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洪东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菌以及寄生曲霉等霉菌经过聚酮途径的代谢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结构相似、功能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我们统一将其称为黄曲霉极其衍生物,这是一种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的一种真菌毒素,毒性比较强,误食以后则会可能有致癌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食物在使用以后被人体消化吸收,而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肝脏亲和力,进而会导致肝出血甚至是肝癌。
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技术
最初,国家对于黄曲霉毒素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但是随着全国范围内黄曲霉毒素污染事件发生的越来越多,所以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相关机构以及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所以我们当前对于食品检验技术必然会越来越严格,对于进口产品,特别是农产品以及农产品衍生物,都有了限定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标准。
在对于食品当中的黄曲霉进行检测时,我们在对于黄曲霉毒素进行处理之前,首先需要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提取与提纯,我们采用的黄曲霉毒素提取的主要方法是萃取法,利用各种不同的溶剂对于我们已经打碎的食物样品当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提取,一般我们在进行溶剂的选择时,首先应该考虑到当前所需要提取的黄曲霉毒素自身的理化形式以及在提取完成以后下一步的提纯工作应该如何进行,还有在后续的检测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干扰。常见的萃取溶剂有甲醇以及乙腈的水溶液,除此之外,近年来最新出现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加压流体萃取技术等技术也逐渐开始在黄曲霉毒素的萃取过程当中开始普及。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对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我们已经发现的有四十多中,在此基础上,最近有衍生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检测技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色谱法,除此之外还有以免疫学知识作为理论依据的检测方法具有实验的整体周期比较短、实验使用到的设备比较简单、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比较强以及灵敏度高、成本低等多项优点,成为了当前检测黄曲霉毒素又一大有利方法,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
薄层色谱法。对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来讲,薄层色谱法是最早开始用于其检验的方法之一,薄层色谱的原理是首先将样品进行提取、纯化,然后进行富集,对于富集的黄曲霉毒素,通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將分离以后的检品用紫外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检验,在紫色荧光下,黄曲霉毒素的四个主要成分B1B2产生的是紫色的荧光,而G1G2产生的是绿色荧光,对于含量多少的确定,则主要依据荧光的强弱,薄层色谱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以及检测成本比较低以及容易进行定量检测的优点,缺点则主要是操作步骤比较繁琐、灵敏度比较低而且对实验员的损伤比较大。
液相色谱法。我们主要介绍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也是当前我们分析检测黄曲霉毒素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的实验原理是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潽对于经过提取和提纯的待检样品进行分离,然后通过荧光检测器在某一个特定的波长下进行波长的测定,相比薄层色谱,荧光检测器的选择性更加优良、灵敏度也更高,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先对黄曲霉毒素进行衍生化反应形成稳定衍生物。
荧光分光光度法。我们所谓的荧光分光光度检测法,主要是首先设置一个免疫亲和柱,然后用这个亲和柱来对于黄曲霉毒素的提取液进行净化,,然后再利用碘液以及溴水进行衍生化反应,这一步主要是能够使当前荧光度本身并不是很高的黄曲霉毒素最终能够成为具有稳定荧光形式的稳定形式,然后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对于产品当中四种黄曲霉毒素的总含量进行检测。
我们都知道的是黄曲霉毒素是具有强毒性和强致癌性的物质,而且近年来黄曲霉污染导致的人体发病越来越常见,我们为了能够有效避免黄曲霉毒素对于人体健康进一步造成损害,我们必须提出更加严密的检测方案以及更加严格的限量标准,因为标准的严格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严要求的检测方案,当前科技的发展正为我们的检测技术进步提供的技术基础,当前我们最主要需要进行提高的是检测技术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