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复课十年记

2018-11-23 01:47杨露
南风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杨国强碧桂园慈善

杨露

对于四川省汶川县原桑坪中学的复课师生来说,2008年前往广东复课的这一年时光,是他们内心深处宝贵的记忆。不仅仅是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看见大海,第一次喝酸奶,在这里,他们重新感知了生活的意义,获得了力量和热情。

十年后,复课学生自发组织起来重新回到这个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并深情地写下,“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镌刻着我绝处逢生的青春年华。”

大山深处的城市回忆

10月底,当年汶川桑坪中学初中生一行九人,重返广东,重温十年前的复课时光。十年后的他们已从初中生成长为步入社会的大人了。女生穿着桃红底色的长衣服,腰上围着一条黑底红花的围裙,男生则穿着棕色黄领的衣服,这是羌族隆重的节庆服装。

他们来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深远的大山里,那里山坡陡峻,交通不便,长期以来,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与外界往来并不算太多。如果不是地震,包括他们在内的这1400多名十三四岁的羌族少男少女以及他们的老师们,也许一辈子都不会与广东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当时,桑坪中学初二学生的陈弟利一开始并不想来广东参加复课,“我舍不得离开家,但是余震不断,爸妈想着送我出来可能比较安全。”

不过没想到的是,广东的复课体验竟超越了她的想象,陈弟利回忆,“那是我们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第一次见到海,第一次在这么好的教室里上课。下火车时候第一次感受到沿海地带的热,扑面而来的热,真的是无法呼吸。”

那种无法呼吸的热浪感仿佛还萦绕在她心头,她和其他学生一样,在广东江门五邑碧桂园学校里,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每一处的细节。在操场上与已经褪色的地球仪标志合影,在小雨中簇拥记忆中的树,在台阶上奔跑向曾经的教室,那些原本琐屑的校园生活回忆在他们的眼里极其珍贵,生怕少看了一眼。

看似短短的一年,早已成为陈弟利心中无可替代的人生经历,她感叹道,“家在汶川,成长在碧桂园。复课这一年,成了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时光。”如今,她眼神熠熠,充满生命的神采,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只有经历过复课人才明白。“所以我们一听到要回广东,就特别兴奋,一定还要再回来看看。”

“你们当时来的时候,黑黑的,矮矮的,瘦瘦的,现在都长大了。”见到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时,大家难掩激动之情,流泪与他拥抱、合影,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杨国强就是他们的亲人。

当年,得知汶川学生急需向外转移的消息后,在距离汶川两千多公里之外的顺德北滘,杨国强主动请缨,亲自致函广东省委,希望能够由自己捐资,接收上千名师生到广东异地复课,随后接收了桑坪中学1400多名学生。如今,杨国强的办公室里,还挂着当年和桑坪中学复课学生们的合影。

教育慈善是一项精致的事业

通常意义上来说,人们觉得做慈善需要的是理解和同情,但其实对于企业而言,真正上升到慈善事业的层面,不仅仅是一种感性冲动,更需要的是一套极其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现代化的运作模式。

毫无疑问,教育容不得半点松懈,碧桂园的教育慈善项目都极富策略性,从统筹资源到具体落实,在教育慈善领域早已建立了自己的模式。

对复课而言,最关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后勤保障,一是教学保障。碧桂园慈善学校校监介绍,江门五邑碧桂园学校的24个教室分给了22个班,以及1个办公室、1个图书馆,同时组织了六个核心小组,分别负责行政、后勤、管理、监督等具体工作。学校在每层楼都加装了公共电话,并定期发IC卡。

除了川教版的课本是学生们自己带过来的,其他所有的一切生活用品,包括衣服、杯子,小到指甲钳,都是按照碧桂园连锁学校的生活标准来给他们配备。

城与乡,差距长期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良好的教育慈善体系能整体提升偏远地区孩子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复课也都是由原来的老师带,前后有130位老师为了学生暂时抛离了家庭来到广东,学校也给他们配备了齐全的生活用品,甚至一人有一台可以自己开小灶的电磁炉。此外,碧桂园还为这批前来异地复课的学生配备了心理辅导老师、医生,学校食堂还专门请了川菜师傅调整伙食。

所有的准备都是精心的,校园活动也几乎每周都有,唱歌比赛、体育比赛、文艺汇演、书法美术等。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碧桂园集团还组织了广东科技馆等各种出游。带队老师王泽文感叹说,“如同亲人般的细致关怀让我们一生难忘。”

不过,叛逆时期的初中学生并不好管理,即使在校生活无忧无虑,部分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孩子也很难适应这种24小时监管的校园生活。一些学生做了叛逆少年往往会做的事:打架、抽烟、偷买零食。为此学校精心开展内心教育,认真找学生谈话,让他们学会珍惜这里的生活,并在每月评选德育标兵作为楷模激励他们。

校监感叹,“那一年我没睡过一天好觉,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的安全。”

2008年的碧桂园,并不同于如今成功跻身千亿房企名声大噪的碧桂园。彼时,碧桂园刚在香港上市一年,在四川也未开拓市场,于当地政府而言,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广东民营企业。碧桂园凤鸣文化公司总经理范希飚对《南风窗》记者表示,“当地政府曾对碧桂园能否承担起复课任务感到质疑,來广东亲自考察完项目后,才开始对碧桂园的能力放心。”

事实上,碧桂园的教育慈善历程远比想象中要长,只是长期默不发声。从1997年开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就成为了杨国强教育慈善之路的开端。在后来发展起来的教育慈善学校里,杨国强创办了免费高中,面向全国招收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并资助其完成大学教育,同时还创办职业教育培训,为出身贫苦且无一技之长的人提供更多机会。

其中,国华纪念中学是杨国强捐资创办的国内第一所免费民办高中,招收来自全国各地品学兼优的贫困初中毕业生,在负担他们在学校所有费用的同时,还资助他们继续完成大学、硕士、博士的所有学业。如今,这所特立独行的中学,因高考的极佳表现广为人知。

碧桂园的教育慈善选择,很大程度上缘于杨国强的个人经历,他出生于顺德贫困农民家庭,依靠政府的助学金才读完了高中。最初的知识启蒙以及后来的企业扩张使他深信,“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拥有知识方可改写一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

在这样完善的教育慈善体系之下,碧桂园才能在第一时间承担起1400多名学生复课的重任,让这批学生得以连贯学习,没有失去学习的时间。并在这一年里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失去,如何面对获得,如何重新感知生活。

阶层流动与感恩之心

教育慈善的感恩情怀,慢慢地塑造着学生们的心理空间。“年纪还小的时候,其实不太懂得感恩,但后来在碧桂园的教育竟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陈弟利如今已经是一名藏区的公务员,在基层走家入户做扶贫工作。

见过世面的她也一度想再回到广东,不停地赞叹广东有多好,但是提及自己的选择时,她还是表示更想做一个被家乡需要的人,“不管我们现在过得如何,或者以后怎么样,广东始终是我的第二故乡,碧桂园真的给了我一个五星级的家。”

城与乡,差距长期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良好的教育慈善体系能整体提升偏远地区孩子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教育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碧桂园的发展奋斗历程,也影响了这些孩子,成为他们的励志学。

当年初一的学生王光强如今已是阿坝州一家知名电商企业的负责人。毕业那年,他选择通过电商平台创业,帮助大山里的家乡人民销售农产品。

在碧桂园的一年对于王光强的内心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当年回去后,在多数人选择念免费职业培训的情况下,他仍然坚定念大学走出去。因学业落后较多,王光强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在普通高中的他还是没有放弃,走了艺考路,被四川电影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录取,然后他就开始满大街地卖山货,替自己挣足学费。

毫无疑问,教育容不得半点松懈,碧桂园的教育慈善项目都极富策略性,从统筹资源到具体落实,在教育慈善领域早已建立了自己的模式。

大学毕业时,王光强曾得到两份不错的工作机会,一份是央视实习,另一份是奢侈品销售,过万的底薪对他来说相当具有诱惑力。但在城市上学的他,一回到家还是留恋生养他的那一方土地,不想离开。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杨伯伯在开学典礼上说的故事,他说他18岁之前没穿过新鞋。我当时心里想,哇,我其实过得比杨伯伯好,至少我妈妈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给我做一双鞋。”王光强表示,“那时候我就跟自己说,杨伯伯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做那么大的企业,我相信我也可以,所以那时候就在内心埋下了做老板的心吧。”

他毕业那年,九寨沟地震。在帮朋友运果子出来时,王光强从一位阿妈身上仿佛看到了曾经汶川地震家里大樱桃卖不出去时,妈妈伤心的背影。这一瞬间使他下定决心,注册电商公司销售农产品走上创业之路。幸运的是,第一年他就赚到了300万,第二年,赚到了1000万元。

他早已不是那个一年到头只有一双布鞋的小男孩了,甚至成为了许多城市白领钦佩的对象。复课经历的教育慈善给他的处世人格带来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是一位来自大山的乡村少年实现了阶层流动,这便是教育慈善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他会随之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

王光强强调,“我说这些,不是說我有多么厉害,而是杨伯伯曾帮助了我,他说过‘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一颗奋斗的心。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在创业这条路上,我连他的万分之一都不及,但我现在在做的事情是在回报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也在帮助当地的父老乡亲,所以我也会带着这颗感恩的心,一直努力下去。”

猜你喜欢
杨国强碧桂园慈善
碧桂园天著首开大捷,新产品成热销秘诀!
新收入准则对南充市碧桂园财务会计的影响
碧桂园:2019年总收入4859.1亿 同比增长28.2%
“碧桂园杯”2018第十三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圆满落幕
慈善义卖
从贫农到地产首富,身价超400亿,他却甘居幕后让女人当家……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最土”的中国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