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莞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林晓莉
会计档案资料,不仅仅是记载和体现经济业务的材料和凭据,而且还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关系到会计档案管理的实际质量和事业单位产业的发展。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极速发展,怎么样解决会计档案管理中发生的问题,并对会计档案管理体系进行详细的规划,成为各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没有重视。人们都对其工作需求缺乏了解,做事比较马虎,信心不足,忽略会计档案管理和会计工作之间的关联性,让他们分开来运转。如今,不少事业单位比较重视会计工作,但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弃之不顾,单位内部没有足够专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进行该管理工作。而事业单位中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在进入单位工作前,没有会计档案管理的相关经验,并没有参与对应的会计管理职业培训,不少的会计管理工作有其他“无关人员”来进行管理,其并无相匹配的工作管理知识,因此也无法做到更加科学地进行会计档案的规划管理。
(二)没有和会计管理相关的基本资料。不少事业单位会计部门都比较重视与会计工作相关的账本、财务报表和凭证等等,只着重对会计工作资料进行分划管理,从未对资料的收录、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这些都会导致资料的完整性缺失,也会导致一些重要资料丢失。
(三)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本身素养低下。部分事业部门的会计管理人员对此并未引起太高的重视,有部分人责任心低下,违反单位的规章管理,对单位的制度置之不顾,甚至有人公然触犯法律、为一己私利对单位上的财务管理进行修改和造假。并且还有一部分人胡乱挪用公款,造假发票,开设假的账户等等。以上的行为危害很大,可能会直接使得会计管理体系变的畸形,会计管理信息将变得无人可信,并且也会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整,这些行为对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很强的危害性。
(四)会计档案管制不严谨。为了使得单位工作更容易,需要设立会计档案管制机构,这同样也是国家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基本内容,但是在真实工作当中,这种会计档案管制制度并不严谨,有不少事业单位并不设立这个部门,而这个部门所负责的内容全都是由会计工作机构的人负责。
(一)必须改变人们对档案管理的观念,让他们加以重视,完善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并统一到单位上下。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所说的,事业单位部门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务必严格看管单位的会计信息,这些资料在保存完好防止外泄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到方便查阅。由此可见法律法规要事业单位务必完善会计档案的管理体制。机构负责人需要意识到不按照法律法规管理档案的严重性,通过法律约束深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使得机构负责人能够积极地去完善会计档案管理体制。
(二)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学。使得这些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得到提升,同时还需要对他们其他方面的素质做一些要求,例如品德素养,专业素养等等。会计管理部门的人是担任会计档案管理任务的第一人,务必提升会计管理的效率。部门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直接决定档案管理质量的好坏。众机构需要落实部门会计管理人员的教学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品德素养,不但要提升管理档案的人员的教学,而且需要提升会计管理人员的后期教学,如果会计管理人员可以团聚一心,有规划地学习,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有着极高的责任心,那样就可以处理好会计管理工作中产生的一些难题,还可以极大地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增加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很好地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三)对会计管理体制进行完整性补充。当会计管理工作正式进入人们生活当中时,会计管理工作就会更加完整和规范,同时,将各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任务明确,划定其所对应的工作要求,完善会计财务档案管理体系,并用法律加以约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
(四)要及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更换。查阅档案时,总是发生因为计算机系统与资料的版本不匹配,导致资料打不开甚至造成资料丢失的情况。想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经常对计算机的系统进行更新,但是会影响工作的进度和效率,所以要把资料信息版本和系统同时升级,同时还要做好资料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资料由于其他原因消失或者被一些不法分子获取。
由上所述可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交流变得既迅速又频繁。在这种社会条件之下,就需要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够对档案管理采用更有效果的管理办法,创造新形势下的会计档案管理方式,使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