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熟分院 孟大润
近年来,5S管理理念在我国方兴未艾,不少企业将其称为品质活动中最基础的管理项目,认为如果将5S的精髓和做法付诸行动,并强化于员工的品质意识中,从而使企业彻底消除脏乱,员工养成认真、规范的好习惯,就可以使企业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提升竞争实力。5S最初主要应用于制造业的现场管理,即通过对现场的物品整理、归位、标识等,便于取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修养。5S发展到现在,怎样充分发挥其作用,进一步将其理念在更广阔领域推广应用已成为新的课题。其实5S不仅仅适用于企业现场管理,其理念同样可以应用在管理活动的其他诸多方面,比如说我们最为常用的办公电脑文档管理。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5S管理的理念,具体应用到办公领域,应用于电子文档的管理和维护环节。
提及5S,可能不少人第一反应认为这是英文字母“S”打头的几个单词缩写。其实,这并不准确。5S称谓源自日文,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五个环节,因其日文发音用古罗马注音均以“S”打头,简称5S。目前国内对于5S具体定义有多种版本,这里不一一列举。简单概括,可以理解为: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清扫——清除垃圾,优化环境;清洁——建立标准,贯彻执行;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办公电脑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如果系统中毒、崩溃,可能几天、几个月,甚至于几年的工作成果、记录都会化为乌有,所有努力付诸东流。所以我们都很重视防止病毒攻击,会装防火墙,下载杀毒软件,会经常做好文件资料备份等。但是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另一方面,由于不注意电脑里的电子文档整理维护,日积月累,各种文档、照片、程序文件散布堆积,杂乱无章,用时找不到,不用时却冒出来了。这样的情况显然会打乱我们的工作节奏,降低工作效率,严重时还会导致重要数据信息丢失,造成重大损失。这时,做好电子文档的5S管理就非常有必要。下面,我们就结合5S的理念,来探讨一下电子文档的管理原则。
(一)整理。电子文档整理的原则就是要把文档区分为有用与无用两种类型,然后保留有用的、必要的文件,把不必要的删除。根据原系统内文件名称初步识别有价值的文件,包括制作、下载的文案、图片、视频以及安装程序等,放置在保留区,待整理后归位。对于识别出来无用的文件,例如重复的文件、打不开的文件、残留的文案草稿,或从手机中导入的模糊不清的照片等,可以直接删除。至于不太好区分的文件,如不明确用途的文件,或长期未使用的过期文件、已经完成安装的安装程序等,也应该果断删除。因为5S管理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没有标识、不明用途的物品就是不合格产品,应当作为垃圾扔掉。无用文档的删除就相当于5S活动中给不必要的物品贴上“红色”标签,并直接处理。
(二)整顿。办公电脑的整顿应该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科学布局,全面规划。1.合理分区。首先电脑应合理分区,一般至少设置C、D、E三个盘(具体分区及命名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及个人喜好,每台电脑可能不尽相同),整台电脑全盘规划,各个分区的用途应当明确。一般说来,C盘默认设置为系统盘,用于安装系统文件。另外有一些最基本的应用程序也会默认安装在C盘,无法修改路径。D盘通常设置为应用程序盘,用于大多数非系统文件的安装,包括工作中使用的OA办公系统、文档处理软件(如AutoCAD、Photoshop以及一些翻译软件、输入法等)、播放软件等等。这些程序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安装路径,或在不需要时删除。E盘一般可以设置为资料存放盘,日常工作资料均可以保存在这里。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设置更多的分区,用于存放个人生活资料、娱乐、游戏等类文件。这样,我们可以明确和工作相关的文档资料,应仅存放于E盘,避免盲目查找,浪费时间。2.细分文件夹。在每个盘下面,一般会建立不少文件夹来存放文件、资料。为便于检索和管理文档,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多级文件夹。在最根本的第一级,可以建立“工作”“培训”“资料”等大类文件夹。在一级文件夹(如“工作”)内,可以按照具体工作内容再建立“业务管理”“特种设备检验”或“统计考核”等二级文件夹。在同一项工作内容中,可以按照不同年度或不同部门、地区再建立专门文件夹,存放专属文件。如果需要,还可以建立四级、五级等更加细分的文件夹。3.存储路径正确。比较重要的一点,一旦建立了上述逻辑清楚、层次分明的分级文件夹结构,就应该立即把原有相关文件按照正确的路径存放,形成文档目录可视化管理效果,确保按照正确路径可以快速找到正确的文档。同时,如需创建或下载新的文档,也应该在合适的文件夹内直接建立,不能随手放在桌面或“我的图片”“我的文档”之类的系统默认路径,以免引起新的混乱。
(三)清扫。电脑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运行,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文件一方面会占用内存,降低电脑运行速度,严重时会导致系统内存不足而崩溃;另一方面也会因为无用的文件太多,杂乱无章干扰视线,影响所需文档的查找和调用。这时候就需要定期对电脑进行深度的清扫。首先可以参考前面整理的原则,定期删除无用的文件和空文件夹,节约内存和硬盘空间。对于系统运行产生的无用缓存和其他垃圾文件,可以借助一些系统清理软件,常见的如360安全卫士、优化大师等等,扫描清除。另外,对于办公电脑来说,应用办公软件内部的清扫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邮箱,经常会收到各种对账单、广告,甚至诈骗信息、病毒链接等,如不及时清理,不仅影响正常工作往来邮件的阅读,还有可能把邮箱容量塞爆,导致真正重要的邮件反而无法收取。同样,我们的OA办公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也需要定期清扫。
(四)清洁。通过实施上述3S管理步骤后,我们的办公电脑运行应该会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了维护3S成果,使办公电脑始终保持井井有条,使用便捷,就需要执行下一个S——SEIKETSU(清洁)。在5S的推广应用中,也有人把清洁这个环节理解为“Standardizing”,即标准化。具体到文档管理,就是建立完善的分级文件夹结构,日常使用过程中遵循已经确立的存储原则,按照目录将下载或新建的文件存放在正确的位置,而不是偷懒随意选择电脑默认路径(电脑通常会默认安装/存储在系统盘C盘)。同时要根据内容、用途给文档、文件夹明确命名,便于查找,切忌随意使用代号(如:111,abc等),或直接使用“新建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及“新建文件夹”之类的 系统默认名称,以免查找时不记得名称不知道内容,盲目打开一个又一个文件夹、文件,浪费时间。对于内容相同的文档,因多次编辑修改,且需要保留不同版本或中间稿以作参考时,可以在文件名后面加上版本号(如修改日期等),而不是简单的在文件名后加上“(1)”“new”或“新”等字样,这样容易引起混淆。大概总结一下,电子文档清洁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合理分区、科学布局、明确命名、版本区分、及时存档、路径正确、定期清理。我们就以这个标准来对照检查文档管理是否达到要求,有不符合之处立即调整。
(五)素养。根据5S原则和个人工作习惯,建立适合自己的文档管理准则,并形成规律,严格贯彻执行,不仅可以保持办公电脑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工效率,而且可以培养高效、有序的工作作风,这也体现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是5S管理的最后一环——素养的目标所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对办公自动化、高效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应用高科技、新技术硬件辅助办公的同时,如何在工作中正确使用办公电脑科学管理电子文档,还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积累经验,学习先进方法。其中,5S管理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系统的指导原则,更有助于科学合理地管理办公软件和文件资料,保障办公电脑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将5S应用到电子文档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