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学校体育化过程和特征思考

2018-11-26 01:52王子申屈国锋
武术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技击中国武术传统武术

王子申 屈国锋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武术作为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的格斗技击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从象形字角度看“武”字,是一个“持戈而立”的形象,即通常所说的“止戈为武”。其中,“戈”是古代战场常用的一种兵器,代表攻击与杀戮;而“止”的本义“下基也”、“以止爲足”[1],是“足”的意思。象形文字的“武”较好地凸显出了原初武术的本质含义,即是一种应用身体或武器来杀伤他者的格斗技术或方法。关于武术概念的界定,现在学界将武术归类于体育项目,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2]从前者的搏杀之技术到后者注重内外兼修的体育项目,二者已在范畴归属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然,武术的发展必然经历了一个体育化的过程。

那么,体育又是什么呢?“体育”一词并非中国原有,它最初出现是在1760年法国的一些报刊上用来形容儿童的身体教育问题。1762年,卢梭在教育论著《爱弥尔》中使用“体育”描述对爱弥尔身体教育的过程,使体育一词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直到1902年,“体育”一词才由一些日本留学生传入中国。关于体育概念的界定,较为公认的是“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人类社会文化活动”[3],将体育定义为社会文化活动,属教育范畴。因而,武术的体育化过程实际上是武术由一种格斗技击技术向身体教育层面转化发展的过程。

由于体育是多元的,武术体育化过程也必定涉及诸多领域,如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等。其中,学校体育是体育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之一,而武术的学校体育化也正是武术体育化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之一。那么,从搏杀之术到身体教育之法,武术为什么要经历学校体育化发展,又经历了怎样的学校体育化发展呢?作为重大发展结果之一,学校武术是如何既持有武术特点又具备身体教育特征的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既是本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构成了本研究的思路。

1 武术的学校体育化过程

1.1 中国古代武术的学校体育化萌芽

中国武术向西方体育发生实质性转变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然而,以此断言中国古代无体育却是万万不可的。健壮、长寿等养生观念,射、御等礼仪教育,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技击搏杀等攻防技艺,无一列外皆是中国古代体育的存在形式。

这一期间,与武术的学校体育化最为密切相关的,要数武术套路的本源之一——“武舞”。武舞是以军事训练为主要目的的攻防击刺动作,同时也是具有彰显军威作用的军事演练,既具有技击的性质,又具有“舞”的成分,因此称之为“武舞”。“所有的操练不仅有各种身体活动,而且练习的动作也多是进攻和防守的内容。无疑,这些军事技艺对后世武术套路的发展会有一定影响。”[4]我们所熟悉的《鸿门宴》中“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5]最能证明此点。由此开始,武术逐渐有了民间武艺和军事武艺的差别。随着武术与军事分野逐渐加大,武术在民间得到更大的发展。明代武术套路形成众多流派,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列举了十几家。到了清代,武术拳种套路进一步发展,并且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大有百家争鸣之象。值得一提的是,从最早出现的“武舞”,到后来百家争鸣的拳种套路,其武术的本质——攻防技击性尚未流失严重。

1.2 中国近代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初步尝试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清王朝的腐朽堕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固有文化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中国武术也因西方体育的巨大影响而发生改变。其中,“体操”的引入可视为开端。

1894年甲午战争后,社会各阶层有识之士均抱着“救国图存”的目的向西方寻求真理,提倡体育。其中,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汲取西方进化论思想,从“耻文弱”、“尚武”、救国图强的军国民思想角度提倡体育;民主主义革命领袖孙中山从爱国救国角度,主张“强种保国”、“强民自卫”、立志振兴中华的体育思想;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积极“提倡尚武精神,推行军国民主义”。[6]他们按照自己对体育的认识来构建学校体育规程和内容,在学校课程设置上的具体体现就是‘体操课’。”[7]此举使得体操直接成为当时中国学校体育的最主要内容。这对中国武术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冲击的同时,也给中国武术的发展以较好的借鉴。

1909年,陈英士、霍元甲等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后易名为“精武体育会”。[8]首次在名称上将中国武术与西方体操相结合,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中国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发展之开端。1911年出版的《中华新武术》,取材于中国传统武术动作,借鉴西方体操教练方式,把武术按照西方体育的形式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为武术发展成为一项现代体育项目奠定了基础,也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教学做了铺垫。1915年,教育部军国民教育施行方法案规定“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9]

这是中国武术适应时代背景下救国图存、实现国家政治价值的举措,同时也是中国武术自身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应对措施,它标志着中国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1.3 “土洋体育之争”中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发展

武术以现代体育的身份由军队和民间进入学校并不顺利,而“土洋体育之争”正好凸显出了这一历程的艰难。这一争论的焦点是在当时中国发展体育是提倡以近代西方体育为形式的“洋体育”,还是提倡以武术等为形式的“土体育”。[10]

1932年7月,北平《世界日报》发表社评,呼吁改革体育,拉开了“土洋体育之争”的序幕。同年8月,天津《大公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今后之国民体育问题》的社论,系统论述了以武术、养生为中心的土体育的价值,以及如何在中国发展“土体育”的问题。认为“对于中国的国民体育问题,应就中国之需要,定中国之方针”,并明确提出了“脱离洋体育,提倡土体育”的口号。[11]

这篇社论发表之后,立即遭到了一批体育学者,特别是曾留学西方的体育学者的强烈反对和批判。如代表人物吴蕴瑞曾批评那些说洋体育“有损健康,费时耗财”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臆测。吴蕴瑞的态度十分明确,既不主张开放主义的极端而“崇洋排土”,也不主张关闭主义的极端而 “扬土排洋”[12],他认为土洋体育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可为互补。

互补的观点引导了“土洋体育”的融合。作为“土洋体育之争”的结果,中国土体育的代表——武术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地接受西方体育的洗礼,进行“中西体育沟通”[13],这恰恰促进了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发展。

1.4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定型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安全趋于稳定,中国武术“救国图存”的政治价值大大削减,然而中国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发展并未因此止步。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经济尚不富足,人民生活水平较为落后,国民身体素质和医疗水平较为低下。在此情况下,中国武术找到了新的价值使命,即强身健体功能,提升人民身体健康水平,缓解国家医疗投入的经济压力。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创编最能证明此点。

1954年,国家体委对武术工作制定了“挖掘、整理、研究、提高”的方针,成立了武术研究室,并决定先从太极拳入手,邀请吴图南、陈发科等太极拳名家共同制定了精简太极拳初稿,后经毛泊浩、李天骥等专家再次研究,终于在1956年正式公布,定名为“24式太极拳”。[14]学校武术也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发展,并以长拳、太极拳等简易套路为主要教学内容。发展至今,武术教学内容进一步简化,“集中在少年拳, 简化太极拳, 三路长拳以及地方拳等等”[15],高校、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都将武术套路列为主要内容。

至此,中国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发展在内容特征上基本完成,中国武术也由最初手持武器与他者格斗的攻防技术发展转型为现如今具有简单攻防含义的武术基本功和简易武术套路。以上可以看作是中国武术的学校体育化过程。

2 武术的学校体育化特征

中国武术的学校体育化过程,是中国武术融合西方体育,以期更好地融入到学校教育,使之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而谈到学校体育或者学校教育,不得不谈到学校教育的几个重要构成部分,即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的和功能。那么,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在这些方面分别表现出的特征又是怎样的呢?

2.1 从教学主体看武术的学校体育化特征

从“教”的层面来看,其主体自然是教师;而从“学”的层面来看,其主体应当是学生。因而,不妨将学校武术教学的主体看成是师生以及由此引申的师生关系。

首先,传统武术教学极重师承门派之别。无论是民间的“嫡传弟子”说法,还是不同派别的拜师学艺,都表现出“每徒只有一师,一师可有多徒”的特点。而如今的学校武术教学中,凡一学校之学生,皆可在武术课上向武术教师学习,流动性大大加强。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校的转换、武术教师的轮休,学生又会跟随不同的武术教师进行学习。这使得武术的传承更为普遍,但同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可避免的不够精细,而且在更换教师的过程中,武术教学的衔接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

其次,在传统武术教学中,徒弟对师傅是极其推崇和尊敬的,俗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16],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尊师重道观念的看重,而师傅对徒弟的疼爱也可谓关怀备至。而在学校武术教学中,师生关系则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程度有所弱化,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也有相同的趋势。这样一来,倒是促使了师生间更加平等的关系,少了很多拘束。然而,“师徒”关系的淡化也会导致武术所推崇的尊师重道的民族精神难以良好传承,且学生尊师不足就难避免武术学习不够认真,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懈怠。

如上所述,武术经过学校体育化发展后在教学主体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且不谈这些变化是好是坏,可以肯定的是,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在教学主体的设定上仍有改进空间。

2.2 从教学内容看武术的学校体育化特征

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传统武术教学分门别派,拳种百家争鸣,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长拳、南拳不胜枚举。每一个拳种自成体系,具有其独特的攻防技击价值。而如今的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不外乎一些简单的基本功和具有简单攻防技击性的武术套路,均只是浅尝辄止。这样一来,虽然更适合普通学生学习,但是传统武术的精华——攻防技击性难免逐渐流失,众多拳种套路亦会面临失传的境遇。

其次,传统武术教学更注重基本功的练习,扎实武术的基础。拳、掌、勾、马步、弓步等武术最基本的内容,对于更深武术技术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如今的学校武术教学,由于教学时数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已很难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导致套路学习的“比划”现象极为常见。不难判断,戚继光指出的“花活”与现在教学中的“比划”式花拳绣腿都着实很难让人们发现并承认武术的价值。

再次,传统武术教学配合有相应的训练道具,如铁砂掌练习应用的铁砂,以及梅花桩、木桩、沙袋、脚靶等。而当前的学校武术教学少有练习的道具辅助,使得武术课既不能感受攻击效果,更不能提高练习强度,练习效果大打折扣。可以说,学校武术教学尤其中小学武术教学中,训练道具的创新和应用是不仅低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与日韩欧美学校在保护用具的开发与应用上也是差距明显。

最后,传统武术教学注重技击动作的实用性和对敌的攻击效用。而如今的学校武术教学更注重所谓的“内外兼修”,几乎不涉及到“他者”即攻防对象的存在。试问排除“他者”的存在,武术的本质——攻防技击性如何体现?而所谓的武德又应该怎样去理解与践行?放眼世界的格斗文化教学,我国学校武术的这一现象,既是特色鲜明之处,也是需要反思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不再追求攻防技击的武术套路虽然也具有健身功能,但是操化式的练习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兴趣,而且中国武术所一直提倡武德教育,在失去对手、失去“他者”的情况下亦无法体会,不经历严格基本功得来的“比划”式拳脚也无法体现格斗文化的美学特点,促进学生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的功能也相对有限。

2.3 从教学方法看武术的学校体育化特征

教学方法是学校教学的手段和途径,对于武术教学的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传统武术教学讲求苦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尤其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更是如此,所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说明苦练武术基本功的重要性。而学校武术教学则要“轻松”很多,基本功如是,套路练习亦如是。“轻松”之下,学习效果和精神砥砺效果都大打折扣。

其次,传统武术教学讲求对练和实战,重视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含义,注重对他者的攻防作用,更加贴合武术的本质意义。而如今学校武术教学几乎排除了“他者”的存在,即使保留了对动作攻防含义的讲解,也很难领会到武术动作中真正的攻防含义,更不用说应用到实战中去了。

2、农业保险险种逐步增加。保险部门根据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研发、探索适合我市农经济发展的特点的新产品,保险范围逐步拓宽,由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逐步向饲养业发展,为我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支持。

再次,传统武术教学多是口传面授,由徒弟自行体会并练习,师傅再行纠错指正。而学校武术教学在讲解法、示范法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对相应图文、视频进行直观法学习,并可通过情景模拟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融会贯通。这不仅是西方体育教学带来的进步,更主要是由时代发展、科技知识进步带来的成效。

由上述可知,学校武术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中国传统武术传授方法有极大改变,在引进西方体育教学方法的同时,并没能与中国武术的教学特点相结合,而武术原有教学方法又较难应用到学校武术教学中去。尽管有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武术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用,然而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因果关系不大。

2.4 从教学目的和功能看武术的学校体育化特征

教学目的和功能是学校体育教学所追求和渴望达到的,是实现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目标途径,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发展是否能够达成学校教学目的、具有“健身、教养、教育、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美育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学校体育功能”[17]是评价我国武术的学校体育化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

诚然,学校武术在健身功能方面确有其作用,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对于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和柔韧性的作用明显,武术套路的练习对于人体感知和肢体协同能力有良好的作用,反复进行基本功练习和套路练习还对人体耐力和心血管功能有所裨益。

然而,在由“学校教育性”引申出的身体层次之外的功能特点上,学校武术的表现欠佳。尽管学校武术的礼仪和少数武术教师所谓武德的熏陶对于学生教养的形成有一定积极作用,武术套路的演练也具有一定的娱乐表演价值,学校武术讲求的精气神和由基本功练习而来的身体姿态也可以在美育方面起作用。但在竞争与协调、团队合作等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方面,目前的教学内容形式还很难起到更好的效果。

如上所述,学校武术在学校教育目的和功能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存在较大急需发展的空间,尤其在武术本质——攻防积极性大大削减后,武术的处境面临严峻挑战。

3 结论

中国武术在经历学校体育化之后,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基本为武术基本功和简易武术套路,攻防含义消解明显。武术虽然在学校体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在普及层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就其效果来看尚难言理想。正如许多武术学者所指“武术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成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已历经几十年,却并未做出有效成果,武术教学反而是更多的将武术作为一种健身的手段进行简单的武术的传授。”[18]中华武术这项优秀的格斗文化,不仅在健身层面,而且在尚武的精神与能力层面,都具有深厚底蕴,须同步发展。

武术的学校体育化并未止步,我们应探讨如何更好地改进武术的学校体育化。

猜你喜欢
技击中国武术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