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的文本再创,意义建构是前提,文本内容的取舍、丰富和拓展是关键,文本内容的呈现方式是保障,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保障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的落地。
国家统编义务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一个个话题,一个个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儿童在与教材的“对话”中实现情感、能力和知识的动态建构。教材的这种设计思路和架构,在留给任课教师丰富的创造空间的同时,也成为横在任课教师前面的一道坎,给课程实施带来了难度。要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念、目标落地,就需要教师充分解读文本,并结合校情、生情和时代精神,实现对文本的再创。
一、文本再创的方向
文本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是课程理念的载体。文本再创,不是随意的、随性的,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拿来用。它必须在尊重教材、遵循学科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素材的再选取、教学方式的再选择,使教学更贴近儿童、更贴近目标,它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向。
1.正确的价值取向。文本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文本再创必须反映和体现国家意志。《道德与法治》的文本再创就必须能够承载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良好品德形成的使命,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文本再创必须对文本的素材进行甄别,摒弃对学生具有负面导向的素材,选择体现时代精神的人、事、物等作为文本的原材料,实现正面导向。
2.以儿童为中心。文本再创所选取的素材必须与儿童是一种平行的关系,这种平行体现在对儿童现实生活的关照和对儿童情感世界的关照上,表现为儿童对于素材承载的话题感兴趣、有话可说,对于素材承载的价值观易于感知和接受,易于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任何脱离儿童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文本,都无法真正走进儿童的内心,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3.源于儿童生活。文本再创必须以儿童世界中的生活事件为原材料,这也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编辑的一大特点。文本的内容必须与儿童息息相关,反映他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灵感受到的世界。源于儿童生活是文本再创的基本出发点。
4.体现活动性。活动是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与学的基本方式。儿童认识的提升和情感的形成,决不是教师“坐而论道”—灌输所能够达成的,必须基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产生。因此,文本再创必须把“静态文本”转化为“动态文本”,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儿童在动中探究、讨论、交流,在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文本再创的方法
文本再创就是一种文本的意义建构和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基于儿童学习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开拓与深化。下面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不只是为了干净》一课为例,谈文本再创在意义、内容和呈现方式上的一些探索。
1.文本意义的建构
文本再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题。所谓解题,就是要在教学目标引导下弄清楚题意。“不只是为了干净”,那还为了什么呢?这是这节课要引导孩子探索并回答的问题。教材文本只有一页,它以“学生秋游”为情境呈现了一个绘本故事,描述了主人公王勇与其他同学对待秋游产生的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最终故事并没有给出课题的答案,只有小主持人的一句话“我也会把垃圾整理好,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那么,教材文本的意义在哪里呢?从小主持人的话里,可以找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文明”,一个是“责任”,从中可知,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不乱扔垃圾既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同时还是每个人的责任。
但“文明”与“责任”两个词很抽象,如何把它具象化,便于二年级的孩子们理解呢?我们反复思索后,找到了一个词—健康,这样就把不乱扔垃圾与健康建立了联系,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听过,或者看过甚至经历过由于乱扔垃圾对健康造成危害的例子,有了直观的生活经验后,理解起“文明”与“责任”便容易多了。于是,我们建立起了一个立体的“文本意义”,“责任意识”和“文明素养”这两片绿叶托起“干净整洁的环境”和“健康的身体”的花朵,犹如大地上盛开的花。这是文本意义建构的第一点,把“不乱扔垃圾”作为个人道德问题去认识。
文本意义建构的第二点,把“不乱扔垃圾”不仅作为个人道德层面的问题去认识,它还是法规约束的行为。结合厦门市开展的垃圾分类活动,以及2017年9月生效的《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把这两点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知道垃圾分类是一项法律,是一项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提升遵法守法的意识。
2.文本内容的建构
文本再创,突出的表现为根据文本意义,对教材文本内容的取舍、丰富和拓展。《不只是为了干净》一课,有以下3个丰富和拓展点。
第1个拓展点,为了让学生了解乱扔垃圾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增加了一个动画视频“马路边面巾纸和香蕉皮的悄悄话”,让孩子通过听、看、讨论等活动,认识到用过的面巾纸和丢弃的香蕉皮等垃圾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如果不正确地投放,就会招惹蚊蝇,传播疾病。在普及健康卫生常识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垃圾不只是为了干净,还为了人类的健康。
第2个拓展点,教材文本一共有6幅图,按照秋游的时间顺序描述了故事发生的过程。如果在文本处理时,仅让孩子看图,读懂故事,并做行为判断,显然它就变得很生硬,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于是,我们把6幅图中3个学生的行为表现编写成一个秋游的情景故事,并配音,在课堂中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饶有兴趣。
在使用情景剧时,还要做到由此及彼,即由故事中的人物,联系到学生自己,要引导学生不仅认识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樣的行为是错误的,重点要把学生垃圾投放的生活经历拉进来,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讨论与反思,引导学生今后的实践。
第3个拓展点,教材文本的第6幅图,描写了一个孩子把所有垃圾打包后放在可回收垃圾桶里,旁边的孩子发出了一个疑问:“应该放在哪里呢?”这是教材文本提供的一个留白,也是文本再创的拓展点。于是我们把“垃圾分类”引进课堂,并在设计的活动中进行垃圾分类的常识普及教育和法规教育。
3.文本呈现方式的建构
再创文本的呈现方式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它必须与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相符合。因此,在文本的再创过程中,必须考虑它的呈现方式,使它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感观参与。以下几种方式值得借鉴:
(1)文本的细节刻画。讲述,让故事和人物鲜活起来。由于文本的简洁性,它呈现的故事、人物不可能有过多的细节刻画或是心理描写,需要教师通过语言讲述,把故事变得丰满,把人物变得鲜活,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情境,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与变化。因此,文本再创需要教师根据文本的意义建构,把教材文本中简洁的图画和语言进行加工,并通过讲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2)文本的动漫化。播放,把虚拟或现实带进课堂。有些生活情境在课堂中无法再现,再创的文本就需要通过动漫的方式呈现,如上面提到的“马路边面巾纸和香蕉皮的悄悄话”,既形象又生动,儿童也喜欢。
(3)文本的活动化。演绎,让学生动起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保持的时间短,语言的理解力相对不高,还未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因此,学习的方式必须是活动式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提升认识,形成情感体验,再创的文本必须转化成学生可参与的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活动可以是演一演(生活情境再现)、玩一玩(游戏),也可以是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如拼一拼、填一填、贴一贴等。如《不只是为了干净》一课的最后一环节,老师让每一个学习小组把代表不同垃圾的卡片分一分,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或厨余垃圾,并把它贴在黑板上代表相应垃圾桶的卡片上。
《道德与法治》的文本再创,意义建构是前提,文本内容的取舍、丰富和拓展是关键,文本内容的呈现方式是保障,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保障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的落地。
综上所述,本文本再创的实质是教师课程的开发过程,也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的过程,其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到达“国家教材不能抵达的地方”。再创的文本犹如教师精雕细刻的拐棍,可以让儿童拄着它,一路通向课程的理想和目标。
【廖光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樊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