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改革助全国人大“读账本”

2018-11-25 05:53
商业会计 2018年4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口径国有资产

最近,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国务院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实际上,近年来的各项政府会计改革,已经为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的“家底”,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打下良好基础。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建立,也将对政府会计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规范会计处理是关键

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前提,是全国各部门各单位对会计核算和资产计量统一方法、统一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编制与企业财务报告统一核算规则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同时要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部门单位互联互通,全面完整反映各类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效益等基本情况。

从报告涵盖的内容来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内容包括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等4类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前两者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纳入政府会计核算体系,而国有自然资源主要采用统计方法,而非会计方法。

政府会计改革夯实“地基”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的政府会计改革,与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可以说,政府会计改革每年都有“大动作”——2014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正式拉开大幕。随后,2015年以来,财政部按照《改革方案》要求,相继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等6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以及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2017年,财政部又发布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实现了政府会计领域施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为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应成立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

为尽快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应从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入手,着力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底数不够清楚、管理不够公开透明等突出问题。建议:

一是配合政府会计改革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实施,在2018年对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国有资产清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统一方法、统一要求,对原来收付实现制下资产核算不实和未全额计提折旧的资产进行清查核实和评估确认,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

二是自2019年起,按照国家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会计处理,加快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定完善相关统计制度,确保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国有资产报告结果完整、真实、可靠、可核查。

三是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部门单位互联互通,全面完整反映各类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效益等基本情况。同时,要与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紧密衔接,特别是要与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部门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相结合,在条件具备时与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监督工作相结合,建立起多层次多角度、既相互分工又有机衔接的人大国有资产报告和监督机制。(据《中国会计报》)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口径国有资产
步枪口径之争(下)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步枪口径之争(上)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途径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