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雯,张靖娟
(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为主要表现,以胃黏膜腺体萎缩或消失为特点,是临床常见病。CAG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如何治疗CAG并抑制其癌变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目前西医主要通过药物缓解症状,通过定期复查及镜下治疗来阻止癌变,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而针灸治疗CAG不仅疗效确切,且在安全性和治疗费用方面具有优势[1]。近年来我科采用隔姜灸中脘、内关、气海及足三里这4个穴位治疗CAG,取得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诊断标准 参照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中关于CAG的相关诊断标准,包括胃镜、病理的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①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 年龄18~70岁;③ 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① 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② 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③ 妊娠、哺乳期妇女或精神病患者。
1.4 剔除和中止标准 ①未能完成治疗或失访的患者;②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③ 症状出现恶化,需紧急治疗者。
1.5 一般资料 收集100例福州市第二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门诊就诊的CAG的患者100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2~70岁,平均(41.35±11.92)岁;病程 8个月~36年,平均(20.33±3.47)a。对照组男 28例,女22例,年龄20~69岁,平均(43.86±10.32)岁;病程 6 个月~38 年,平均(19.16±3.35)a。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①Hp阴性者予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治疗:胶体果胶铋胶囊(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每次 0.15 g,每日4次;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江苏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每次20 mg,每日1次,共持续治疗8周。② Hp阳性者予抗Hp治疗: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 g,每日2次;呋喃唑酮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每次0.1 g,每日2次;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0.15 g,每日4次;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次20 mg,每日2次,共治疗2周,然后继续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治疗6周(方案同Hp阴性者)。
2.1.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隔姜灸气海、中脘及双侧足三里和内关。4个穴位的定位均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2]来执行。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将重约1.8 g的艾炷置于直径2.0 cm、厚度0.5 cm的姜片上进行隔姜灸,每穴每次各灸1壮,10 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6个疗程。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中医症状评分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临床症状评分标准评估2组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胃脘痛、饱胀、嗳气、纳差、痞闷),根据症状程度分为 4级(无、轻、中、重),各记 0、3、6、9 分。
2.2.2 胃镜病理评分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中胃镜病理评分标准评估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根据病变程度分为4级(无、轻、中、重),各记 0、3、6、9 分。
2.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相关标准拟定。① 临床痊愈:主要症状消失,胃黏膜慢性炎症由中重度变为轻度,病理示萎缩、肠化及上皮内瘤变恢复正常或消失;②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善,病理示萎缩、肠化及上皮内瘤变恢复正常或减轻2级度;③ 有效:主要症状明显改善,胃黏膜病变面积缩小超过50%,病理示慢性炎症减轻1级度以上,萎缩、肠化及上皮内瘤变减轻;④ 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甚至恶化。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1 病例完成情况 观察组有1例患者未完成治疗,对照组有1例患者拒绝再次行胃镜检查,故均未纳入疗效统计。
3.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49 49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胃脘痛7.32±1.33 4.85±1.051)7.27±1.24 2.76±1.131)2)饱胀6.96±1.45 4.32±1.341)7.02±1.58 2.25±1.311)2)嗳气7.27±1.08 5.05±1.791)7.13±1.04 3.16±1.471)2)纳差6.74±1.67 4.37±1.841)6.83±1.16 2.66±1.751)2)痞闷6.88±1.69 4.65±1.381)6.76±1.74 2.58±1.181)2)
3.3 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对照组n 49观察组49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萎缩6.68±2.38 4.05±1.271)6.82±2.04 2.56±1.321)2)肠化4.87±1.29 3.69±1.25 4.77±1.37 1.93±1.141)2)上皮内瘤变0.69±0.27 0.59±0.24 0.72±0.33 0.56±0.26
3.4 2组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CAG以局限或广泛性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目减少或消失、黏膜层变薄、黏膜肌层变厚为特点,常并发肠化及上皮内瘤变[5]。Whiting 等[6]对 1753 例具有高危胃癌风险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发现CAG伴肠化的癌变率达到11%。范尧夫等[7]对中国华东区域人群的胃癌癌前病变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发现CAG个人史是胃癌癌前病变发病最显著的危险因素。所以,尽早诊治CAG可预防胃癌的癌前病变,进而防止其向胃癌发展。
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10年将CAG归为“胃痞”“胃脘痛”“嘈杂”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常因脾虚无力推动,致胃腑气滞血瘀,故常伴有血瘀、气郁、湿阻等病理因素,属于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根据CAG的基本病机,我们采用隔姜灸配合西药进行治疗。隔姜灸通过艾叶燃烧产生的温热效应及艾叶、生姜的辛温药性来刺激相关腧穴,起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驱寒止痛的作用。相关临床研究也证实其具有修复胃黏膜损伤、控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机能的作用,符合CAG的治疗需要[8]。形态学上,足三里、中脘、内关及气海穴位神经传入段与胃肠神经传入段相交,可调节胃肠动力和功能,改善胃分泌功能,修复胃黏膜,减少胃黏膜炎性细胞[9-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隔姜灸治疗CAG能够提高疗效。治疗后2组胃脘痛、饱胀、嗳气、痞闷、纳差等主要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隔姜灸能更有效缓解CAG患者的症状。观察组治疗后胃黏膜萎缩、肠化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说明隔姜灸能改善CAG患者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观察组治疗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程度较前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认为可能是此次研究疗程偏短和样本量较小的原因。
综上所述,使用隔姜灸联合西药治疗CAG,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及肠上皮化生,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