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如桃
摘 要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辅助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开发的一种重要设计理念。文章在阐述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并就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化教学 教学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所谓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时间分配与教学重难点等环节。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掌握专业技能,改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还需要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课堂任务和时间,以优化教学方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点
1.1高职院校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例如,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学生只能分组进行多人实训,个人独立训练时间被缩短,导致学生技能掌握程度达不到预期目标;此外,传统教学手段还具有局限性,教师缺乏有效的途径准确掌握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拓展学习的效果等信息,难以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先进教学设施,合理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提高,改善教学质量和效率。
1.2高职院校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化情境中,通过网络资源利用、问题研究与解决,构建知识体系和掌握专业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注意把握几个原则:学习情境创设要基于信息化技术应用;学习资源应丰富开放,以支持学生学习;注重学习自主学习,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教师应明确在教过程中的促进、引导、评价等责任;信息化学习环境应保证教学要素的开放性、多元性;信息化教学设计应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1.3高职院校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求
首先,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支持系统等,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起到促进的媒介作用,如利用网络课程、微课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作为载体,基于任务驱动学习来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最后,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系统,为建立评价系统,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课堂学习情况、技能掌握程度等信息,为信息化教学课堂提供依据。
2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2.1把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方向
为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进一步认识当前专业课程存在的缺陷,正确保温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方向。在传统课程学习中,仍采用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这与新时代教育理念相违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利用,教师教学质量停滞不前。所以新时期应主动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学结构的转变。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课堂使用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课堂氛围的变革,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创造新型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实现教、学合理转变,优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为学生建立自由、民主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诱发学生惊人创造力。
2.2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高职院专业课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着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导航功能,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个性化学习的乐趣;建立科学的学习小组机制,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结协作性,让高职课堂具有活跃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和谐的课堂环境;建立学习评价制度,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高职课堂更有代入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通过这些方式,在不断变化的情景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途径的思考,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心和兴趣,帮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3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要不断加强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学。高职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从信息技术课程化入手,从教学的设备、环境、内容等方面入手,充分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相融合,如考虑到大部分专业课程需要安排实训环节,可以建立多功能实训室,通过网络连接到多媒体教室,实现在线操作演示、学习资料传输、教学过程监控等;基于专业课程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情景导入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创造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为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可考虑按照企业的标准设置工位,模拟企业工作场景等。高校在进行专业课课程设计时,要积极联系课堂实际,以此作为改革的基点,朝着信息化课堂教学方向迈进。只有在课程教学中科学利用信息技术,采取灵活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职业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3结束语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計的融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唐咏,刘书凯.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7(75):39-39.
[2] 黎永键,关伟,简浩钧.高职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17(03):18-21.
[3] 马箐,鲍家泽,包峥嵘.高职院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5(04):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