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玲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品读翠鸟外形、动作等语句,体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借助直观图像,引导观察,迁移方法,扩展静态与动态描写。
板块一:找准视角,观静态外形
1.读题,解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句式训练:搭船的鸟是翠鸟。)教写“翠”。
(2)“搭船的鸟”原来就是“翠鸟”,那题目就叫“翠鸟”,是不是更好?
(3)“搭船”是什么意思?教写“搭”。文中有两个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搭船的鸟,快读,找出来。
作者坐在小船上,雨后,无意中发现船头站着一只鸟,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出示水墨画乘船图,船头站立着一只翠鸟,营造观察氛围)
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呢?(放大翠鸟图片)先仔细观察,再说说它的样子。
3.文章中有没有具体写出这只鸟的样子呢?用“_____”画出相关语句。
关注点:(1)颜色;(2)观察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4.指导朗读:“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红色的长嘴。”读中体会喜欢之情,尝试背诵写翠鸟外形的句子。
5.小结:作者通过留心观察,详细描绘了翠鸟身体上那些细微的颜色差别,从整体到局部,用这些细节向我们展现了一只美丽的翠鸟,同时又通过与鹦鹉的对比,让我们对它有更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先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语句,再指导朗读想象、体会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并对翠鸟外形进行细致描写的。可适当尝试背诵,感知作者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板块二:特写场景,看动态捕鱼
1.默读课文,提取信息:这篇课文中还有一处关于翠鸟的观察也非常细致,你能不能找出来?用“_____”画出。
2.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①指名朗读句子。
②抓住动词理解观察细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细致?
(有很多动词:冲、飞、衔、站、吞)
③交流感悟:这些动词用得好在哪里?选择一个,说一说。
交流中,播放翠鸟捕鱼的短视频,配合慢动作剪辑图片,体会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④根据视频观察,口头改段练习,重点是修改、添加动词。
小结:正是因为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并且用非常合适的动词去形容翠鸟的动作,才给读者展现了一只活灵活现的翠鸟。如果说刚才的细致描写是静态的,现在的动作描写就是动态的。
3.朗读句子,感悟细致。
①朗读翠鸟捕鱼的句子,想象翠鸟捕鱼的场景,适当交流看到的画面。
②小结:两处细致描写,一静一动地把这搭船的捕鱼高手翠鸟写活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文中描写翠鸟捕鱼的语句,重点抓住动词来体会其具体作用,强化感知作者从留心观察到细致描写的巧妙之处,为后续自主寻找文本中其他的细致描写提供支架。】
板块三:切换广角,品多种感觉
1.出示课后习题:除了翠鸟,作者还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讨论,内化语言:你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呢?请具体说一说。
预设:(1)天上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①天上下着大雨,作者在船舱里,虽然看不到,却能通过声音知道雨水是打在船篷上的。
②天上下着大雨,作者在船舱里,虽然看不到,却能那么清晰地听到雨点沙啦沙啦的声音。
(2)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①“蓑衣”不是雨衣。即使下雨,作者还是看到了船夫穿的是什么。
②“船后”说明渔夫所在的位置是船的后面,不是其他地方。
③“用力地摇着橹”中“用力”是因为雨很大,可能还在刮风,所以可以想象到船夫用力划船的样子。
(3)指导朗读,深入感知。
风雨中,作者虽居舱内,却将这一幅有声有色的雨景图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不得不佩服他仔细观察的能力。
【设计意图:外形与捕鱼动作的学习,旨在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观察与描写的方法,感受情趣、情感。本环节由扶到放,让学生运用之前所掌握的方法,自主阅读与理解,内化本课的重点。】
板块四:练习巩固,描生活场景
1.尝试练习。
(1)出示“火烈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顺序描述其外形特点。
(2)组织语言,实践练习:用两三句话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一组动作场景。
2.小结: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我们也可以学习作者通过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为自己的习作添彩。
【设计意图:走出文本场景,把观察、描写翠鸟的方法迁移到火烈鸟及其他小动物,再次强化观察的意识与方法,逐渐做到观察细致、有顺序,准确使用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