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虎
摘要:本文主要以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创建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明确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主体、创建会计内审与外审结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会计内控执行工作人员的培训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企业 会计 内控制度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良好长效的运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计部门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生产。因此,企业想要在经济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对加强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但是,目前.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本文针对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企业会计内控利度的重要性
(一)保护企业自身权益
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可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只更新和发展内部硬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还需要加强对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通过建设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并且.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可以使会计信息数据更加真实和可靠,通过加强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可以为企业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使会计信息数据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实效性。
(二)可以积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在新时代背景下,全球化发展逐渐深化,我国部分企业也在逐渐对外开放,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会计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形成合理有效的内控制度。通过合理有效的内控制度,把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和经济情况反应出来,从而使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积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二、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于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约束性较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给予会计内控制度足够的重视,片面的认为会计内控制度就是控制成本与费用.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贯彻执行会计内控制度。部分企业具有细致的内控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操作性较差.以至于会计内控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并且会计内控制度的约束性较差,在大部分经济活动中,因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没有根据会计内控制度进行,从而严重影响了会计内控制度的约束性和严肃性。甚至在部分企业中,会计内控制度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二)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制定不够完善
部分企业在进行会计内控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会计内控制度的时效性。如果企業的具体业务和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改变,那么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企业管理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在制定会计内控制度时没有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进行制定,从而使控制管理出现空档,从而导致企业在管理和经营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三)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主体不够明确
大部分企业对于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主体上都存在误区,片面的认为企业的领导和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主体。然而,会计内控制度的涉及面较广,其中包括投资决策、采购、销售、收款等环节,其属于一个复杂而全面的工程,会计内控制度需要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参与。企业领导虽然负责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但是其主要是进行决策和进行经营管理的。并且企业领导因为平时工作繁忙.不能深入了解和掌握会计内控制度的每个环节.并且企业领导在对会计内控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不仅需要保证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经济效益,还需要对会计内控制度进行严格执行。会计部分工作人员可以记录企业经营活动,但是不能作为内控制度的主体,会计部门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接触企业的现金与银行存款,如果没有具有约束性的制度,会出现舞弊的行为。并且会计部门工作人员没有处置权,其都是严格根据相关规定,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如果会计部门工作人员作为执行主体,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无法确保独立性。
(四)会计岗位职责划分不够明确
我国大多数企业因为经营规模较小,工作人员较少,一些会计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不相容的岗位也会由一人负责,致使出现了会计岗位职责划分不够明确的情况翻。并且.因为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在进行工作交接时,经常会存在遗留的问题,而新会计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熟悉程度较低,并且在工作时谨慎性较低。如果企业中会计岗位长时间不进行更换,会出现舞弊不容易被发现的情况.特别是会计部门中出纳的岗位。而且企业预算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对总预算与分解预算进行落实,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责任心不够。此外,部分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没有单独的内审机构,针对审计与监督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从而影响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效果。
三、加强企业会计内控利度建设的策略
(一)创建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
企业想要加强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首先需要创建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首先,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加强控制会计的责权.根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需求,把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并且授权批准控制。企业在建设企业会计内控制度时,需要了解哪些岗位之间互不相容,把这些岗位进行分离。否则容易出现舞弊的情况。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核心是通过内部牵制。然后需要对各个岗位和部分的责任和权限进行明确,使不相容岗位之间可以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越权的情况,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舞弊的情况出现。从企业内部的设置上来讲,需要体现出相互控制的需求,企业部门之间和上级与下级之间要做到相互监督和相互牵制。
企业需要创建各个工作的目标和程序以及方法,创建明确的会计内控制度,并进行定期考核,从而使企业员工在处理业务时更加方便,可以严格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工作,从而完成预定的目标。并且,企业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和宣传。使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自觉遵守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落实到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针对违反会计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此外,企业需要创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定进行明确规定,对账务处理的权限进行明确。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电算化进行财会管理,因此需要对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把每个功能的工作布置给不同部门的员工来进行。从而有效避免出现一个部门或员工对整个账务进行处理的情况。并且,需要加强保护相关数据文件,从而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和债权债务情况。
(二)明確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主体
对于企业来讲,企业的董事会具有会计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的责任,需要使会计内控制度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企业中经理层级和其所属部门可以在董事会赋予的权限之内,对会计内控制度进行执行,通过对会计内控制度执行主体进行明确,可以避免出现推诿的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企业中各个部门与岗位的责任得到落实。
(三)创建会计内审与外审结合的监督机制
企业需要创建会计内部审计部门,其主要负责监督与检查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并且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直接由企业董事会进行管理,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在会计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对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纠正。此外,企业还需要聘请社会中的会计事务所,测试会计内控制度的有效性,通过外审,确保会计内控制度的质量。
(四)加强对会计内控执行工作人员的培训
因为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也需要随之完善和更新。这就需要加强对会计内控执行工作人员的培训。企业可以定期对会计内控执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素养,使其可以积极主动的执行内控制度。使其对内控的含义有一个深入了解,并且可以熟练的运用内控的方法,使内控执行工作人员可以快速的适应经营环境的改变。
结束语:总而言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情况。并且也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企业需要创建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明确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主体,创建会计内审与外审结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会计内控执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的质量,从而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