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院校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意愿的实证分析

2018-11-23 08:11冯庆水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历意愿显著性

冯庆水,白 雪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合肥 230036)

1 研究背景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农业一直处于基础地位并具有弱质性特征,大多数国家对农业都采取一系列扶植和保护的措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是农业大国,在对农业发展中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1]。农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涉农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大大提升,而且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学生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对农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如果能够扩大农业类院校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比例,那么一方面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和管理人才,对国家发展农业具有重要的影响[2]。就业是民之根本,如何推动充分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学生面临就业选择时更倾向于经济技术发达的地区,这就可能导致人才区域分布不均匀,出现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过剩而偏远地区人才欠缺的现象。大学生入学时盲目选择专业,导致专业人才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

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为一手数据,运用SPA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农业类院校学生从事农业相关企事业相关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共发放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问卷对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男生、女生,农学类专业和非农学类专业,农业户口和非农业类户口同学作了调查(见表1)。样本符合代表性,实证分析的数据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样本选择范围

表2 样本矫正

3 模型设定与自变量选取

3.1 模型设定

本文研究的是农业类院校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因变量为是否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设置为0,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设置为1。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1)

对式(1)取对数得到:

(2)

其中pi为在给定自变量时的事件发生概率,α为常数项,βk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3.2 自变量选取

影响农业类院校学生是否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因素很多,调查问卷选取以下几个因素考察:性别(X1),学历(X2),专业属性(X3),是否为农村户口(X4),是否接触过农业相关工作(X5),是否了解农业相关职位 (X6),是否了解国家对农经济政策(X7),农业经济发展是否有前景(X8),政府鼓励支农是否重要(X9),政府补贴是否会增加您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意愿(X10),父母文化程度(X11),父母是否从事农业相关工作(X12),家人是否支持(X13),家庭月收入(X14),您认为农业相关工作是否有发展优势(X15),学校宣传是否会增加您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意愿(X16)。如表3所示。

表3 自变量选取

4 模型检验结果与解释

本研究采用Spass20.0软件对农业类院校学生是否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的方法为似然比检验(向前:LR)。

4.1 模型自变量参照水平设定

本调查是对高校应届毕业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自变量均为虚拟变量,因此先对自变量设定参照水平,具体如表4所示。父母文化程度以专科及以上学历作为参照水平,以学校加大对农业宣传会增加从事农业意愿为参照水平,学历以本科为参照水平,专业性质以非农业类专业为参照水平,户籍性质以非农户口为参照水平,以没有接触过农业相关工作为参照水平,以了解农业类相关职位为参照水平,以了解国家对农政策为参照水平,以觉得农业经济有发展前景为参照水平,以认为从事农业类工作没有发展优势为参照水平,以父母不支持从事农业类相关工作为参照水平,以父母不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为参照水平,以认为政府补贴不会影响学生从事农业为参照水平,以政府鼓励支农会影响学生从事农业为参考水平,以性别女为参照水平,至此每个自变量中选取的参照水平设定完毕[3]。

表4 自变量频率

4.2 模型的检验结果与解释

模型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X2(学历)、X3(专业)、X11(政府对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补贴)、X14(父母的支持)这4个自变量的sig值均小于0.05,满足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其他自变量均没有通过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因此认定,这4个自变量对农业类院校学生是否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有显著性影响,其他因素没有显著影响。

表5 检验结果

4.2.1 学历对于农业类院校学生是否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影响分析

X2为学历,根据上文的参照水平设定,我们知道是将本科学历作为参照水平,X2(1)为硕士及以上学历。从表4中可以看出X2(1)的sig值均小于显著水平0.05,满足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因此认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生与本科生在对是否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选择有显著性区别。X2(1)的Exp(B)值为0.268,认为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农学院学生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概率是本科生的26.8%。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学历较高的农业类院校学生相比于学历较低的农业类院校学生更没有意愿从事农业相关工作[4]。

4.2.2 专业属性对农业类院校学生是否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影响分析

X3为专业属性,以非农业类专业为参照水平,X3(1)为农业类专业,X3(1)的sig值小于显著水平0.05,满足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因此认为农业类专业与非农业类专业学生对从事农业类相关工作的意愿有显著性区别。 X3(1)的Exp(B)值为0.445,认为由农业类专业变为非农业类专业时,人数变为原先的44.5%,即非农业类专业学生愿意从事农业类相关工作的人数是农业类专业学生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人数的44.5%。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农业类专业学生更倾向于从事农业相关工作。

4.2.3 政府对从事农业的补贴是否增加农业类院校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意愿的影响分析

X11是政府对从事农业相关的补贴是否增加农业类院校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意愿的影响,以认为不会增加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意愿为参照水平,X11(1)为会增加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意愿。X5(1)的sig值小于显著水平0.05,满足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得出在政府对从事农业有相关的补贴时,认为学生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与不愿意从事农业类工作不会增加有显著性区别。 X11(1)的Exp(B)值为0.297,说明认为政府补贴不会增加学生从事农业类相关工作的数量为认为政府补贴会增加学生数量的29.7%。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对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补贴会增加农业类院校学生从事农业相关类工作的意愿。

4.2.4 父母是否支持对农业类院校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意愿的影响分析

X14为父母是否支持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以父母不支持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为参照水平,X14(1)为认为父母会支持。 X14(1)的sig值小于显著水平0.05,通过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检验,即父母支持与不支持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影响效果显著。X14(1)的Exp(B)值为0.175,说明父母不支持学生从事农业类相关工作的人数是父母支持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人数的17.5%。结论是父母的支持会增加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意愿。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农业类院校学生是否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影响因素的似然比检验,得出学历、专业、政府对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补贴、父母对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支持这4个因素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学历较低、所学为农业类专业、政府对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补贴、父母对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支持都会使农业类院校学生对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意愿有所增加。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5.1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相关工作薪酬

通过分析,学历越高的学生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倾向越小,学历越高的学生对工作的薪酬及环境要求更高。薪酬与福利是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补贴,健全城乡保障体系,使薪酬待遇作为吸引人才的一个强有力的因素[5]。引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对发展农业经济、为农村发展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提供了保障,从而促进科研与农业生产有力的结合。

5.2 增加农业类专业的开设,引导相应人才就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农业发展也相对落后。近些年来,国家对农业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然而村镇中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纷纷进城务工,导致务农人数剧减,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以科技替代流失的劳动力。各高校应该增设农业类专业,为我国输入具有完备知识体系的农业型人才。只有通过技术的改造,观念的革新,更多科研成果与实时生产更加紧密的结合,我国才能实现农业稳步快速的发展。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学校应加强对新农业的宣传,加大对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引导,从而实现其在农业相关领域的充分就业。

5.3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落后思想

在中国普遍认为,回乡或者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是不体面的表现,大部分家长认为辛辛苦苦培养孩子上大学或者深造更高的学历,毕业后回农村或者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是“没本事”的体现。家长的这些观点会对孩子的就业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政府和媒体应该加大新农业的宣传力度,对新农村及新农业取得的重大发展做针对性的宣传与展示,从而改变家长落后的思想及对农业的偏见。

猜你喜欢
学历意愿显著性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知识无力感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