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凯,何卫东,杨 明
广西田阳壮族舞狮技艺有“壮乡一技”之美称,田阳壮族舞狮汲取南狮、北狮技法,结合自身特点,创立出独特的技术风格,凸显鲜明的壮族特色,2007年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东盟国家与地区也很关注壮族舞狮的发展状况。本文拟从文化生态视野下进行探讨,旨在广西与东盟各国及地区的舞狮文化能进行更广泛的健康交流,促进本区域同根生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田阳壮族舞狮的起源体现在壮族神话中,相传在远古时期,人们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各种野兽经常出没,壮族先民及所种农作物经常遭到野兽的骚扰与破坏,人们为了驱赶野兽,确保人畜安全,保证粮食收成,想出以兽赶兽的办法,仿制兽中之王狮子,鸣锣擂鼓,舞动狮子,夜间还燃起火把,以驱赶群兽。因此壮族先民把狮子视为吉祥、吉利的信物。田阳县有“舞狮之乡”的美称,逢年过节、五谷丰登、盛大活动等都以舞狮作乐。
田阳壮族舞狮传承于1800年也就是清嘉靖五年的许东和,许东和传于其子许昌良,并一直以家族传承的传统方式,对田阳壮族舞狮进行传承。田阳壮族舞狮第八代传人李永茂老师与骆振友等4人于1980年3月正式创立了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田阳壮族舞狮技艺开始了对外传播。田阳县布洛陀文化重建的开始阶段,田阳壮族舞狮就作为祭祀的头阵而存在,并作为传统的民俗项目做了重要的民俗体育表演。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狮子的样貌、质地均有所不同,投射出当地民族的文化魅力。田阳县也是壮民的聚集地,田阳壮族舞狮是壮族人民通过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上田阳壮族舞狮也和很多民间艺术传承一样,开始以家族传承为主,主要以李、宋、黄、张为代表。田阳壮族舞狮逐渐由建国初期以拜年、庆典、助兴为主的地面舞狮发展到拥有“狮子上金山”、“狮子过天桥”、“刀尖狮技”、“高桩飞狮”、“金狮雄风”等一系列绝技的高空表演,誉满国内外。田阳壮族舞狮套路众多,节目丰富、技术精湛、文化底蕴深厚,融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
文化生态包括社会、地域、民俗、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地域其发展的形势也存在不同,壮族舞狮运动和文化生态也存在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文生态指的人类社会已经创造的历史的积淀、正在创造的现实的反映以及将要创造的未来的憧憬的全部。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演变的过程,更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从现今社会来看,田阳壮族舞狮运动正在逐渐淡化出现危机,年青人对于壮族舞狮文化知之甚少,田阳壮族舞狮融合武术在其中,所以要求习练者要具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的最求不断变化,习练者人数也逐渐减少,文化传承濒临断裂。一个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方面,所以田阳壮族舞狮的传承也要和这些因素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可以更好地营造出田阳壮族舞狮传承的生态系统。壮族舞狮运动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传承功能,从而提高自身的传承效应。
舞狮运动是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环境中形成的,它依附于一定的民族、群体或地域,凸显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历史记载,田阳县是壮民的聚集地,田阳壮族舞狮历史悠久,传承了1000多年,是壮族舞狮的代表。田阳壮族舞狮具有当地鲜明的地域特点。当地壮民利用自身优势吸收本土民俗文化,又融合多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壮族舞狮,从而使田阳壮族舞狮发扬光大。随着社会变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急需依附其它文化以求更好的生存发展,在于现代主流文化结合中,我们要注意田阳壮族舞狮地域特点,加强对其原生态的保护和研究。充分发挥传承人的核心力量,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传承保护田阳壮族舞狮的发展活力。
自然生态环境是文化生态学构成要素之一,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其孕育着不同的文化。民族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拥有自身的文化特征。田阳当地的自然生态决定了丰富多彩的壮族舞狮文化,发展至今具有鲜明独特的自然烙印。目前田阳壮族舞狮可分为地面舞狮和高空舞狮两类:地面舞狮属于文派舞狮,以活泼可爱的顽皮形象为主要特点。一般用于祭祀、节庆、拜年、婚庆等活动;高空舞狮属于武派舞狮,特点是把武术、杂技、舞蹈动作融于舞狮之中,以高台表演为主,展示“狮子上金山”、“狮子过天桥”等绝技。壮族舞狮运动见证了当地壮民文化发展的过程,运用到当地一系列生产生活当中,以此来祈求当地风调雨顺和身体安康。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媒体大众化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理环境的封闭机制,在相互交流中,把优秀的外来文化注入民族文化中,使其更能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处理好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现今尤为重要。
民俗民间体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孕育于各民族的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的当中。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论从产生、发展、演变,还是它的组织形式和方法,都有它自身存在的独特性。诸多特点中它的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独特性是民俗民间体育的最基本的几个方面。田阳壮族舞狮的兴起与发展都是体现当地社会民众的精神诉求。在很多文献资料中有记载舞狮的形成是人们的信仰和精神寄托所产生。信仰是一个民族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田阳壮族舞狮以前是被当地人特别敬仰的神明般的存在,以祈求健康平安。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域崇拜和信仰呈现多元化,信仰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人类精神现象,田阳壮族舞狮对于当地的习俗和传统来说,是较为单一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精神的追求也随之快速改变,信仰从而也随之经历漫长的变化过程。
田阳壮族舞狮的传承,历经千余年,通过一代代艰苦卓绝的努力,延续至今,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不容小觑,所以值得我们对其传承和发展进行进一步探究。究其原因:第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发生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颖的现代娱乐项目冲击着壮族舞狮运动。第二,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制约了壮族舞狮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传球化的发展下,农民体力劳动时间逐渐较少,闲暇时间充裕;信息的迅速传播,改变人们对于外界环境的向往。
田阳壮族舞狮的发展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后备力量较为薄弱,当务之急我们尽量改变这一格局:第一,与学校教育联合。田阳壮族舞狮在当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可以使其进入高校或者中小学体育课堂,加强对壮族舞狮进行传承教育,重新树立民众的认同感。师资可以采用传承人与学校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也加强教学科研的进一步探究。第二,与社会群体结合。建立属于自己的传承基地,用于展示和教学,与企业合作进行体验表演和观摩活动,利用商演吸纳更多社会力量。
在现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中,合理的利用网络媒体也是必要的。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络展示平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结合当地壮民风情,节日活动,大力宣传壮族舞狮运动。利用相关交流活动,组织展演壮族舞狮,提高它的知名度。
田阳壮族舞狮不仅是一种民族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它融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更具有观赏性和竞技性。田阳壮族舞狮要想破茧而出,吸取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弥补自身缺陷,做出多样化的技术动作,与时俱进。田阳壮族舞狮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加强壮族舞狮和武术、舞蹈的进一步融合研究,成立探究小组,再不失本身传统文化的情况下,探究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动作,与竞技条件相结合体现高、难、美、新的技术特征。
多渠道的结合可以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现今是旅游业较为盛行的时代,这也给田阳壮族舞狮提供了一些契机。壮族舞狮与旅游业相互结合,打造属于自己的纪念饰品,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商品的开发,促进两者更好地发展。竞技体育全球化的今天,田阳壮族舞狮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要跟随时代潮流,多参加国内外舞狮邀请赛,走出国门进行宣传,力争与国际体育接轨。舞狮运动现在随着我国体育文化的迅速发展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田阳壮族舞狮要想在其中占领一席之地,还要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并与国内外舞狮进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达到更适合当代发展一项民族体育活动。田阳壮族舞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没有止境,保护传统文化,展现魅力壮族舞狮。
现今田阳壮族舞狮随着社会变迁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窘境,以创新理念为引领,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应当拓展田阳壮族舞狮的发展渠道,多途径培养舞狮运动后备人才,加大宣传力度,将武术、舞蹈、杂技融于其中,丰富壮族舞狮的观赏性和竞技性,促进壮族舞狮与旅游业相互结合,积极与国际体育接轨,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并与国内外舞狮进行相互交流,借助一带一路的大好形势,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继续挖掘其文化内涵,凸显其自身价值,从而推动壮族舞狮的健康传承发展。
[1] 段全伟.舞狮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5-21.
[2] 秦炜棋,钟国友.论社会环境变迁对壮族舞狮发展的影响[J].百色学院学报,2011,24(6):105-107.
[3] 杨尚春.广西田阳舞狮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9,22(5):122-125.
[4] 王行.布洛陀文化视野下田阳壮族舞狮传承与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8-16.
[5] 刘长立.文化生态视野下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与发展[D].山东体育学院,2015:6-15.
[6] 张智,王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及反思:以广西壮狮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5,(3):69-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