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规则演变研究

2018-11-26 01:52李琳琳李伯渊
武术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段位制段位中国武术

李琳琳 李伯渊

1.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2.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规则的演变有着明显的时间划分,其开端自1998年开始。1998年中国武术协会颁布《中国武术段位制》,随即下发考评暂行办法,但并未在实践中应用,其评审方式采用“套段”的形式对武术习练者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2007年国家武术协会召开的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会议,会议上段位制的评判,整体上从“套段”“晋段”向“考段”阶段转化,同时开始了“套考结合”的新模式,并推出了第一本较为全面、规范的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规则(试行),段位制考评工作逐步向着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方向发展。2013年段位制考试改国家考试,其考评采用“考段”形式,并制定了新的考试内容。这一改变致使原有评分规则无法适应现行段位制的技术考评,由此国家武术研究院专门成立专家小组,针对现行武术段位制的考试内容对考评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在国家考试及比赛中进行试用。至此,段位制技术考评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1 形成阶段(1998年——2006年)

事物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凡事都要经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种曲折的历程,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评规则的演变也不例外。为增强国民体质,进一步推动武术现代化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原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于1995年10月起在河南、山东、江苏、北京四个省份进行武术段位制试点操作。经过长期调研和专家们的多次研究探讨, 1998年1月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正式颁布《中国武术段位制》,并将武术段位划分为九段。其中一、二、三段为初段位,四、五、六段为中段位,七、八、九段为高段位。其后出版了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初段位技术教程》《中段位技术教程·太极拳类》《中段位技术教程·长拳类》《中段位技术教程·南拳·散手类》等相应的书籍。段位制的颁布旨在引导武术初学者由浅入深的逐步掌握武术的技术及理论水平,同时希望能够带动武术产业的发展,为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助力。1998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为配合段位制实施,下发了《〈中国武术段位制〉1998年武术段位人员审批办法》《〈中国武术段位制〉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以保障武术段位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暂行办法》是武术段位制实施以来颁布的第一版技术评审标准,但此阶段的晋段评审主要采用“套段”的方式,对习练者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套段”的考评模式,通过申报者的武德修养、技理水平、习武年限等为考察标准,采用“评议”的形式,使习武者获得相应的段位。

段位制在实施初期,使用的“套段”的形式进行评审,不仅能够在习武人群中迅速扩大段位制的影响范围,还能够快速增加考评人数。部分武术爱好者长期从事与武术相关的工作并习武不缀,但如果按照要求从初段位向中段位、高段位逐层进级,其获取段位的速度较慢、周期较长,而通过“套段”的方式,使处在中段位段级的人员能够快速的获取与自身水平相对应的段位等级,从而提高了习练者和参与者的积极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取武术段位者人数逐渐增多,该评判方式却也受到了广大习武者的质疑。在评审过程中,其评判的主观因素、人为因素所占比重较大,过程不透明,同时当面对大量人员评段时,流程变缓使其效率过低。而这种方式下的评判,使得部分武术爱好者、初学者不能够踏实习练,投机取巧,造成无法正确对待段位考评。到了后期,通过“套段”的方式获取段位,已逐渐无法满足考段者的需求,这对段位评定工作的客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在2003年北京召开了中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评审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武术协会提出了段位制的“晋段评审”,标志着武术段位制从“套段” 阶段到“晋段”阶段的过渡。

2 改革阶段(2007年——2011年)

武术段位制经过近十年的试行推广,获得了一定的推广成果,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段位人员分布不合理、部分单位对段位工作不重视、评判结果被质疑等诸多问题。武术段位制作为全面评价习武者水平的制度,采用单一“套段”的方式,无法客观的从整体上对习武者的真实水平进行评价,在评判过程中也极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这些都会对段位制的发展起到反向作用,弱化考评结果的权威性,不利于武术段位制工作的开展。因此,对段位制评定方式的整改迫在眉睫。2007年10月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会议中,武术段位制工作从整体上在“套段”“晋段”向“考段”阶段转化的同时,实现了段位考试“套考结合”的新工作方式,段位制考评工作逐步向着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对武术段位制施行办法、考评标准认识的不断深化,也开始对“考段”进行进一步探索与改革。自2007年起,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相继组织140多位武术传人、专家、学者编写《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教程遵循循序渐进、练打结合的创编原则,按照打、踢、拿、靠、摔五种技术元素递增的方式进行创编。此教程是作为武术爱好者习练武术和考取武术段位的规定用书。新的武术段位制技术教程的创编为习练者考取段位提供了有据可依的考评标准,技术的创新也带动了技术评分规则的修订与完善。

2008年,中国武术协会根据前期武术段位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启动了武术段位制改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第一本较为全面、规范的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规则(试行),使武术段位制的考评工作进入到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同年10月,在浙江杭州举行了首届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此次“国考”的举办为武术段位制规范化的考核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9年第二届武术段位制考试在河南郑州和登封举办,此次评分规则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一是细化了考试档级的评分标准,二是重新制定了单练、对练、散打及其他对抗性表演项目的评分标准,在套路的评判中对技术动作的规格以及技术风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前两届的武术段位制考试,在规程中规定的考试内容均为自选项目,自选项目包括武术竞技项目和传统项目两大类,评分标准与方法在制定上很大程度是对传统武术套路规则的沿用。技术考试内容的不统一,也影响了考评员对考试人员的技术进行准确评判,这也为技术与考试规则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埋下了伏笔。

3 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

武术标准化建设以武术段位制为突破口,于2011年6月24日启动了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启动仪式,武术段位制自此从总体上停止“套段”,全面实施 “考段”,并将从管理方式标准化、考试内容标准化、操作模式标准化三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考试内容标准化是以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的三本理论教程与23种技术教程分别作为理论考试与技术考试内容,为考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同年10月,《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的发行为武术习练者、武术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操作手册。手册中制定了武术段位制一至六段的技术考试办法,但并未对技术考试的评分细则做出详细的规定。

考评规则和技术的演变是相互影响的,技术的进步促进规则的完善和发展,规则的发展又会推动技术的创新。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建设推动了段位评定的规范化发展。由2011年武术标准化的建立,考评机构建设的共同发展下,技术考评体系也在不断进行演变。2013年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更改为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此次考试在技术考核内容上跟前两次考试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本次国家考试开始,武术段位制考试开始采用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技术考核,其中规定项目为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的任意一个项目。技术教程的规范,也使武术段位制由粗放式向规范化转化,至此,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评进入到一个规范化的崭新阶段。此时期,虽然统一了段位制规定项目的考试内容,但是比赛中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武术的评分标准与方法。

2014年在江苏徐州举办的“国考”在上届考试的基础上将比赛加入其中,武术段位制开始考赛结合的新模式,通过竞赛提高考试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武术段位制的发展。伴随着武术段位制的发展,其技术评分标准与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原有评分标准与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段位制自身的技术特点。缘此,成立专家小组针对武术段位制的技术特点对评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在2014、2015年全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以及2015年全国中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段位赛中进行试用。通过这三次武术赛事,也是对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规则的检验。

4 结语

武术段位制自颁布实施以来,其技术考试评分标准与方法从初步形成到逐步完善已慢慢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考评规则,虽然在比赛、考试的评分过程中,都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但在武术段位制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形势下,仍需贴合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建立起与之相应的更加完善、符合自身特点、可操作性强的评分规则,因此,我们更需要对评分标准与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猜你喜欢
段位制段位中国武术
联觉段位:中国新诗的有机性叙事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复兴号”美食“新段位”
测测你是哪个段位的吃货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开展状况调查研究(1997-2011)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