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教学相对于其他文体的教学来说要困难很多,往往因为题材广泛,内涵丰厚而很难下手,或者因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有限,学生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精髓。
但如果能利用好散文的教学,对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帮助学生认识人生,提高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体悟的表达是非常有利的。
一、理解文章的思路,进而理解文章感情,流畅到位。
如一学生的读后感:《家是心底最深的羁绊》
这篇文章是我读的冰心写的关于“家”的第一篇文章。文章开头便直接写“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把一般总结用的话写在开头,吸引我读下去。当我看到第二段,写作者梦到自己小时候坐车,我觉得冰心是在回忆童年,觉得与题目似乎没什么关系,但我读了下去,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再往下读,我看到这一句“睁开眼,看到墙上挂着文藻的照片。我迷惑的问自己:‘这是谁啊?我才恍然大悟,童年时与父母,兄弟一起度過的时光比成年后的生活更重要,童年所处的地方才是家。”
这样以理顺文章思路为切入点的读后感其实不少,理顺文章思路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步骤。宋人陈师道认为:“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所以这一步一走,学生接下来的理解可能没有非常深刻,但是也能有自己的思考了:
也许你会觉得我一个十五岁的学生的感觉很浅薄,但我真的认为“再多牛逼的时光,也比不上当初一起傻逼的岁月”。中学生会觉得自己成熟了,觉得自己不会思念往事,不让别人认为自己想家,认为这是软弱的表现,但从心底都有一个家——童年时的家,也是我们与世界最深的羁绊。
二、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把握散文的“神”,准确精彩。
另一学生的读后感:
家就是真正的远方。
当你背上行囊,踏上旅途时,家就是真正的远方。——题记
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九十岁高龄的冰心,曾一度做梦梦见自己儿时生活的中剪子巷,醒来时甚至连自己的丈夫、儿女都不认识,只一昧挂念着中剪子巷。如此,家是一个人的根,是牵不断、割不断令人朝思暮想的家,是一个人灵魂深处永远的唯一的家。
“无权可夺,无名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才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作者运用一连串强有力的排比句式肆无忌惮宣泄了自己的情感。对于个体来说,冰心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成年后又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可在九十多年的人生历程里,冰心也经历过不少苦难。五四运动时,她与学生冒着被镇压的危险参加游行、示威及其他爱国活动,抗日战争时,她流离西南,与人民同甘共苦,文革时,丈夫被错划为右派,她和丈夫不但要饱受抄家之苦,还要每天被罚脆三四小时………
看到这个学生的读后感,我不由感慨学生解读的精细,就从文章最后一段伸发开来,细细解读,在联系作者的生平进行分析,然后自然获得了最深刻的思考:
与朝思暮想的家对比,冰心厌恶现实生活的夺权、钱财之争,面对脏乱的世界、世态的炎凉、政治的黑白颠倒,冰心用她一生证明了良知、清白与人格,发出了内心深处的,呐喊……
曾几何时,我也一度梦见家,想起了小时候种种情景,可是,随着年岁渐长,我们又不得不被迫离家外出闯荡;家里有爱我及我爱的亲人,无论何时,无论身在何方。家就远是斩不断的根,家永远是人生的大后方。如果灵魂不死,那么在天堂上,我们是否还会想念这个尘世的家?毫无疑问。
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在文中一处凝聚在一点,尤其是散文,这一点是感情的铺展,找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文眼,就找到了文章理解的突破口。毋庸置疑,这个学生很好的把握了作者感情的凝聚点。
三、另辟蹊径的理解,从不同切入点解读散文,角度精妙。
有一学生的读后感,是从梦的角度来解读散文,进而解读冰心,剖析冰心的内心情感,角度精妙,实属难得。
杜甫诗云:“梦魂归未得,不用《楚辞》招”。而冰心,也算是“自招”回了“故里”。
我用精神分析学派创造人——弗洛伊德的观点小小分析一下这个梦——虽然不排除冰心有“造假”的嫌疑。
梦的起因,当然是文段最后提及的“前天下午有一位年轻朋友”的对话。对话中,冰心谈到自己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等等。不难看出,这些所有都来自世俗,而她说自己“一无所有”,其实不然,她有一个比起这些世俗纷扰更为纯净,朴素的家。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都是“愿望的满足”,人们大部分的意识都储存在潜意识里。你十年前的一根针是放哪了?你的意识中早已不记得,但是它仍存在于你的潜意识里,冰心在中剪子巷住了十年而后离家。漂泊到她九十多岁时,意识里可能早已模糊了中剪子巷的建筑,人们的样子,动作,甚至巷里的车夫。但它们并未凭空消失,它们被完整地储存在了潜意识里,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日间人们清醒时,意识是支配人们行动的。由于潜意识里的信息量大而信息不拘束,通常让我难堪并未被准许参与支配。在梦里,潜意识中的“稽查者”放松了对潜意识的警惕,于是潜意识被扭曲意义以通过“审查”。这也就是说,潜意识听到冰心说自己“一无所有”便不高兴了——你还有家呢,苦于无法通过“审查”,这些话就在夜里以梦的形式悄悄告诉了冰心。
中剪子巷是冰心的,魂牵梦绕的家乡,冰心在那里活了十年,只知道自己幼年时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在梦中自然也是用儿童的身份了,街上男女老少都是“慢条斯理”,也就是说冰心的梦中的家乡是安宁,和谐,温馨的。冰心呢沉醉于刚才的梦中,就像沉溺于美酒,不愿清醒过来,连自己心爱的丈夫都不认识了,她对家乡的留恋与怀念就更上一层,呼之欲出。
这倒让我想起一句话:
往事若能佐酒,想家便是大醉一場。
这样的分析让我的眼前一亮,多么独特的分析方法,分析得巧妙而深刻,且不乏科学的理解。自问如果是用一节或者两节课把这篇文章当做课文来讲,则学生的脑海定然受制于老师,定不找到这么精妙的角度,绝不会蹦出这么多的火花。
四、意想不到的灵活扩写,彰显学生不同纬度的理解,丰富细腻。
这是远超出我意想的一篇读后感,她的再度创作,能用自己的笔触把这个零碎的梦还原了。虽然还是高一的学生,笔法稚嫩,但仍体现出学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以及不同纬度的对这篇散文的思考:
阿婉在街上蹦蹦跳跳地走,早晨妈妈给她扎的小马尾在她身后甩啊甩。她今天难得可以自己到街上玩,看什么都新鲜,都想多看两眼,现在正盘算着新年得的那两角钱是去买红艳艳的冰糖葫芦还是她眼馋好久的小糖人。这时阿婉的对面走来一个老人。那个老人真老哇,头发全都花白了,像家里的棉花,脸上的褶子使她看起来那样慈祥可亲。阿婉莫名觉得这个老人很熟悉,心底有一股亲近之意。走近了,老人看着眼前活蹦乱跳的小姑娘,眼里泛起怀念的光:“阿婉,你去哪儿啊?”
“我?我回家啊,回中剪子巷。”阿婉并不意外老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一手拿着糖葫芦含含糊糊地说。
“中剪子巷,那是哪儿?”
“是我的家啊。现在阿妈一定煮好饭了,看到我吃糖葫芦一定会抱怨不卫生,我回去,小弟会缠着我要糖葫芦,那,这个就是给他留的。等我回去,先去找妞儿,给她也分一颗,我今天遇到好多新鲜事儿要告诉她呢。哼,这下看隔壁的二胖还敢在我面前炫耀不。等院子里的狗叫了,准是爸爸回来了,他穿着青布衣的身影出现在穿堂里,我们就可以开饭了。我阿妈做的饭可好吃了,二胖总眼馋……”女孩讲得兴起,一会昂起头得意地笑笑,一会又撅起嘴。
老人听得出神,一时竟忘了走路。阿婉自个笑着走着,眨眼就到巷子深处去了。晚霞映红了半边天,将女孩的影子拉得老长,跃动着,仿佛在欢笑。老人看着阿婉的背影和晃来晃去的小马尾,深色恍惚,恍然如梦。
“妈,妈,醒醒,吃饭了。”
冰心睁开眼,看着面前陌生的女儿,墙上贴着的丈夫的照片也如此陌生,客厅里传来陌生的孩子的笑声。她听着看着,突然湿了眼眶,“这是哪儿呀?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
这样纯美细腻的语言,你能说她没有在和擅长纯美文章的冰心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你难道不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不就是冰心老人的梦么?
以往我们总将读后感定位在阅读的积累上,实际上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到好处的运用读后感,能把这样的新鲜热辣的读后感,作为帮助学生解读的一份材料,一份触动,学生便更容易接受,从而更喜欢散文,从而学会鉴赏品味散文。据反馈,这样的散文教学,学生收获颇丰,一个单元的散文教下来,学生对这篇在以往看来最棘手最难理解的文章印象却最为深刻。
田元,广东北江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