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华
【关键词】 民间文艺学家;刘锡诚;学术研究;阶段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 G1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2—0094—01
刘锡诚(1935-,)男,山东昌乐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间文艺家、文学评论家,在著名未名社成员、北京大学曹靖华先生的引导下,刘锡诚选择了民间文学研究之路,先后出版了《中国原始艺术》《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等20多部专著,发表了《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1949~1966》等1000多篇论文。陈辽先生曾评论刘锡诚的学术活动为“三十五年四转身”,其实说明刘锡诚的学术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鲜明的阶段。
一、刘锡诚的文学评论时期(1977年-1983年)
此时刘锡诚先后在中国文联的《人民文学》和《文艺报》的编辑部工作,这也是刘锡诚在中国文坛声名鹊起的时期。陈辽描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家评论家,很少有人不知道刘锡诚其人其文的。”刘锡诚将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比作雄鹰的两只强健的翅膀,对于文学事业来说,批评和创作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他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述得精辟恰当,体现了他较高的文学评论水平。这一时期他的文学评论多收集在《小说创作漫评》《小说与现实》《河边文坛》《在文坛边缘上》《文坛旧事》等专辑中,刘锡诚的文学批评经历为后来从事民间文艺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持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时期(1983年-1990年)
根据周扬的提名,1983年秋,刘锡诚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任常务书记,主持该会工作。这一时期刘锡诚虽是民间文艺界的领导,但他始终走在民间文艺研究实践的第一线,专注于民间文艺理论发展的思考。他开始思考全面总结“五四”以来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史发展的成绩,全面反思和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他还倡导对西方民间文艺学的種种流派思想及其影响进行评估,提倡组织对外国民间文学理论进行翻译、出版和评价。他说:“民间文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许多地区和民族中间存在着类同现象,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才能得出近乎正确的结论,这需要我们打开眼界。”刘锡诚主张开展全国性民间学的搜集整理工作,他主持编纂了《中国歌谣集》《中国谚语集》《中国民间故事集》等中国民间文学的“三套集成”,被称为“世纪经典”和“文化长城”,被学术界当成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建设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潜心著述,民间文艺学研究成果丰硕时期(1990年-2006年)
这一时期西方人文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逐渐在国内大量传播,刘锡诚做到了适时兼收并蓄,不断开拓民间文艺学研究的新境界,这一时期是刘锡诚民间文艺学研究成果的丰硕期,先后出版了《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学术史》《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原始艺术》等一批具有开创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著作。他开始思考和梳理我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历史,首先是分阶段总结研究,发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间文学运动》《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1949~1966》等论文,为后来系统总结20世纪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历史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节点就是《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出版,刘锡诚填补了我国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一个空白,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四、 思考“非遗时代”民间文艺学的使命(2006年至今)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的接受、传播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民间文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已是耄耋之年的刘锡诚也及时关注研究了这一时代的新事物。他首先辨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在我国的接受,指出了我国在开展非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做好非物质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理论支撑和建设性建议,为我国更好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作出了贡献。刘锡诚认为,“应该把更多的力量转移到面向全球化影响下的这个新时代的民间文学上,亦即面对、记录、研究、阐释当下社会中老百姓中流传的民间文学的活态样相,亦即探求和阐释民间文学的新样相所展现出来的、或隐藏在背后的与民间文学的发展演变相关的社会的、文化的、审美的因素或动因”。
纵观刘锡诚各个阶段的学术活动,我们发现刘锡诚的研究视野开阔,以时间维度为主,这也为他开展20世纪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写作奠定了基础。万建中评论刘锡诚的学术历程时说:“刘锡诚的学术道路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民间文艺学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刘先生学术演进的动向,我们可以大致梳理整个中国当代民间文艺学的动态和走向。”今天,刘锡诚虽然已经是83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了,却依然奇迹般地奋斗在民间文艺学研究的前线上,作为民间文学学科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和引路人,激励和鼓舞着后学人奋发图强。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