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探索

2018-11-24 21:03:55黎明职业大学财务处福建泉州362000
商业会计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内审效益审计工作

□(黎明职业大学财务处 福建泉州362000)

一、前言

近年来,围绕着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和优质校建设目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越来越高,办学质量越来越好,制度建设也越来越规范化,同时国家投入到高职院校的建设经费也越来越多,但各种违规招标、资金违规使用、经费违规报销、审批混乱等内部控制乱象也随之发生。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杜绝内部控制乱象的发生,也有助于高职院校在依法依规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高职院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方针,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内部审计机制,发挥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以促进学校的资金合理使用、项目合法招标、经费合规报销等。

二、内部审计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投入也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办学资金也越来越多,而且其办学资金的来源渠道拓宽、资金结构明显改变,目前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在新的格局下,内部审计就突显其重要作用。

(一)发挥工具作用,确保学校资金安全健康运作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常规工作之一就是必要的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有助于监督和管理大额资金在投入和使用过程中的规范化和合法性。另外,由于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如学费收入、国家拨款、科研经费的投入、基本建设资金的投入等,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以确保这些资金的安全健康运作。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可以充当这个监督工具。

(二)发挥管理作用,确保多样化组织结构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的管理日趋规范和完善,特别是围绕这几年的示范性建设和优质工程建设,学校的组织结构建设呈现多样化,管理模式也相应多样化,教职工队伍结构、所属的各院系、各机关处室、经济结构等随着政策的变化而改革,这些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和复杂分散的管理模式需要有一种机制来强化管理。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发挥管理作用,加强对经济责任部门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多样化组织结构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经济管理责任落实到位、依法依规健康发展。

(三)发挥监督作用,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由于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加大,各种工程项目等大规模建设日益增多,财务和工程建设风险也明显加大。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还可以根据需要对资金预算和决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因此可以发挥监督作用,为学校使用好专项资金当好参谋,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为财务管理提供保障。

三、目前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经费投入加大,资金使用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便成了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由于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内审机制不够健全

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起步晚,很多内审机制没有健全,造成内部审计的作用无法有效发挥;有些学校领导对内审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可以规范资金的使用;内部审计缺乏宣传和引导,教职工不会主动支持或配合审计工作,他们更多地会认为内部审计只是摆设或走过场,使内部审计很难发挥成效。当然,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工作内容来考虑,但由于内审工作没有建立规范化的措施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无法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无法促进高职院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缺乏专业人员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和灵魂。然而有些高职院校由于对内部审计的不重视,并不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与纪检监察合并办公,有的财务人员兼做审计;有些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内审人员一般从各部门抽调,缺乏现代的审计手段和技巧。由于内部审计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单位利益的限制,难以发挥客观、公正、公允的作用,特别是涉及单位领导层的审计工作时,往往畏首畏尾,甚至无能为力。出具的审计报告要么无关痛痒,要么提出的审计建议难以落实,为高校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三)内部审计缺乏主动,内审力度偏弱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一般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的,存在着被动性和局限性,如审计领导重点关注的项目、被举报的经费支出及离任审计等,范围过窄,管理审计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开展,对于单位日常经济活动没有实施经常性的审计。内部审计的管理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出来,需要主动开展审计工作,或将审计工作列为常规工作内容。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内部审计大都是事后审计、决算审计,很少进行事前审计、预算审计,因此审计监督的覆盖面还不够宽,力度偏弱。由于内部审计缺乏主动,有的高职院校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审计监督的空白点或盲区。

(四)内部审计质量不高,缺乏权威性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具有临时性和短期性的特点。由于内部审计没有建立相关的审计质量标准,审计结果一般按领导意见处理或依赖个人经验判断,还会受到单位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结果往往客观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而由于缺乏内部审计规范,在审计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审计工作程序,会导致审计监督质量受到影响。

四、完善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对策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资金使用效益,需要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构建内部审计体系,强化内部控制,以确保高职院校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完善内审机制。

(一)领导重视内部审计,健全内审机制

高职院校只有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才能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才能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最终促进学校加快建设步伐和提高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工程项目预算和决算的内部审计制度、经费报销的内部审计制度等,制定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权限等,让内部审计工作透明、规范、合法,让教职工了解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主动支持或配合内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风险大、困难多而且政策性非常强,因此需要院校领导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加大对内审工作的宣传和指导,并帮助审计人员排忧解难,让审计人员可以依法依规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二)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高职院校经济业务事项的复杂化,内部审计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在不断地延伸,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条件,只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才能做好内控制度评审、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基建审计等重点工作。审计人员要转变观念、虚心学习、主动交流,不仅要精通审计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统计知识、计算机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三)主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内部审计力度

高职院校应该将内部审计列入日常工作中,以主动服务的态度来开展工作。为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有效防范风险和错误的发生,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开展事后审计以外,还应该主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如开展事前审计监督、事中审计管理。另外,应主动抓住社会关注的职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找审计重点,加强内部审计力度,避免存在审计盲区。制定科学的内部审计计划,努力向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现代审计转型,强化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以确保职业教育资金实现预期效益。

(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树立内部审计权威性

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实行预算执行动态监督,增强绩效意识,提高审计质量。高职院校领导要注重审计结果的运用,如将审计结果纳入部门考核、干部提拔等方面,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性,这样全校师生才会真正重视内部审计后的整改措施,也才能真正建立、健全、完善日常的管理规范和内部审计制度。因此,加强监督机制,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树立内部审计权威性,是促进高职院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内审效益审计工作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36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中国外汇(2019年8期)2019-07-13 06:01:18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2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