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红
摘要:《荒原》是现代诗歌的一座里程碑。T.S.艾略特宣称现代诗人应将智慧和感性调和起来,从不同的意识中创造出新的整体来。那个瞎眼的预言家,长着皱巴巴乳房的老头泰瑞西斯便在诗中起这种作用,他将过去与现在、男性与女性融为一体,将神话和现实联系起来。艾略特借助这一神话人物为《荒原》的创作提供一个更高视点,从时空之外来观察这个光怪陆离的现代世界。本文从神话、哲学、反讽视角来分析泰瑞西斯在《荒原》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泰瑞西斯在诗中所起的作用,反映了艾略特的最基本哲学思想,解决共相和殊相的和谐统一,寻求权威的恢复和秩序的重建,为人类寻求一个美好的世界和未来。
关键词:T.S.艾略特;《荒原》;泰瑞西斯
阅读《荒原》犹如在阅读二十世纪早期的世界图景。T.S.艾略特充分利用神话、人类学、天主教和东方宗教中的人物和意象来反映现代世界的危机和冲突,揭示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空虛和失败。T.S.艾略特选择帖瑞西斯(Tiresias)来表达他的世界观和现代人的尴尬之境。帖瑞西斯来自于神话故事。T.S.艾略特在《荒原》的注解中写道“帖瑞西斯所见到的,实在就是这首诗的本体”。帖瑞西斯冷眼旁观了诗中所有的人物,诗人建议读者应该从诗内和诗外两个角度来看待这些人物。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人物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可是站在帖瑞西斯的角度,所有的人物都融为了一体。诗人想利用帖瑞西斯站在时空之外来观察和反映这光怪陆离的现代世界,帖瑞西斯就是全诗的制高点,作者通过他来描述诗中所有人物。在《荒原》中,反讽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世界观,诗人进行了哲学和诗学的探索,去探寻殊象与共象的统一,探索着有意义的存在和完整的人格,寻求着对那个充满着问题的社会的最佳解决方法,期待着神灵降临,权威的恢复和秩序的重建。
一、从神话学和哲学视角来解读帖瑞西斯在《荒原》中的作用
诗人利用神话传说作为现实生活的关照,在《荒原》里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曲折隐晦的隐喻,隐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生活的的枯竭。利用神话建立人类不分时空的宇宙意识,随意地对现代荒原上的人物和场景做各种比较和对照。关于植物的生长和四季变化的远古神话和魏士登女士关于这些神话与基督教中亚瑟王传奇的关系的研究成果,把古代宗教有关崇拜、繁殖的礼仪同基督教中强调复活的观念串联起来,从诗里可以看到与繁殖紧密相连的性与宗教的联系。诗人一方面强调由于缺乏信念,思想贫乏,致使现代社会成了一片荒漠;另一方面着重说明复苏与精神复苏的可能性。缺乏意义的生犹如死,而有意义的牺牲行动是生的前奏。
《荒原》描绘了人类和大自然不生育和荒凉的景象。失败的两性关系通过各种场景得到体现:花园里对话的夫妻,宫殿里的妇人,对弈的中年夫妻,丽儿与和她对话的朋友,打字员与小职员,伦敦酒吧里的三位饶舌的妇人—所有这些都是全诗的基调。其次,这一主题被一种常见而又反复出现的场景加以强调。《死者葬仪》中“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这堆乱石块”、“一堆破碎的偶像”;《雷霆的话》中“死了的山满口都是龋齿吐不出一口水”……无论全诗的结构是有序还是无序,这些与主题相关的元素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在引征方面,作者尤其用到了神话手法。诗中的注释直接让读者读到《金枝》和圣杯传奇。诗人通过引用神话传奇和传说故事,给全诗奠定了一种神秘的基调,他将已知的神话和宗教故事并置于现代生活中,并无处不在。
帖瑞西斯与西比尔既没有死也不会死,但可以预知未来。这种不死是一种不断重复的自然状态,是生与死的复合体,是一种现实生活和神话的复合体。比如我们从渔王的视角来看全诗,就得从两种时间维度来观察。这种看待时间的方式就被称作神话意识,也就是布拉德雷所称的相关意识。
在《荒原》中,神话意识就是超验与相关意识的平衡。在引用帖瑞西斯与西比尔时,T.S.艾略特就是在尝试向读者提供一种将不同的世界并置的写作手法,向读者提供一种身在其中而又超越其外的更高的视角来看待当世。
总而言之,可以清楚地看到《荒原》显示的哲学观:最基本的是“单一性”与“多样性”的并置。全诗的总体结构和细节可见这种原型困境。通过帖瑞西斯的叙述功能达到聚焦:他在文学传统中的神话历史给全诗带来的不是一个独立的旁观者而是具体的主观的历史。这背后是T.S.艾略特的观点:人性和神性的不可分离、理智和情感的一体化、主客观之间的一致性。如果说帖瑞西斯是凝聚经验与情感的代名词,那么《荒原》重新有效地定义了他,承认语言的表达过程。如果说帖瑞西斯是所有人物和两性性别的记忆,那么他清晰地代表了一种人类原型,去寻找一个名,一种主客体之间的语言。因此这首诗是对自己历史的注释,是对现实的各领域的观点。
二、从反讽视角来解读帖瑞西斯在《荒原》各章节中的作用
《荒原》结构是一种对照,是关于生与死、理想与现实、生育与不能生育、爱与欲等一系列反讽的戏剧场景。全诗433行,分为五部分,是一种环形结构而非线型结构。每一章节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照因果的逻辑顺序展开。通过不同身份与性别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历程和体验来呈现这片土地的病态。
第一章《死者葬仪》通过帖瑞西斯反映生与死的主题:现代荒原的居民丧失了善与恶的辨别力,过着不能生育、无意义的生活,西比尔对死的渴望代表了他们的心声。T.S.艾略特通过引征波德莱尔和但丁的诗句,描述了现代荒原的那些行尸走肉,埋葬死者就是埋葬记忆,让人回忆起埃及的仪式:古老的生育之神和耶稣的死而复生。可是在《荒原》中,埋葬死者就像无生长和无结果的过程。
第二章《对弈》具体描述了这无结果的场景,将富丽的宫廷场景与酒吧里低俗的场景进行了对比。在现代荒原里,爱情被欲望替代。所以,奥菲利亚的引用是重要的。酒吧里饶舌的妇女间的对话反映了当代人精神的空虚。
第三章《火诫》引征了东方古老的佛教。通过火的燃烧来处理那些欲望、仇恨和其他负面的情绪。这一章将现代社会的粗俗浅薄与过去的简单和美进行了对照,往昔富有意义的仪式如今变得空虚而又肮脏。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通过被淹死的具体意象和场景,完成了第一章的讲述。让人会想起被淹死的神和生育之神的死而复生。
第五章《雷霆的话》来自于一个印度神话。通过雷来表达神的记忆。通过寻找圣杯、耶稣的死而复生和雷的话给了人们救赎和希望。
《对弈》讲述的是无爱的性,甚至是婚内的两性关系。有仪式的婚姻,不忠实于爱的性关系就是失败。这一章核心的象征是堕胎,进一步体现了无结果和无生育。最后一行荒唐地回响着一首民谣,莎士比亚的奥菲利亚和《水里的死亡》宣布对那些因荒淫而死亡的人的诅咒。而奥菲利亚是被出卖的无声的象征,她象征了帖瑞西斯的伤以及丽儿的死。
《火诫》讲的是无爱的性关系,尤指婚外性关系。人们想从无聊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得到的娱乐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性的渠道。此时的帖瑞西斯所见到的小职员与一个疲惫的女打字员的性爱场面,概括地代表了本诗的淫乱的场面。无爱的交欢暗指生殖膜拜而交合的反面——卖淫,它不是生命力的象征。在这一章里帖瑞西斯意识到那无止尽的邪恶的重复以及他自己的痛苦和羞耻。《火诫》是全诗的转折点,T.S.艾略特甚至引用了圣奥古斯丁和佛陀。他想要一种身心交融的爱,但他满是失望。
《水里的死亡》用腓尼基人弗莱巴斯书写了探求者在花园里的失败经历的墓志铭。《荒原》里真爱的失败,标志着淫乱的开始。腓尼基人弗莱巴斯如同花园里的探求者一样最后都变成了地下埋葬的尸体。他的双眼如同帖瑞西斯一样没有变成珍珠。如果它暗示超越了《荒原》的死与生的循环的肉体之死,当然是指毫无希望的不朽;或者标志着从生命之轮逃脱却堕落到地狱受尽肉体的折磨。
《雷霆的话》写探求者在花园里受伤,在欲海里被诱惑,在荒漠里变虚弱,此时此刻他才知救赎的重要性。无欲望、无意志、无渴求就不会痛苦。在《火诫》里他还没有接受苦行主义的救赎,但这里他开始求助于宗教达到内心的平衡。当耶稣出现在两门徒前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的出现。帖瑞西斯因为他的眼瞎也没认识到生源于死。他在花园的死和海里的死暗喻了耶稣为众人而被绞死,但他的死与舍己为人无关。帖瑞西斯是受伤的神,他只能通过那还没有被发现的救赎者治愈。正如那些门徒他们相信“他过去是活的现在却死了”,对他们自己而言是这样,但对基督来说不是如此。
全诗的结尾再次聚焦在帖瑞西斯身上。他的记忆将他过去所受的欲望折磨戏剧化了,总结了他在四月不能参与生命的复活。通过他在荒原的探求,诗人实现了自己的宗教和精神上的探寻和皈依。如果说不是为社会至少是为自己进行了有意义的追寻和探求,所以是终极意义上的胜利。
三、结论
《荒原》中引证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运用大量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比如现代派绘画、立体主义的视角以及音乐手法,使之成为现代主义诗歌的一座里程碑。通过大量的典故、引语、仿讽,它既与传统相联系,又与传统分道扬镳。它十分具有戏剧性,由以各不相同的场景构成,却又包含在一个整套构思广阔的诗体之中。零碎的片断构成《荒原》一诗的基本要素,这种断裂的创作手法是一种建立聯系的方式,它将过去与现在,将神话和宗教的感受与世俗世界,将艺术史与它当前的使命连接在一起。以传统的结构来看,《荒原》的确缺乏开头、发展和结尾,无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无特定的诗中人,连诗人也认为它无结构可言,充其量不过是一种非常松散的结构,而且他曾为此写信给庞德,对诗中无过渡性联系的片段并置表示担忧,并不顾庞德的反对而在诗后附上注释,以帮助读者对《荒原》的理解。T.S.艾略特还善于在诗里创造戏剧性场面和使用戏剧性语言。许多现代派的声音集中体现在诗中,显示T.S.艾略特已经纯熟地掌握了几种不同的笔调。这些不同的声音加起来是作者的成就,也是现代派的美学成就之一。总的来讲,他的诗作展现了辽阔的历史感和磅礴浩荡的艺术气势。诗人的贡献在于抓住了时代精神,使“荒原”成了资本主义文明堕落和一代人精神空虚的代名词,因而想借助帖瑞西斯从宗教里寻找出路,寻求着对那个充满着问题的社会的最佳解决方法,期待着神灵降临,权威的恢复和秩序的重建。作者用《荒原》这首诗做了现代诗歌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对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做了深刻的观察和思索,为人类寻求一个美好的未来和有意义的存在。他用艺术手法将宗教、哲学、神学、和诗学交织在这433行文字中,启发读者思考有意义的未来,思考重建一个美好有序的世界,在当下依然有其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Asher,Kenneth.T.S.Eliot and Ide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B.C.Southam.A Students Guide to The selected Poems of T.S.Eliot[Z].Fifth Edition,1990.
[3]Clitts Notes on T.S.Eliots Major Poems&Plays;[C].Lincoln,Nebraska,1965.
[4]Helen Gardner.The Art of T.S.Eliot[M].London,1975.
[5]Jain,Manju.T.S.Eliot and American Philosophy[M].the Harvard Years,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6]M.A.R.Habib.The Early T.S.Eliot and Western Philosoph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7]Martin Scofield.T.S.Eliot the Poems[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8]Moody,David.Tracing T.S.Eliots Spiri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9]Nancy K.Gish.The Waste Land A Poem of Memory and Desire[M].Boston,1988
[10]Selected Essays by T.S.Eliot[M].London,Faber and Faber Limited.
[11]Smidt Kristian.Poetry and Belief in the Work of T.S.Eliot[C].Fifth Edition,1990.
[12]Surette,Leon.The Birth of Modernism:Ezra Pound,T.S.Eliot,W.B.Yeats and the Occult Montreal[M].McGill-Queent University Press,1993.
[13]T.S.Eliot,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the Philosophy of F.H.Bradley[M].New York:Farrar,Straus,1964.
[14]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Z].Vol.2,Revised,1968.
[15]William Skatt.The Philosophy of T.S.Eliot Philadephia[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6.
[16]Paul Murray.T.S.Eliot and Mysticism[M].The Macmillan Pressed Ltd,1991.
[17]陳嘉.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M].The Commercial Press,北京,1988.
[18]何江胜.试论T.S.艾略特的神话原型[J].外国文学研究,1990,2.71-77.
[19]赵萝蕤,张子清等译.T.S.艾略特诗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