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萍,许金鹏
(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毛泽东在全面教育思想中强调“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身、乐乎吾心而已”[1]毛泽东认为能力的高低与先天因素密不可分,品行是否高尚取决于个人修为,而体育是保障德育与智育顺利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催化剂。因此,体育的育人作用可以说是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课程性质、目标、设置、结构、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课程评价7个方面对大学生体育课程提出要求。《纲要》对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课程建设与评估起着指导作用,而高校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当前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1)高校课程设定以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为主要目标和方向;2)学生则以取得体育成绩和课程学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体育课程。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得教师资源浪费、学生体质下降等问题愈发严重。在此基础上,如何挖掘体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重拾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是高校面对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综合分析法,以大连理工大学舞蹈健美操课群改革与实践为例,窥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规律。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高校”和“体育课程改革”文章近300余篇,并在校区向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反馈得到学生在进行课程过程中的关键意见。最后结合文献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创新,促进高校体育课程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使高校体育完成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的接轨。
体育课程改革贯穿我国高校发展的各个时期,尤其是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突出,引起了国家部门与从业人员的密切关注。学者、教师从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出发来探寻促进学生体质提升的途径,其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创新与师生关系维系等角度来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课程改革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缺点。
1.1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方法落后 现行的体育课堂教学以“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4部分配合教师“讲解—示范—模仿练习—教师指导—课后总结”贯穿学生的整个体育学习过程。例如:在准备活动中虽慢跑、徒手操等枯燥的热身活动达到了一定的锻炼效果,但是模式化的准备让学生有了抵触心理,从而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主导,采用“传习式”“灌输式”等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教师按照事先的流程、设定的目标进行体育教学,尽可能避免课堂意外的发生,教学机械化、程序化,学生缺乏主动性,体育课堂缺乏生机,刚性的教学形式掩盖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灵动性,追求确定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流程使得体育教学沦为训练的过程[2]。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学生在保证按时上课的基础上以取得成绩为目的,体育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了育人功能,体育课堂呈现出形式化。
1.2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对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课堂的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起着指导作用,也是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督促手段。体育课堂不同于文化课,现实情况就是体育课堂更加注重运动技能,运动素质和体质按照竞技运动的标准以“高度、远度、时间”[3]等指标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育课的功能在于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应该将其与文化课程区别对待。因此,教师不能完全忽略学生的先天素质和运动技能,要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从评价主体、方法、标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进度的考核,让学生有兴趣、有信心、有能力完成高质量的体育课。
1.3 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匮乏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认为体育课堂的教学以学习运动技能为主,通过不断地运动来提高学生的体质,运动员也常常被误认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因此,严重忽视了理论课的教学。而现代体育理论的建设不仅仅要求运动技能的掌握,还要掌握包括运动机理、运动恢复、身体形态等各个与运动有关的环节,全方位地保障身体在运动过程出现的损伤,以及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掌握有理论知识的支持。造成理论课时缺乏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体育教学不包括体育教育理论,主要还是以外堂课为主;另一方面是体育教师注重技能教育,在理论授课时准备不足,导致理论教学质量不高。
1.4 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失调 《纲要》颁布后从实施结果来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主要放在体育课程建设而忽略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学校以高水平运动员的成绩为指向,大力建设竞技体育而忽略学生的群众体育活动。违背了全面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延缓了大学生体质的提升。学生体育活动组织不力以及体育活动意识淡化使得体育课程结构失调。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也[4],学校教育要全面发展,现阶段来看学校教育还要偏向体育。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身体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安排上,首先要明确学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重要性。其次,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计划、组织、实施进行明确分工,确保课外活动的开展,确保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平衡有序的发展。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5]测试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正在持续下降,肥胖学生增加,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学校和社会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技能、轻体能的不正倾向,为应对学生体质下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面对高等教育由普及教育阶段迈向精英化教育阶段的趋势,教育观念、教育价值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大连理工大学为适应当今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变化的要求,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因在体育课程设置中舞蹈健美课群的选课率和开课率相对较高(每年舞蹈健美课群选课人数约占年级总人数的25~30%的比例),率先在拥有人数优势的舞蹈健美课群中搭建“学训”协同模式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为学校其他体育课群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具有可操作性。
2.1 教学内容的创新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6]对整个学校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后,在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认为各学科真正相互联系的学科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换言之,就是把与人类基本生活相关的活动作为教学内容引入学校作为学校学科教学的重点。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兴趣,学校体育课程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追求体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因此,舞蹈健美课群组一直秉持对学生授技育人的教学理念,课题组成员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需求编写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材,如《体育舞蹈》《瑜伽》《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舞动健力美》等。在使用前通过课前评估教学的独特方法,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重新架构、组合扩充,形成适合本校舞蹈健美课群学生学习所特有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设置教学内容的方式,打破了以往不注重学生自我需求、只靠教师通过培训班进修学习动作内容进行教学的方式。教师自编并与出版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内容是高校体育教学上的创新和突破,在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对舞蹈健美课的运动兴趣,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2.2 教学模式的创新 根据教师指令进行简单模仿、循环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加之被动地向学生灌输,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导致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单纯地被动练习,课外就抛之脑后,运动技能停滞不前。学生的体育需求与教师的技能传授之间的矛盾继续加深。为此,舞蹈健美课群教学从传统的只注重技术技能型模式,成功转变成“学训”协同的培养模式。在“基础培养阶段”,让学生体验到完整的运动过程,培养学生基本技术和技战术运用的能力;在“创编赛季阶段”,以竞赛形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竞赛能力;同时利用互联网+教学微信平台、健身类APP平台的指引,进行多渠道、多维度的内容设置,及时有效指导学生教学与训练。通过课堂培养与课外训练,真正实现“学”与“训”协同模式的实施与发展。
“学训”协同培养模式的实施,使课内教学和课外训练得到全面发展,由课堂和社团学生组建的代表队在2011年广州“第6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中国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1金2铜,2016年在“全国啦啦操联赛(沈阳站)”获第6名、“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获得5项一等金、1项二等奖,为课内外的体育活动的衔接做出表率作用。
2.3 培养手段的创新 传统的体育课堂模式是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上采用“放羊式”的管理。整个学期结束后学生不仅没有掌握运动技能,还会对于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失去运动兴趣。因此健美操课题组根据前期的教学经验与调查依据再结合本校的现实需求创新了教学培养手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堂相对散漫的的问题,健美操课群的教学开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并且课内外的联系日益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在教学中: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热身舞(操)的创编与实践,要求学生均能在课堂的准备部分中带领全班学生进行热身舞(操)练习,培养学生具有在课外指导社团训练的能力;2)把每一次教学考核、特长展示以及教学创编成果展演都包装成竞赛活动,将每一个裁判设定为“角色”,对各“角色”进行竞赛与裁判培训,竞赛规则由学生共同制订和修改,竞赛活动均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充分体现出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性,培养学生在课外的竞赛组织能力和裁判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骨干进行社团训练指导,利用竞赛活动拓展教学训练基地。
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每年舞蹈健美操课群选课的人数优势,从对课外进行500份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大学生的锻炼方式和运动特点(实际回收486份,回收率97.2%),并针对其运动习惯和需求,将舞蹈健美课群的学生组织起来,在校团委的领导下,建立了零街舞社团、啦啦操社团、健身操社团、体育舞蹈社团。其中由课堂和学生共同组建的表演队,参加全国第18届大学生CUBA篮球赛(东北赛区)赛间表演,8天比赛时间5种舞蹈共表演15场,由乐视视频现场直播,中央体育频道播出;2016-2017年社团学生组织并参与啦啦操快闪、十佳社团晚会、迎新晚会等学校活动。“学训”协同培养手段为课外竞赛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千百年以来“因材施教”就成为信条,贯彻在每位教育者的教学生涯当中,并且也是教育的难题。现如今,在尊重学生个体基础、面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众多学者更是提出了“因教而学”[7]“为人引学”[8]“因需施教”[9]等新概念来适应新时代对“因材施教”的要求。新时代“因材施教”理论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关注学生作为理性主体的现实需求,充分释放学生自主探究体育知识、培养运动习惯、获得技能持续发展的能力,倡导“教”如何适应“学”凸显“学”的主体性和价值主位[10]。对大连理工大学舞蹈健美操课群进行了如下改革创新。
3.1 在课内以“基、创、能”结合微课为实践方法“基”——基础培养。把第1学期按照教学时数分成“3个培养阶段”,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及动作组合的能力。第1阶段——第1~4周,建立教学团队(教学小组),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术;第2阶段——第5~10周,理解并掌握基本技术运用和动作组合;第3阶段——第11~15周,掌握动作套路并加强与音乐配合,提高整体表现力。
“创”——创新培养。把第2学期按学时分成“3个创编赛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编成套动作的能力。赛前季——第1~4周,掌握动作创编原则,积累动作组合和音乐素材;赛中季——第5~10周,把单个动作组合连接起来创编成动作套路,同时音乐剪辑定型;赛后季——第11~15周,完善动作套路,强调与音乐配合,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整体表现能力。第16周,组织全体舞蹈健美课群学生进行学年教学大汇演。
“能”——2种能力培养。在对“基”和“创”培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2种能力的培养。第1种能力——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热身舞(操)创编与实践,要求学生均能在课堂的准备部分中带领全班学生进行热身舞(操)练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在课外指导社团训练的能力。第2种能力——把考核、创编展示、特长表演、教学汇演包装成竞赛活动,对学生进行竞赛的组织与裁判培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课外具有竞赛的组织能力与裁判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教学微信平台将微课贯穿始终,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不受空间、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这种在课内创建的“基、创、能”培养方式和实践方法,目前已成为大连理工大学体育课堂的一个培养模式。
3.2 在课外以“学训”协同为培养模式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有其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阶段的规律,每一阶段的的长短随着动作复杂程度而变化。因此,学生的课外练习对掌握运动技能尤为重要。但是由于个人的先天条件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各不同、课外缺乏指导,导致动作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运动技能的同学提供指导,课题组成员教师将课内培养的学生骨干输送到课外,去指导社团训练。同时对社团学生等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出适用于学生并具有针对性的健身APP,在体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健身和掌握科学训练方法,更重要的是及时为学校代表队输送人才(以2016年和2017年为例,分别获全国第6名和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解除了学校普通代表队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比赛的选材困扰。在课堂培养人才——通过社团指导人才——向学校代表队输送人才的过程已形成了一个培养链,现已从大连理工大学主校区推广至盘锦校区舞蹈健美课群教学与课外训练中。
3.3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题组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建立了多种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在“基础培养阶段”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学生互评:在“3个创编赛季”中,学生对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学生对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参与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2)评价方法多元化。过程评价: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评价;终结评价:针对硬性学习内容进行的评价;3)评价标准多元化。统一性标准:针对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均按教学大纲制定的评价标准执行;差异性标准:忽略学生原有的水平和能力,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强调通过学习之后对进步幅度大小进行评价。建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和课外运动的积极性。
3.4 创编出版与教学相配套的大纲与教材 基于舞蹈健美课群成员的教学实践积累,共同编写出版了与课群相配套的教材。在相继2次编写出版《健力美》教材之后,又遵照国家教育部及体育总局提出的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指导思想,以“学训”协同发展为目标,编写了1本适合于学校盘锦校区学生的《公共体育教学大纲》,目前正在使用中;同时出版了与舞蹈健美课群相配套的《体育舞蹈》教材,涵盖街舞、标准舞、拉丁舞、健美操、健美5个项目的《舞动健力美》教材,《瑜伽》教材,《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和即将出版的包括形体训练、把上和垫上练习、徒手舞蹈、绳、圈、球、棒、带内容的《艺术体操》教材,教材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讲求实效性。为学生在课内学习和课外训练提供了必要帮助。由于各高校之间的侧重点不同,其优势的运动项目也独具特色,所以高校课程改革要在本校原有的基础优势上,带动薄弱环节的发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写校本课程。建立校区运动文化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环节。
理论的建构需要实践的检验,“学训”协同模式下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与应用推广有待考量。而今,大连理工大学已经开始启用这一模式,且成果显著。但是由于样本量较少不具有代表性。从长远效果来看,需要在更多体育课群项目中推广以及通过更多的高校接受并运用这一模式,将理论带入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循环往复,通过不断的运用与调整,逐渐完善该模式,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