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经营战略环境问题研究

2018-11-25 21:45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三明365001
商业会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相关者信任利益

□(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建三明 365001)

一、引言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是指那些相互依存、互相制约、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组成的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综合系统,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现实各因素集合体。王方华(1997)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基本架构是由经营战略组织、经营战略环境、经营战略模式三者构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是企业谋求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是制定经营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优化企业经营战略环境是关系到企业能否长期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本研究试图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延伸到企业经营战略环境领域,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环境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辨析了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阐明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着力研究并提出了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五个维度的优化路径。本研究将对理论界和企业界深入开展企业经营战略环境问题研究,加快其理论体系的完善,推动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影响因素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优化经营战略环境活动中应正确认识其影响因素,并充分考量其影响方式及其重要程度。笔者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下列四项。

(一)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取向

关系取向是社会心理学者用来分析和界定一个正常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们以关系作为对己对人认识的依据,并依此进行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风格。本文中的关系取向主要是指各利益相关者对待经济关系的动机及其行为倾向性。经济关系取向可分为:合作取向、竞争取向、利己取向。所谓合作取向关系是指在利益相关者群体中,一方将另一方利益视为自己利益进行决策;所谓竞争取向关系是指在利益相关者群体中,一方不仅努力为自己谋利益,而且还设法去击败或损害另一方利益;所谓利己取向关系是指在利益相关者群体中,一方只考虑自己利益,而欠考虑其他方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利益诉求,并对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实施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企业管理者应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取向进行必要的评估和判断。经济关系取向评估应包括整个关系存续期,其评估内容包括利益各方彼此之间的影响方式及其重要程度。为了提高评估的客观性,科学地做法是将评估放入一个运营模型或战略模型中进行。模型评估应聚焦于经济关系的中长期机遇和风险。企业管理者应以关系取向评估结果为依据,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以实施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

(二)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彼此信任

关系信任是指利益相关者中一方愿意受到另一方行为的影响。信任不以自私为导向,而以双方共同利益为先导。Lewicki,Bunker(1995)把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信任分为:认同型信任和比较型信任。所谓认同型信任是指双方在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等方面有相互认同基础,双方均能理解对方的诉求,认同型信任可以导致最终的信任。所谓比较型信任是指以利益得失比较为基础,即双方比较被信任和不被信任的收益和成本,在权衡利益得失后做出信任行为选择。Sako(1992)把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信任分为:情感型信任、能力型信任和契约型信任。所谓情感型信任是指一方出于情感而对另一方产生信任。所谓能力型信任是指双方的一方具有某一行为能力而让另一方产生信任。所谓契约型信任是指双方依赖于契约签订而产生信任。笔者认为比较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能力型信任等可归为理性行为信任,即认知信任,而认同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等归为非理性行为信任,即情感信任。利益相关者的彼此信任,有利于实现彼此利益共享,减少彼此利益冲突,从而给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产生正面影响。

(三)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彼此权力

权力因素是指具有不同资源的各利益相关者用来影响其他方行为的工具。权力性影响力是强迫性影响力。Etzioni(1964)将权力的类型分成三类:强迫性权力、功利性权力、规范性权力。所谓强迫性权力是指建立在强制性和约束性等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权力;所谓功利性权力是指建立在物质或财务等各种资源基础上形成的权力;所谓规范性权力是建立与主体单位或个人沟通的基础上形成的权力。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看,由于他们所掌握或控制着各自不同的资源、地位、素质、参与程度、集中程度等而对企业形成不同的权力。其权力类型有:(1)对资源的控制程度。资源以稀缺为贵,资源的稀缺程度越高,控制者的影响力就越大,权力就会越大,而依赖这种资源的一方在讨价还价中的力量就显得比较弱。(2)在管理层次的地位悬殊。在企业中所处的层次越高,影响力就越大,这是一种法定的权力。(3)个人的素质高低。个人素质高低、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高低等,也会拥有不一定的影响力。(4)对企业战略决策与实施过程的参与程度。如果能进入企业的董事会或担任重要部门的负责人等,有机会参与战略决策与战略实施过程,则拥有更大的影响力。(5)利益相关者集中或联合的程度。不管是供应商、购买者还是企业雇员,联合程度和集中度越高,对企业的影响力越大。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因素及其类型,并发挥权力性影响力对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积极作用。

(四)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彼此沟通

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等信息在个人或群体之间进行传递或交换,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识、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沟通因素在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杰夫指出:沟通工作就是企业管理人员的最主要工作,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沟通活动。简而言之“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沟通可以增强企业各方力量的凝聚力,激励各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明确企业内外主体或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由此可见,沟通因素对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将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管理者应选择恰当和可行的信息传递方式,寻找理想和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并运用一定的媒介承载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以获取各利益相关者的理解或支持,从而推动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框架设计要求

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企业契约理论、企业新产权理论、企业伦理价值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框架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应充分考虑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若干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也应充分考虑上述若干理论对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设计的相关要求,合理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平衡和协调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实现嵌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

(一)将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雇佣劳动”的传统产权理论思想得到否定,“劳动雇佣资本”的新产权理论思想得到认同,肯定了专用性人力资本在企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显著作用,企业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本的特征愈发明显。人力资本已成为社会财富创造和积累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运营模式则从“对物质资本的依赖”逐步升级为“对人力资本的依靠”。因此,在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框架设计过程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依据新产权理论,将专用性人力资本划归为企业资本范畴,坚持人本管理的原则,重视专用性人力资本,发挥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效能,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二者置于 “同等重要”位置,从而满足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框架设计要求。

(二)将企业伦理价值观融入企业战略环境优化

企业伦理价值观认为,经济主体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要自觉遵循社会公认的伦理法则和道德规范,使其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和战略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符合伦理守则和道德义务,正确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企业必须依据伦理价值观理论,将企业伦理价值观融入企业战略环境优化之中,对利益相关者开展伦理管理和道德教育,重视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在调整企业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中的积极作用,并遵循“以德治企”“互利共赢”的企业理念和行为准则,适时调整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从而满足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框架设计要求。

(三)将利益平衡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

企业契约理论把企业性质定义为:企业是一系列经济契约的 “联结体”。延森和麦克林(1976)指出: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复杂的隐性契约和显性契约交织所构成的一种法律联结体。因此,企业应依据企业契约理论,将相关者利益平衡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之中,在“资本共生联盟”的基础上,产生“资本共生效能”,从而满足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框架设计要求。

(四)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统筹安排和调配资本、技术、管理、环境和信息等各生产要素,特别要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致力于追求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张燕(2001)指出公司经营者不仅是传统上对股东负有责任,同时对雇员、消费者和一般公众也都负有责任。因此,企业应依据社会责任理论,把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之中,将传统的“盈利至上目标”逐步升级为追求营利性与承担社会责任并重的新型 “二元并重目标”,从而满足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框架设计要求。

(五)将市场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

市场经济理论即资源配置论,它认为市场经济是在市场理念下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资源的一种自动机制或方式。市场理念也称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开展经营决策、市场管理、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必须明确经营原则和价值取向,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尊重“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规则,充分发挥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因此,企业应依据市场经济理论,将市场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之中,正确处理企业、供应商、顾客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关系,从而满足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框架设计要求。

四、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实践路径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地位确立、利益格局形成、制衡机制建立,是在一定的现实经营战略环境下,各利益相关者凭借自身的关系、信任、沟通、权力等实际状况,并经多次反复博弈所形成的阶段性结果。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策略,实质上可理解为企业管理者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路径,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充分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努力构建各利益相关者和谐共赢环境,从而实现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战略目标。

(一)企业治理主体与债权人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的优化路径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表明,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其财务战略就要进入资本运营阶段,适时运用市场规则,实施资本运作,实现资本增值。有效的资本运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其杠杆作用和倍增效应。由此可见,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的优化问题,事关企业财务运行安全和资本保值增值。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主要应采取“以限制控股股东和经营者合谋稀释或掠夺债权人权益为主”的利益调整措施。债权人为了防止控股股东和经营者选择高收益和高风险投资项目,也为了规避债权人债务求偿权稀释风险,债权人与企业双方在多次反复博弈过程中,除了寻求国家立法保护,如企业剩余财产由债权人优先分配,企业破产由债权人优先接管等之外,还可以实施如下限制措施:(1)信贷合同中加入若干限制性条款。(2)发现企业有剥夺债权人财产企图时,立即终止进一步合作。在现有法律框架和社会信用体系下,合同法和破产法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债权人利益,但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法律制度和实践操作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凭借这种法律形式来制衡企业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其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最理想、最有效的做法是推行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模式”。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在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形成的企业战略环境优化中,已成功实施了以立法形式确立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即主银行制度。在“主银行制度”下,主银行同时兼具股东和债权人的双重身份,主银行参与企业管理被认为是正当合法的,它可以形成债权人“相机治理”,即当企业经营状态良好,财务运行正常下,主银行通常不介入企业经营管理,不干预企业财务政策。当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和财务危机时,主银行便干预企业内部管理,并实施相应措施。

债务融资构成企业迅速扩张的重要推动因素。企业必须重视优化与债权人之间形成的企业战略环境,适时借助债务市场的推力,实施企业兼并、收购和重组等资本运营,快速完成产业链扩张,聚集社会优势资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企业经营主体与员工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的优化路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人力资本专用性特征致使企业知识性员工被一定程度上“锁定或固定”在特定职业岗位上,其原本具有较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被一定程度上“专门化”了;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专用性特征也致使企业岗位“员工替换成本”显著提高,企业对知识性员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因而,从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角度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知识性员工退出的威胁。由此可见,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的优化问题,事关企业稳定人才队伍,构建人才竞争优势。

企业高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主要应实施“以激励员工为主”的利益调整措施。随着“智力资源价值观”的确立,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企业价值增值中的巨大作用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员工已经从企业物质资本的雇佣者“蜕变升级”为企业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企业主和员工关系正在从主雇关系升格为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激励员工机制主要体现在员工有权参与公司治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了员工参与公司治理,与雇主分享经济权力。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员工对股东 “讨价还价”或“利益诉求”的地位和能力,匡正了原本关系过于悬殊的员工与股东两类不同利益主体的地位差异,极大优化了企业高层管理阶层与员工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

(三)企业经营主体与上下游企业主体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优化路径

企业与要素资源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主要应采取产业链中的“企业合作共赢为主”的利益调整措施。产业链是建立在波特价值链理论上的,是不同产业的企业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组织链,是相互独立的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链,是不同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链。为了实现经营能力互补、市场供求稳定、资源分配合理等理想目标,企业与要素资源供应商之间建立持久合作、互利共赢、相互独立的利益联盟,是“产业链”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坚持“共谋利益”和“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优化企业与要素资源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

企业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保持客户的忠诚度,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利益,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引导和培养健康的消费者意识,形成稳定的消费者系列。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的优化问题,事关企业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实现和终端市场的占有能力。

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的企业战略环境优化,主要应采取“以忠诚顾客为主”的利益调整措施。由于个体客户大多存在“搭便车”或“跟着走”的依赖性心理,因而,导致客户利益主体在进行利益诉求争取过程中显得较为被动。消费者群体从来没有在企业中形成固定性投资,客户对企业的利益诉求和风险防范大都集中在客户所购买的产品及其服务上,企业其他经营活动对客户影响甚小。通常情况下,通过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法等国家立法对消费者的倾向性保护,使得客户利益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与产品经营者相抗衡的平等地位,便可优化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

(四)企业治理主体与社区、政府之间形成的企业战略环境维度优化路径

企业与社区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优化,主要应采取“以和谐友好为主”的利益调整措施。企业应重视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努力规范自身的行为,妥善协调处理好与社区的社会关系。例如在董事会或监事会等内部机构中下设 “社区事务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处理企业与社区之间的相关事务;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公益项目建设和重大社区活动,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扶持社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发展,扶贫济困,关注弱势群体,为社区营造和谐环境等,从而优化企业与社区之间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

政府不能直接参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但政府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宏观博弈规则的制定者,并对各方博弈过程进行监督与约束。政府的任务是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正如诺斯(1995)指出:政府主导下的博弈规则的制订和实施,对利益各方博弈过程而言是外生的,属于第三方执行者,但它是实现博弈“三公”的关键。因此,企业与政府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优化问题,事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守法经营。

企业与政府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优化,主要应采取“以守法经营为主”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利益调整措施。企业通过诚信守法经营,保护生态环境,并努力感恩奉献社会和履行社会责任,自然会赢得政府和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优化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

(五)企业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优化路径

企业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维度优化,主要应采取“内外部控制相结合”的利益调整措施。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企业股东可以借助或发挥机构投资者和董事会的特殊作用,制衡或化解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1.借助或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对公司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进行调整。机构投资者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投资决策运作、信息搜集分析、上市公司动态跟踪、投资方式比较分析等都设置了专门研究管理机构,拥有精通投资的专业化团队,由专家型经理进行管理;机构投资者具有参与公司治理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制约经营者和维护股东权益。

2.发挥董事会在制衡或化解股东与经营者利益冲突中的作用。规范的公司董事会成员,多数由内部执行董事与外部独立非执行董事共同构成,并通过后者来制衡前者。由于独立非执行董事多数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成功人士,具有运用专业知识、法律知识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经验,他们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制衡或化解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六)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

为了约束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行为选择,减少舞弊和欺诈、建立安全的经营秩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遵照法律法规,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1)企业要准确定位经营战略目标,即在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2)企业要统筹构建内部管理五要素框架,即构建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管理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的五要素内部管理框架。(3)企业要树立“全员参与”理念,即由企业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等具体实施的、旨在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一种全员参与构建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理念。股东是优化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最主要推力。经营者是企业所有者的代理人,是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关键角色,员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通过投入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主要参与者,债权人是企业物质资本提供者之一,通过对股东和经营者的制衡来优化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其重点方向是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公允,政府通过对股东和经营者的制衡来优化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其重点方向是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五、结语

笔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延伸到企业经营战略环境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其主要影响和启示:(1)文章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延伸到企业经营战略环境领域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命题设想,是一个新视角和新思路。(2)通过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经营战略环境问题的理论探索与思考,明确指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含有丰富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思想,它无疑是我们研究当代企业经营战略环境问题的理论基础。(3)通过对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明确指出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者在经营战略环境优化活动中应正确认识其影响因素,并充分考量其影响方式及其重要程度。(4)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嵌入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的研究,明确提出企业管理者应从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五个维度来寻求实践路径,它是一项极富拓展性和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保持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将对理论界和企业界深入开展企业经营战略环境问题研究,加快其理论体系的完善,推动企业经营战略环境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相关者信任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I Love You, Dear China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商业模式设计:从共生体出发
信任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研究述评分类及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