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西方绘画之间的差异

2018-11-23 01:36王亚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差异

王亚娜

摘 要:绘画艺术和文学、哲学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因为艺术的主体是艺术家,不同的社会思潮、艺术家个性,不同的审美情怀和哲学观,以及人生理想的差异,都是造成中西方绘画呈现不同视觉形态的因素。中国画主要是写意,重表现,一般以线条为主要的造型手段,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西方主张写实,强调用光和色来表现物象,因而大都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为探讨中西方绘画之间的差异,文章主要从中西方绘画的宗教文化背景、审美意识、题材与表现形式以及时空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中国绘画;西方绘画;差异

一、中西方绘画宗教文化背景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依存的美学基础是儒道思想。其中,老子的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自然无为的思想是构成中国人的自然哲学观的基础,并对中国画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不但体现在绘画上,甚至也贯通于作诗为文。中国画不是简单的对景写实,因此不可能从画家的视角以及画家作画的立足点去确认景物的真实存在,因为中国画并不讲究科学的透视原理。中国画家的胸怀只有能够容纳天地万物,才能舒展情怀,寄情物外,所以中国画家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艺术成就的高低。自唐宋以后,中国不少仕途不遂或志存高远的文人士大夫纷纷投笔从画,是看中了绘画托物寄情的功用,因而中国画在此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们一方面将绘画作为抒发情感的工具,一方面又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融入其中。

而西方绘画则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因此西方的画家难以达到中国画家的精神境界。从美学史角度看,西方绘画思想主要受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按照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作品必须准确、完美地体现外在的美,才能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才能为上帝作出贡献,这就是西方艺术写实所追求的境界。

二、中西方绘画审美意识

中国画是按照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发展而来。中国人崇尚寄托情怀,中国古人写诗言志,即使是表现一草一木,都会在有意无意中透露出个人的情怀。中国画非常注重对生活的描绘,一幅中国画里面总是隐含着作者的内心感受,如高山流水,枯藤老树,一寓茅屋,一缕青烟,都寄托了作者的遐思冥想,他们认为自己有什么感受,就应当创造什么样的意境,即强调“写意”。在进行绘画创作时,画家在表现内容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表现形式上主张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不讲究光线明暗,也不讲究色彩的真实性,崇尚以墨代色。在构图方面,主张以白守黑,虚实相生。

西方绘画是建筑在“科学”基础之上的,而科学理智的思维必然体现在画家的创作之中。画家们始终把自然科学摆在首位,因此作品无须着重反映人的情感,山是山,水是水,人是人,强调画面的“真实性”,讲究绘画的科学原理。在色彩运用上,基本是忠实于物体的本来颜色。油画的构图总是布满画面,既强调对主体的描绘,也重视背景的衬托。油画在强调真实的同时,也给画家的创作带来了较多的局限,使得画家十分倚重写生,甚至可以用写生替代创作。

三、中西方绘画题材与表现形式

中国画墨分五色、书画同源的理论,使中国的绘画具有一种有别于西方绘画的独特的形式。两千多年来,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虽然不断得到改进,但是至今依然不改其种类,主要包括绢、宣纸、毛笔、墨和矿物或植物汁液制作的國画颜料等,概括为“文房四宝”,即为笔、墨、纸、砚。中国画工具材料的性能,决定了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家运用尖软的毛笔,在绢和纸上作画,看似恣意挥洒,却能通过利用宣纸的晕化特性,勾勒出各种千变万化的线条和色块,从而达到变化无穷的艺术效果,同时形成了多种皴法、描法和笔法、墨法。线条是中国画的基本造型手段,中国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色彩只是从属性的,画中的线条既包含了结构造型也囊括了所有的情感。画家们利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线条来勾勒造型,然后敷以颜色。这些颜色既有纯墨色的,也有彩色的,但却有浓淡、干湿、滞畅、轻重的区别。因此,观赏者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再创造,去体味色彩万千的景物及其空间维度。我们观看一幅中国画,不仅可以从中想象画家作画时的状态和气韵,亦可从中看出画家的审美与艺术修养。而早期的西方绘画,是淡彩画、湿壁画,后来发展为油画。从绘画材料上看,油画创作时使用的工具一般包括画布、油画笔、画刀和油性颜料等。因此,在进行创作时,油画家通常会运用这些绘画材料,客观地将色块、造型进行排列、组合,来表现画面中的景象与故事情节。

四、中西方绘画时空处理

中西方绘画都重视在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但对此的理解、空间安排和观察方式都大相径庭。西方画家不仅仅依靠感官去认识客观世界,而且主张用理性去分析世界。因而,西方的艺术家追求的是将客观自然在绘画上能够准确、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这就需要艺术家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进而将画面进行科学排列,使客观自然能够逼真再现,真正达到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中国画家对客观自然采取综合吸收的处理方法,“寥寥几笔,不求神似,聊以自娱”,这大概就是中国画家对师法自然的理解。由此可见,中国的画家们不单满足于对客观世界理性的认识,而是偏重于一种“道”的体验,强调用自我主观情怀去表达世界、理解世界,甚至是托物言志,寄情于山水之中,表现自我的哲学主张与艺术修养。因此,中国画家在绘画创作时,不仅是表现自然的过程,还是通过对客观自然的描绘,传达主体物深层次的意蕴和深意。

中西绘画对画面不同的空间表现手法,源于不同的空间意识。我们对中西方颇具影响力的两幅作品来进行比较,进而进行阐述。两幅作品同属于叙事性的题材,除去材料工具这些客观媒介的不同之外,处理表现事件中人物的主次关系时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法。比如:《韩熙载夜宴图》中用人物比例大小来区分主次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而《最后的晚餐》则用中心位置来凸显主要人物的地位。不过,两幅画中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对画面中构图、空间的处理方式。其中,《韩熙载夜宴图》采用卷轴式的构图,将整个画面分为五部分来进行叙述,忽略背景的描述,直接用人物的动作、体态、神情进行微妙的刻画,用来表现宴会热闹、宾客繁多的热闹景象,对比出韩熙载的忧思与惆怅。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中巧妙地运用了屏风和人物的动作,将五个故事自然地连接起来。仔细地观察和推敲这幅画面,我们发现每个场景的转折交会处都会有具有暗示性姿态的人物出现,且他们所处的位置和特殊姿态,不仅使图画中的人物浑然一体、气脉相连,更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使我们在观赏画作时有更多品味和想象的空间。然而,《最后的晚餐》这幅画则利用透视与比例来突出题材的庄严性与故事的起伏感。将耶稣放在画幅的中心位置,凸显了其主要人物的位置,这与《韩熙载夜宴图》中将主人翁的比例有意加大,从而凸显其主要身份的表现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次,画面也将众多人物分为小组形式进行描述,情态各异的门徒们恰好与淡然自若的耶稣对比强烈,再次凸显出耶稣的特殊身份。最令人敬佩的是,达芬奇天才般将这幅以室内为背景的画面,通过对室内的门窗、墙顶进行透视处理,再次达到了凸显主要人物的目的。门和墙顶的透视线,连同前方大桌子的透视线,都消失于一个透视点上。这个透视点正好处于画面的正中心,也正是耶稣头部的位置。在中国画中,有很多利用这种方式来凸显主要人物的作品。例如:阎立本的《步辇图》以唐太宗前后左右9位侍女、吐蕃使者及其2位随从来凸显唐太宗最大;《历代帝王图》中违反透视学原理,采用了以近小远大的画境凸显陈宣王;在张萱的《捣练图》中,人物大小同样按身份地位安排比例大小,近小远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从中西方在文化、宗教、观念、审美、工具和技法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绘画讲求意境美,重在寄情于物;西方传统绘画讲求自然美,重在摹仿自然。中国传统绘画融通哲学,西方传统绘画信守科学。通过比较、总结、吸收,我们才能在传统绘画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融汇不同手法,敢于探索创新,把绘画中写实法与写意法、理性科学的明暗法和主观情感的虚实法揉合起来,使当代绘画既有真实性和现代感,又具有表现性与抒情性,从而构建博大丰厚的意象世界,使绘画中的技法、意蕴、审美境界都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孔新苗.中西美术之比较[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3]冯晓.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4][美]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M].陈水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洪惠镇.中西绘画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6]李新生.永恒艺术魅力的探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7]张少侠.中国现代绘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

[8]邓楠,孔光,莫婷婷,王婷.从造型观念与造型手法看中西方绘画的同异[J].赤峰学院,2017,(08):132-134.

[9]吴佳静.论中西方绘画作品中线的异同[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24.

[10]汪晶晶,张耀珑.中西方绘画中线的运用的对比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7,(04):88-93.

[11]刘连杰.身“体”与意“识”:中西方绘画的写实方式[J].思想战线,2017,(05):155-161.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差异
相似与差异
平等的意义
应用导向下的标准成本法综合案例构建
南北过冬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差异”作文导写及例文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