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国际期刊发表旅游研究论文:策略与案例*

2018-11-23 00:09陈钢华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论文理论旅游

陈钢华

(中山大学 a.旅游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b.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1 前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大陆的旅游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缓慢发展到快速扩张的过程[1-2]。张凌云等[1]118的最新统计表明,2003-2016年间,国内学者在935种中文学术期刊累计发表了22 619篇与旅游相关的论文。然而,在国内旅游研究蓬勃发展、成果数量显著增长的背景下,也有学者指出中国大陆的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依旧较弱[3-5],主要表现是能见度(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率都较低,尤其是与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的旅游研究相比。例如,张凌云等[5]33的研究指出,在2001-2014 年间、在20 种SSCI期刊中,来自中国大陆科研机构的作者累计发表SSCI 论文225 篇(仅统计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科研机构的论文),仅占同期中国作者(包括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作者)发表SSCI论文数的15%,远低于台湾地区(34.8%)、香港和澳门地区(共计35.1%)。此外,在这一期间被引频次排名前10 位的旅游类SSCI 论文中,第一作者来自台湾地区科研机构的论文有5篇,第一作者来自香港地区的科研机构的论文有4篇,没有论文的第一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的科研机构。

虽然衡量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力的指标有许多,但其中最常用的是发表的期刊论文的数量[3]91及论文的引用率[3]91[5]34。那么,在中国旅游及中国旅游研究日渐受到全球学界关注的背景下[6],中国的旅游研究者们如何能够更多地在国际期刊发表旅游研究论文呢?为抛砖引玉,引起国内旅游学界更多的思考,笔者将借用时任Family Business Review期刊副主编Trish Reay所提出的框架[7],结合笔者与合作者近5年来发表的国际期刊论文,阐述在国际期刊发表旅游研究论文的七大策略。这七大策略其实更多的是向国际期刊投稿时作者们应该注意的关键要点,当然我们也希望它成为“新手们”投稿时的自查指南或手册。

2 在国际期刊发表旅游研究论文的策略与案例

2.1 确保研究拥有充足的、高质量的数据

在这一条策略中,我们需要强调3个关键词:充足的、高质量和“数据”(在定性研究中,一般用“资料”)。首先,为阐释何谓“充足”,笔者以保继刚、陈钢华和马凌[8]的一篇定性研究论文为例。这篇论文试图对过去30多年的中国旅游研究进行一个基于“局内人”视角的全景式的回顾与展望。这篇论文采用“精英访谈”的方法,也就是访谈在过去的30多年中经历了中国旅游研究发展各个阶段的“局内人”。尽管此文只访谈了7位国内旅游研究者,但这些数据仍是充足的、高质量的。主要原因如下:其一,中国大陆旅游学界“局内人”众多,可谓“大牛云集”,学术组织也有很多。但出于研究可进入性等考虑,此文选择的是中国旅游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的7位委员(委员会共9位委员,其他两位分别是保继刚教授、Jafar Jafari教授),分别是:戴斌教授、谢彦君教授、田里教授、李天元教授、张凌云教授、宋海岩教授和魏小安教授。这些学者都是中国旅游研究有代表性的“局内人”。其二,受访者在不同阶段、从不同学科介入中国旅游研究,对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与阶段、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视角。例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魏小安教授就从政治经济学背景出发致力于研究旅游经济和旅游发展;从1986年开始,张凌云教授基于地理学背景研究旅游的基础理论、旅游地理等;谢彦君教授自1987年开始研究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和旅游体验;20世纪90年代开始,戴斌教授基于经济学的学科背景致力于研究旅游产业经济和旅游业管理;宋海岩教授则基于经济学、统计学背景开始研究旅游需求预测和旅游经济。其三,每次访谈均有录音且都持续1个小时以上。访谈后整理的文字稿多达数万字。因此,这样的“数据”自然是高质量的,也是充足的(亦即:从后续的文本分析来看,信息是饱和的)。因此,定性研究的访谈样本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数据。

为充分说明确保研究拥有充足的、高质量的数据的重要性,本文再以陈钢华、黄松山和保继刚[9]的论文为例。这一篇论文试图识别在中国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制度行动者(institutional actors)、哪些制度逻辑(institutional logics)在驱动着这些制度行动者介入旅游发展(或退出旅游发展),以及这些制度行动者在制度逻辑的驱动下又是如何互动的。因此,这一研究的资料来源是多样的[9]1655:其一,关于中央政府,主要的资料源自政策文件和现有文献;其二,关于地方政府,主要资料来自对关键受访者的访谈、政府文件、统计数据以及现有文献;其三,关于旅游企业,主要的资料来自关键受访者的访谈、公司年报和现有文献;其四,对于当地社区,则主要从关键受访者访谈、政府文本、公司年报和现有文献中收集资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涉及多个研究对象,资料来源非常多元,因此访谈资料并非唯一的资料和证据来源。这篇论文涉及的访谈者只有21个,但是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涉及主要的3个制度行动者(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当地社区),且访谈到了核心人物,包括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三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三亚市财政局、三亚市地税局、海棠湾管委会等主要政府机构和三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亚龙湾万豪度假酒店等主要企业的领导(高管),以及三亚六盘村的当地居民和村委会主任等。因此,论文在资料来源上是多样的,访谈资料也具有代表性。总体而言,这篇论文的“资料”是充分的,是高质量的,能够充分地回答研究想要回答的“研究问题”。

2.2 提出合适的研究问题以指导论文的开展

2010年,保继刚教授[10]在《旅游学刊》发表《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一文。之后,在国内旅游学界,旅游研究中的“研究问题”开始更广泛地受关注。但是,根据笔者及不少同行的审稿经历,依旧有不少国内同行的稿件缺少研究问题的指引或研究问题不明确,或缺少有趣的研究问题。何谓研究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问题(research problem/question) 指的是一项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10]13。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是研究主题(research subject/topic)。所谓研究主题是指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11]14。保继刚教授[10]14曾举例阐释了什么是研究主题、什么是研究问题以及二者的联系及区别。例如,在旅游研究中,旅游招商引资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研究主题或是一个研究领域,而“在旅游招商引资中,投资者如何利用双方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和转型期制度建设的漏洞实施机会主义”[12]则是一个更加具体的关于“过程”的研究问题。很显然,作为新知识展示与交流载体的学术论文,尤其是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必然是研究问题导向的,是要以回答具体的学术研究问题为目标的。如果一篇论文没有提出合适的研究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令人信服的回答,则审稿人、读者无从知晓这一研究的知识贡献;换言之,这一研究也不可能构成真正的知识贡献。有关什么是研究问题、什么是有趣的研究问题的更多探讨,可以参见Bartunek等[13]、Gray和Wegner[14]以及赖坤等[15]的研究。

2.3 将研究放置在相关文献的背景与情境之下

这一点尤其值得强调。其实,不论是国际期刊论文还是国内期刊论文,依旧有不少作者喜欢“自说自话”,完全“置前人的研究于不顾”,也不清楚到底这个研究对现有研究、对现有文献、对现有理论做出了多大的推进。也就是说,不少研究的“so what”(“是又如何”)意识不足。这往往也是不少国内同行的论文投到国际学术期刊被主编直接“拒稿”的原因。其实,所谓的“将研究放置在相关文献的背景与情境之下”完全贯穿了整个研究、整篇论文。原因如下:第一,论文的题目就要让审稿人和读者基本知道研究是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是在什么样的研究领域中开展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的。第二,在摘要中,作者更加需要言简意赅地凸显研究的“理论情景”。第三,在引言中,作者更加要非常直截了当地从文献与理论情景中来证明研究问题是合理的、有价值的。第四,在文献综述中,作者对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领域都要有比较批判性的回顾。第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国内同行反映,国际论文(英文论文)最难写的部分就是讨论环节,而这部分往往是审稿人和读者最为重视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旅游研究)的论文,作者往往需要对论文所在领域的现有理论和前期研究成果很熟悉,否则就会“无话可说”。如果“无话可说”,审稿人和读者会难以判断论文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在哪些方面推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本文继续以陈钢华、黄松山和保继刚[9]的论文为例。他们的文献综述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其一,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多重逻辑分析视角(the multiple institutional logics perspective)。也就是说,为什么论文要引入多重制度逻辑视角?这一视角的研究进展如何?解释力如何?其二,可持续旅游研究中的逻辑(logic)、话语(discourse)与自主性(agency)。因为有审稿人指出,论文中的所谓“逻辑”,与现有文献中的“话语”“自主性”似乎没什么区别,可能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因此,三位作者重新梳理了旅游研究及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话语”“自主性”和“逻辑”,指出了三者之间的关联,但更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其三,形塑中国旅游发展的演化力量。既然论文讨论的是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多重逻辑,自然有必要对中国在过去的30多年的旅游发展中有哪些演化性的力量进行评述,从而引出有哪些典型的制度行动者。梳理完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后,在论文的引言中,三位作者就能够比较顺利地从现有“研究缺口”(research gap)中“找到”并证明所研究问题(“在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支持、指导主要行动者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些逻辑是如何互动的?”)的合理性了。之后的讨论环节,作者也就能够顺利地与现有文献展开“对话”,从而能够阐述并证明论文的知识贡献。

2.4 解释研究方法并展现研究过程

在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中,作者不仅要掌握好各种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解释研究方法并如实、完整地展现整个研究过程,尤其是定性研究的信度问题历来颇受关注。但近年来,被广为接受的是“过程信度”。也就是说,只要整个研究的过程是公开的、正确的、合理的,那么,自然地我们应该(当然,也只能)相信结果的可靠性。因此,解释研究方法并展现研究过程,尤其是对于定性研究论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经常有很多定性研究论文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展示的“语焉不详”而导致审稿人怀疑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可信性而被拒稿。

本文仍然以陈钢华、黄松山和保继刚[9]的论文为例。这篇论文最初投至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但两个月后就收到了主编的决定:退稿。原因很多,但关键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有审稿人很关注研究方法与过程的展示。其二,研究的理论贡献。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审稿人质询道:(1)为什么用定性研究方法?(2)访谈了哪些人?这些人的身份与背景如何?(3)这些资料是如何处理的?如何编码的?等等。所以,当三位作者后来决定将论文转投至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时,作者认真汲取了教训,非常详细地解释了研究方法并展示了研究过程。例如,在数据收集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的所有资料来源;在数据分析方面明确地介绍了所使用的方法,例如扎根理论等,并介绍了研究的两个案例地(及其典型性),详述了访谈对象的信息。这样,审稿人和读者就会开始对论文有一种“很扎实”“研究过程和方法可信”的初步感觉了。也就是说,也许论文离接受、发表又近了一步。

2.5 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经验性的故事

在很多学者眼中和研究实践中,所谓好的定性研究就是“讲好一个故事”。其实,不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肯定都需要讲好一个“经验性的故事”。所谓“故事”,其实就是所研究的对象的来龙去脉。在案例研究中,“讲好故事”就是案例再现。举例来说,在社区参与旅游的定性研究中,尤其是案例研究,第一步是完整地展现某个案例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起点、历程、现状(参与形式、利益分配方式、参与决策程度等)。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经验故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经验故事对应研究问题中的第一个基本问题——“what”(“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好的经验性的故事往往包含了“冲突”“矛盾”“张力”等,蕴含了许多现有理论所不能解释或者至少不能很好地解释的经验现实。这就为后续的理论发展,也就是新的理论解释的提出埋下了伏笔。

本文以陈钢华和保继刚[16]的论文为例。这篇论文想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是: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变?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开发模式演变作为一种制度变迁,是否存在路径依赖?如果存在路径依赖,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路径依赖是如何生成的?亦即路径依赖的生成机制是什么?因此,研究的第一个基础性问题就是要很好地梳理、讲述中国大陆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演化的过程。这就要求讲好一个经验性的故事。因此,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篇幅(两页的篇幅)来讲述亚龙湾旅游度假区(研究所选案例地)开发模式演化的过程。

2.6 讲述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性的故事

如前所述,如果一篇论文只是单纯地讲述一个“发生了什么”的经验故事,往往是不够的。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如果每篇论文都只是描述一个经验故事就戛然而止,那么人们很容易“迷失”在这无穷多的故事中;人们对自然、对身处的社会的认识也就会比较浅显。因此,在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经验性的故事的基础上讲述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性的故事就显得尤其重要。所谓理论,其实就是一种“解释”,是科学环中的一环(华莱士的“科学环”,见参考文献[11])。理论总是在人们持续的探索中不断更新、演进。因此,新的理论和解释每天都在出现。理论是高度抽象的,也是超级实用的,正所谓“没有什么能比一条好的理论来得更加实用”。因此,一个好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具有某种(某些)类似特征的经验故事。社会科学研究者(包括旅游研究者)的追求应该是理论上的贡献,亦即新的理论解释。所以,好的研究不应满足于只是讲述一个经验性的故事,还需要讲好一个理论性的故事,即对经验现象做出理论解释乃至理论解释上的创新(或者至少应该有这样的尝试)。

同样,本文再以陈钢华和保继刚的论文[16]812为例。在确认了亚龙湾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演变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之后,论文立即着手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路径依赖的生成机制是什么?在后续的研究中,两位作者采纳了理解路径依赖生成机制的“道路分岔口”进路,并整合制度费用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对亚龙湾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演变的路径依赖生成机制做出了理论假设和实证检验。

2.7 阐述研究对所在领域的明确的贡献

与如上所述的策略三(2.3“将研究放置在相关文献的背景与情境之下”)一脉相承的是,高质量的研究需要明确地阐述研究对所处领域的贡献。这一部分往往体现在论文的“讨论”环节。不少刊物的投稿指南,还明确要求作者逐一地列举、阐述到底研究的哪些方面对现有文献或理论做出了贡献。这些贡献可以是理论意义上的,也可以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也可以是二者兼具。但不论如何,作者都需要明确地找到并阐述所提交论文与现有文献或理论的对话点,阐述论文的知识贡献所在。当然,在严格遵循上述6个步骤之后,这一步自然是“水到渠成”。

本文以陈钢华、黄松山和保继刚[9]1655的论文为例。在论文所进行的3个方面的文献回顾之基础上结合研究的具体发现,论文的贡献阐述部分主要从其所建立的理论分析框架展开。亦即:通过识别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各个行动者背后的行为逻辑,论文建立起一个理解和解释中国旅游发展动态过程的整体理论框架。本文再以陈钢华和保继刚[16]813的论文为例。作者明确提出,论文在如下两个方面做出了知识贡献。其一,基于亚龙湾这一典型案例的研究,论文推进了社会科学界对海南乃至整个转型期中国的制度变迁的理解和解释,并推进了对中国市场化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中关键行动者背后的行为逻辑的解释。其二,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论文通过整合制度费用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来对亚龙湾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变迁的理论进行解释,拓展和深化了社会科学对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解释。

3 结语

本文从7个方面结合案例阐述了在国际期刊发表旅游研究论文的策略。这些策略分别是:(1)确保研究拥有充足的、高质量的数据;(2)提出合适的研究问题以指导论文的开展;(3)将研究放置在相关文献的背景与情境之下;(4)解释研究方法并展现研究过程;(5)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经验性的故事;(6)讲述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性的故事;(7)阐述研究对所在领域的明确的贡献。正如笔者在引言中所指出的,这些策略更多的是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与论文发表的基本准则。此外,本文所使用的案例是笔者参与的旅游研究论文。因此,本文更多的是一些个人的“经验之谈”。因此,笔者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促成国内旅游学界同行更多地关注、讨论并分享如何在国际期刊发表旅游研究论文。

致谢:感谢硕士研究生奚望同学为本文初稿做的整理工作。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论文理论旅游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旅游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