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稿 / 向二勇
【编者按】
当今社会是个多元的社会,一方面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共享的社会,如:共享单车、晒微博、微信发朋友圈等;另一方面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保持自我、保护个人隐私也是需要人们思考的问题。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有多元的价值,多元的选择。共享时代已经来临,但有些东西又似乎不能共享或无须共享。这一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我们如何面对共享时代?需要什么形式的共享?如何共享?共享时代又如何保持个体的独立?如何保护个人隐私?这的确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深思!
(肖 尧)
时代
小世界
@江苏省盱眙中学高三(9)班 范亚茹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在遗嘱中交代亲人,将屋里的箱子烧掉,亲人打开箱子发现其中的诗稿,不忍将其烧毁而尽数出版。
今天,我们在庆幸自己能够读到这一千多首诗时,难免会心生疑惑:这么好的诗,为何狄金森不愿将其留在世间与人共享?是她太自私了吗?仔细阅读狄金森的诗歌之后,读者会发现这些诗皆是狄金森灵魂的写照,是用最纯粹的心写就的。对狄金森而言,诗是自己感情忠实的载体,写诗仅仅是她对自己的剖析与更深入的了解。缘于此,诗便成了自己隐私的一部分,它不需要共享,不需要供世人阅读与评论。
实实在在的物品可以与他人分享,人类最浅薄的情绪如表面的悲喜等也容易与别人分享,但灵魂深处的那一份别有洞天,便不便分享了。大多数时候,人们沉浸于自我中,若妄图分享给别人,往往会发现难以用贴切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对方也难以体会到自己的心绪,这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佛家有个偈子,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不是佛陀吝啬,而是这份心思本就无须共享,它的产生只能靠造化而强求不得。佛陀对道的理解难以言说,这份心绪若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便会变得粗俗无味,不能尽得其妙。
当今时代,媒体的多样化给人们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动态分享到朋友圈,如今天吃了什么美食于是自己很高兴,下楼时跌了一跤求安慰之类,大多是人们最浅层的情绪。而当他们有很强烈的情绪想要表达时,却发现语言太过苍白。抽象的感情真的难以用语言准确而细腻地描述出来,而且你会发现,自己的情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被别人深刻体会的。
既然如此,与其浪费精力在共享自己的感情上,不妨多腾出些时间给自己,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情感,由此更好地处理它们。
情到深处,一切语言退场,你无须共享,只要在内心的小世界中独自品尝就好。?
态度
不揭春闱,半阖窗扉
@江苏省盱眙中学高三(26)班 彭 玥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诚哉,郑愁予的《错误》是对共享时代最好的诠释——有私人空间,不一味共享。尽管这并不是诗人创作诗作的本义,但对于处在共享时代的我们。
时至今日,共享大潮已成定局。“共享”,仿佛坐在过廊里,不远不近。于是,我们都慌了。雀跃、紧张、无措与未知,暴露着我们的一切。共享单车,早已将礼仪之邦的文化素质探了个底。随后的网络平台直播者为搏出位,花样百出,丑态尽显,真可谓群魔乱舞!通过共享的平台,一切都暴露在了屏幕上。但是,这样真的好吗?共享的本义真的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共享是一间资源尤为丰富的图书馆,我们要利用它、管理它、享受它,真正让它便捷我们的生活。因此它需要一个秩序。而秩序从何而来?在我看来,首先要有个人空间的保留,因为有些东西是无须共享的。有所保留,才能实现更好的共享。
熊培云曾言:“在公域,我们因相互妥协而保全社会;在私域,我们因互不干涉而保留自己。”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能全然一窝蜂式地共享,找出应该需要自己保留的部分,不干扰他人,也不使他人干扰你。这就类乎住宅一般,亲兄弟、亲宗族也是需要分室而居的,更何况陌生人呢?网络平台,这是对自己生活近乎透明的曝光,对他人生活近乎发指的窥探,导致人们生活切面不断重叠交错,产生各式各样的矛盾争端,许多恶风陋习也伺机风行,而这些本都是可以通过保留着私域,保留着属于自己的一方空间而避免的。
佛道言:“人生来就有天香。”但香以臭衬托,人有天香也必有一陋处。过密的交往,有时会沾染不必要的浊。更何况“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自古美人朦胧、神秘往往更衬出她绝世的音容神韵,这是对自己空间的处置。而对于别人的私密,我们还是应像郑愁予《错误》中的结句,“我达达的马蹄是个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只做他人生活的一个过客,他们的斑斓与荒芜都只适合远远观望,不窥探,不深入,就这样守望一个真正的共享。
思考
最后一公里
@江苏省盱眙中学高三(8)班 高舒蕾
一辆自行车,“嘀嗒”一声,骑上则走,在此之前也许它曾经历过上千个临时主人的青睐。当共享单车公司以“最后一公里”为口号宣传共享的便捷时,人们放弃了许多独自步行的机会。不知我们可曾想过,这“最后一公里”,虽然将我们的生活便捷化,但是否也让我们遗失了行走或散步的美好呢?是否会造成一些随意乱停乱放的无序呢?
在共享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跃进这张“大网”中,成为这张网里的一个节点。新闻轶事,名人隐私,亲友生活,无须登门拜访,人们在家中可观一切,每天如此。对信息的共享,确实提升了人们对消息的获取传播速度,打开微信或是任何一个社交客户端,就像是按下了一个开启社交活动的按钮,彼此的日常生活,会源源不断地向我们涌来。可我们似乎更多的是在右下角点一个赞,而常常,是在与自己无直接关联的人、事下方随意地发表自我的见解。
明星八卦的共享,朋友圈、微博的泛滥,究竟是人们生活幸福指数提高、闲适时间增多的体现,还是共享的不加节制所引发的恶趣味?这十分值得我们深思。譬如对隐私的泄露,为何对自我空间保护的声音愈发稀少,而急于成为是非评判者的人们与日俱增?没错,公共资源的共享使我们欣喜地感到,我们离“共产”“公开”“共有”越来越近。可当人们缺乏必要的共享者素质,“最后一公里”的尺度被消除时,共享之下坦露的是个人与社会空间的错乱无序。当人们侧重于“享”进而一味追求物质享乐与娱乐消遣时,共享精神与准则就会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大多数人也会沦为看客,或者成为一些事件的推波助澜者,从而使得一些不好的事情发酵,产生不良的影响。
当然,“共享”理念并没有错,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关键在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以及怎样的方式对待它。总之,共享也须有度,也需要约束与界限。
适时地不求共享,会使我们回到自我归属的那个精神角落。观山川河海,赏日月星辰,自我的独处使生活更具实在意义的美感。当我们共享别人的生活琐事与生活图景时,目光所视总是在别处,可生活本身应回到自我的完善与提高中去啊,这是对自我的尊重,也是在共享狂欢之下一丝理性的清凉。当我们向大众展现那些不经自我沉淀锤炼的体验时,随之而来的大多是浅薄的认识,肤浅的表达,渐渐地也会使我们对美的感受也粗糙随意了。保持“最后一公里”的孤独,无论是在激流中还是沙漠中,我们都是一只浮木或自得其乐的托柏森。
人生天地间,我们需要共享,也需要适时的“独享”,这样方得人生之美好与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