进一步分析、了解文献成果资料,加深对本研究重点及难点的整合透析。
1.2.2 调查问卷法
根据研究需要,分别设计出有关领导专家、教师及听障学生的两份问卷表,并由课题组以现场操作的形式对问卷表进行核实、发放并回收;其次为保证科研学术的准确与客观,又进行了信、效度检验。
1.2.3 数据分析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调查的回收问卷进行归纳与分析,并依据有效的数据及研究主要内容等进行梳理、分类。
1.2.4 专家访谈法
由研究问题与相关领导、教师及专家教授等进行逐个访谈、咨询,了解他们对听障学生介入体育运动功效对其适应社会能力等协调关系的自我观点和意见。
我国政府部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残障人士体育事业的发展。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16条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都明确提出:“全社会应当关心、支持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并广泛大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运动,全面发展残疾人的身心体质、开创公平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同时,我们处于教育原则和人权公平的角度去看问题的话,也应当发展、落实残疾人及听障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教育与机会。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修订)中也确实表明:“残疾人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应当面向基层大众,接洽公共社会文化生活,适应于各类各级残障人士的不同需求,适合其广泛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带给每个人快乐,也是每个人享受快乐的权利,残疾人结合自身的能力特点投其所好;杜绝因个人差异,冷眼相待,而剥夺其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体育运动本身对于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中都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就普通学生而言,学校体育的教育工作是可以帮助大家学习和掌握科学有效的健身运动方式及处方;但对于听障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了解体育相关知识,还可以增强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信心和勇气,综合与促进身心全面康复,这样的需求理应受到世人的尊重与权利的保护。在刚刚落幕的第15届巴西残奥会中,就为世界很好的宣扬了这种人人平等的精神,不论人们的性别、种族、宗教及个体残缺差异都应有同样的参与机会。而特教听障学生理应同样享有体育教育及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权利,并应加以广泛开展特教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机会。所以说,针对听障学生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其体育运动锻炼常态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2.2.1 听障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认知
听障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理解可以促使他们获得体育理念、技能的启发与引领。通过对听障学生调查所示:有78.6%的学生认为很重要;有12.0%的学生认为较一般;有4.3%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另有5.1%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无所谓。结果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可以意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是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并可让大家参与其中,彼此互动、包容共存、协同融合,收获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我们每个人都是身体和精神共存的复合体,外在身体的受伤、缺失势必会影响到内在心理精神的状态。听障学生要融入社会生活、工作不仅会面对自身功能的缺失及社会环境的压力、态度等等带来的极大干扰,而且也很容易影响他们的精神状态,会起到不平衡及自卑的心理。我们希望可以进一步的通过体育运动来引领、调度他们正常的心理变化和起伏,促使自身形成一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并能处理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2.2.2 听障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情况
2.2.2.1 体育态度
听障学生因为其自身言语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会干扰他们的自信心、性情以及对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解。如能具有乐观、投入的体育态度可加大对体育运动学习的培育与引导;也可对每个人的体育价值观及行为所向有着促进作用;而被动的行为态度会起到消极悲观的反面效应。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有86.6%以上的听障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态度是积极踊跃的;只有10.4%的少数听障学生对运动锻炼的态度较抵触;其余学生表示参与与否不关心。针对以上状况,为培养听障学生整体全面发展,我们应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及思路,调整特殊教育中体育运动的计划内容,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培养兴趣且结合考虑听障学生的特点,使体育运动在欢乐趣味、积极有效的过程中真正发挥本质的功效作用。功效的产生必定会使体育态度得以转变,也会改变运动习性及行为所向。培育和发展听障学生体育态度的养成,促使其面对实际困难及社会压力时泰然自若,加大自信心。
2.2.2.2 运动形式
为听障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促进身心不断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运动形式,遵循学生们的喜好兴趣,便可多鼓励大家投入其中,培养团队意识及协作、增强斗志拼搏精神,改善其身体能动性、促进心理健康。据调查所示,听障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形式主要有:跑步、跳绳、足球、篮球、乒乓球以及羽毛球等内容为主。这可以说明听障学生对待体育运动的爱好广泛,有一定的自主能动性。调查中排在后几位的运动形式有游泳、健美操、瑜伽等,尽管选择该些项目的学生较少但也能看出大家的体育需求,且在选择次序上男女生还有些许不同,存在明显差异。男生较多者喜欢球类项目,有对抗、有竞争;而女生较多者则钟爱艺术类、趣味类、强度低的项目。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性的不同完全符合男女生的生理特征以及感性与理性的差异特点。相比较男生渴望通过体育运动的锻炼发展强大自信、提高体魄;而女生则更加希望通过体育运动锻炼使自己变得得体大方、健康美丽。现状下可以看出听障学生的体育需求与喜好兴趣,我们应投其所好深入研究教改内容,引领学生们多加开展团队运动项目,培养团队精神及组织能力;改变个人独处习惯,与他人和平共处、增加交际能力。
2.2.2.3 课程设置
据了解,目前的特教体育课程设置较为合理,但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不够,且未结合听障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较多使用普通学校体育教学标准去执行与操作。但听障学生却对体育课程的设置由衷热爱,其中选择非常喜爱以及较喜爱的学生占80.7%;选择一般接受及不太喜欢的学生分别占10.2%和9.1%。关键问题在于,小部分听障学生心理障碍所致,他们存在一定的自尊心及自卑心理;其二是他们对学校体育安排的课程内容较抵触,对教师的体育教法在理解与表达上有出入、不畅通所致。听障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体育课程是体育课教学的先决条件,该状况应引起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要从学生的需要入手因材施教,寻求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处处问题,进一步为听障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2.2.3 特教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情况
特教机构的教师师资队伍是传播与引导基础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根本环节。清朝名臣张之洞大学士曾言:“振兴教育,必先广储师范,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据调查,目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体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亟待需要补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在教育基础上现还未全面开设特殊体育教育的专业学科。目前为止,多数特教机构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从资质上都还未达到专业水准,与应有的特殊教育专业岗位还有差距。据调查来看,现有的特教体育教师较大多数是外校聘用制,其次或由班主任、其他教师兼任;其中专职于特教工作的体育教师人数屈指可数。特教体育教师专职与兼职的比例以及专业技术资质都有待于提高。针对实际情况,特教相关机构要积极协调并多加以鼓励与支持特教体育教师参与培训与进修,从专业技术上拔高特教机构体育师资队伍水平。其次,进一步妥善解决特教体育教师保障体系是教师安稳教学、安心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据调查来看,特教体育教师的工作被重视程度不是太理想,工作环境较不稳定。究其原因并不是特教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无责任心或没有抱负,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影响所致,所以也影响着特教教师的个人待遇、福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虽近期,对全国教育系统的学校教师工资薪金有所调整变化,但是对于特殊教育机构以及一线特教工作者的个人待遇福利等所需要的支持与资助只是杯水车薪。
2.2.4 家人对听障学生参与体育的支持情况
听障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我们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他们需要社会各界大众的关爱与支助。而他们的家人是其小家庭中最亲密的成员,也是其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人。由于听障学生言语的障碍,他们需要支持与照顾的方面较多。而有家人的耐心照料会给其带来积极且乐观的一面,同时也会逐渐的消除对新面孔或新事物的排斥与抵触心理。反则,家人如果对新的面孔或新事物冷漠与不然将会影响听障学生心理及行为的变化,同时他们也会越发更加的封闭自我,对其健康发展将背道而驰。所以说家人的看法与态度直接干预着每一个听障学生的抉择。家人为之所付出的爱与情是不可所替代的,对其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更加会影响到听障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及喜好。据此调查所示,其中有86.7%的学生家人非常支持子女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其看法一:表示通过体育运动锻炼会进一步增强体质,改善缺失性障碍,调节心理健康;看法二:表示通过体育运动锻炼促进听障子女社会适应能力,与人交往关系,发挥其所能。但也有9.1%的学生家长不提倡子女参加体育运动锻炼,主要原因是担心听障子女在无人照料时参加体育锻炼不稳妥、不安全;其二,由于顾忌子女的听障障碍,在外有诸多的不便与歧视冷眼,所以非常担心其受到伤害与不公;另有4.2%的学生家人认为无所谓,且不关心子女是否参加体育运动锻炼。
在日益竞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及专业能力的竞争日渐显现,新型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是社会各界所需求的对象。遇到这样的巨大挑战和残酷竞争,听障学生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听障学生因自身生理状况具有一定的障碍缺陷和不足,所以不同于一般青少年学生的听、说水平。他们想要将来在社会上立足且适应于社会,一定会需要党和国家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关怀;其二,有关职能部门需借鉴国外成熟、先进的经验和理念,且零拒绝、非歧视、最少限制的社会环境及法律保障体系等;其三,听障学生应利用体育运动带给自身的正能量从而逐步提高其学习、协作、自主、调节、交流等适应协调能力。据调查了解,较大多数听障学生已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功效认可倍加,特别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尤为体现。听障学生是体育运动效能的获益者,也是最直接、最真切的反馈者。他们虽然存在自身听、说水平的障碍缺陷,不能最好的理解与表达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但他们都有着追求梦想的权利和机会。
3.1.1 绝大多数的听障学生已经意识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功效是巨大的。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改善体质健康,促进他们调节心理、克服自卑、提升个人魅力及价值的实际作用,也可促使其具备适应社会条件的协调能力。
3.1.2 听障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态度和体育课程的设置情况都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及喜爱度;且选择体育运动的内容形式也非常广泛,有一定的自主性。男、女生运动形式的兴趣爱好差异迥然。
3.1.3 现有特教体育教师较大多数是外聘兼职或由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体育教师的工作被重视程度不甚理想,工作环境较不稳定,个人收入及福利达不到一般标准要求。
3.1.4 大多数听障学生家长还是较支持子女参与体育锻炼,但也有少数学生家长不太提倡子女参与体育运动,且担心听障子女在无人照料时不稳妥、不安全;或在外受到诸多不公与歧视冷眼。
3.1.5 听障学生在适应社会协调关系的能力上要依靠党和国家政府、相关保障法律制度以及科学性的介入体育运动方式引导并带动学生迈入正确的学习轨道,建立其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
3.2.1 听障学生应同样享有体育教育及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权利,特教机构甚至要比普通学校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还要重大;逐步普及特教体育运动常态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理念。
3.2.2 酌情调整原有特殊教育办学教学理念及纲要,教改学校体育的计划内容,调动参与度、培养形式及兴趣爱好且结合考虑听障学生的自身特点,使特教学校体育在趣味欢乐、积极有效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体育运动的功效作用。
3.2.3 有关上级机构要积极协调并加以鼓励特教体育教师参与培训、进修学习,且从学科水平上拔高特教体育师资队伍能力。此外,恳请有关上级部门给予政策上的一定倾斜,多加关注与改善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待遇及福利。
3.2.4 希望听障学生家长应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子女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学校及相关人员要积极的加以宣传、推广体育运动带来的正确理念及改善功效,使大家全面的了解体育运动的实际价值。
3.2.5 体育运动是非常健康、快乐的体现形式,可鼓励其多加参与,促进彼此互动、包容共存、协同融合。加强体育运动来调动听障学生正常心理状态,使自身形成一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处理人与社会的协调关系。
[1]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残联主席[DB/OL].2007.
[2]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S].1995.第16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S].2002.
[4]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S].2008.(修订).
[5] 张之洞.札学务处改修两湖师范学堂.张文襄公牍稿[M](卷20).
InnovationResearchontheCoordinationbetweenSportsandSocialAdaptationofDeafStudents——AnCaseStudyonSpecialEducationArtCollegeofXi'anAcademyofFineArts
Zhang Mengjie
B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data analysis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dea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nd of special teaching schools in detail. The aim is to explore deaf students’ health improvement through sport, develop related functions, serve for the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 of their own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promo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sport exercise; special education; deaf student; social adaptation; coodination
G812.49
A
1005-0256(2018)01-0046-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8.01.022
2016年度西安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XK022)
张孟杰(1981-),男,满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体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西安美术学院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65
Sport Department of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Xi'an 710065, Shaanxi,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