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萌 黎珊 李新宇 唐茫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社群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借鉴已有的理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社群学习中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调查,阐述不同因素对新媒体环境下社群学习中学习行为的影响,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以便提高用户的学习效果和优化社群学习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社群学习 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相关性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媒介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其进行学习。在众多新媒体学习方式中,社群学习模式异军突起。所谓社群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在企业的设计和运营下,使拥有共同的兴趣、任务或价值观的一群人,有组织、交互式地发生群体学习行为。2004年后,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年增长率约为20%,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已然形成一个庞大而稳定的基数。随着使用群体的日益增加,有关社群学习的使用和运营等问题逐渐凸显。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社群学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新媒体社群学习的运营提出相应建议,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一、理论基础
(一)计划行为理论
在预测和理解用户行为和态度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是计划行为理论,该模型是由Icek Ajzen和Fishbein在1973年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IRA)发展而来,但TIRA存在一定局限性,实际人的行为还和执行该行为的能力有关。Ajzen增加了感知行为控制这一变量,从而产生了计划行为理论(TPB)。TPB共包括行为、行为意向、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五个因素。本文主要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社群学习模式中用户的学习行为,与TPB理论一致,因此可以借鉴该模型。
(二)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AM)最早由Davis在1989年提出,用于解释和预测用户对信息技术接受程度。随后,Davis从期望理论模型中提炼出了感知有用性,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提炼出了感知易用性。外部变量作为人们是否使用信息系统的初始因素,直接影响以上两个变量,从而间接影响用户使用意向。在社群学习中也存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三)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型
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UTAUT)是Venkatesh和Davis整合了八个理论提出的。四个维度分别是绩效期望即个人感觉系统对工作有所帮助的程度;付出期望即使用者付出的努力程度;社群影响即使用者受周围群体的影响;配合情况是个人所感受到相关技术对系统使用的支持程度。此后,许多学者将其应用到使用意愿的研究中。本研究借鉴该模型,通过用户的学习行为意愿来研究用户学习行为。
二、研究假设
基于TPB可知用户的行为会受到态度、主观准则、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TAM,用户对社群学习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会影响使用态度从而影响学习行为;UTAUT中的付出期望与TAM中感知易用性相似,社群影响整合了TPB中的主观规范,感知易用性涵盖了配合情况,因而本研究中只保留绩效期望这个因素构建出概念模型,见图1。
根据以上研究模型做出如下假设:
H1: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的学习行为
感知易用性是指用户认为社群学习更便利,且获取学习资源的数量和渠道增多。易用性有利于改善用户的畏难情绪,改变学习态度,影响学习行为。
H2: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用户的学习行为
感知有用性是指用户对于社群学习是否获得学习效果的主观认识,这会影响用户的态度和学习行为倾向,进而影响学习行为。当认为社群学习可以获得更多学习内容和更好效果时,用户更有可能产生使用意愿。
H3:主观准则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
主观准则是用户对他人行为的认知和反应,主要指用户在社群学习中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社群学习中他人正向影响可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负面影响也可能导致学习计划的中断。
H4:感知行为控制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
感知行为控制在线社群学习模式中,指用户是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倾向,进而影响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够有效及时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倾向,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且不干扰他人学习正向影响使用效果。
H5:绩效期望显著影响用户的学习行为
绩效期望是指用户对社群学习所取得成绩的期望。用户对于自己所设定的社群学习目标或学习成绩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一般所设定的目标期望越高,使用意愿更为强烈,更有可能产生学习行为。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主体与问卷设计
本研究是针对全国大学生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社群学习行为的研究,采用线上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以便样本数据来源更广泛。问卷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性别、年级、专业等)以及根据笔者构建的模型设计的问题,采用Likert scale将答案项设为5个等级,分别赋值1、2、3、4、5,即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共有11个测度项,见表1。
(二)抽样方法与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共收回33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13份,有效率为92.8%。使用过社群学习的人数为116人,对社群学习有一定了解但没有使用過的人数为125人,完全没有了解的人数为72人。从性别上看,男性占比38.34%,女性占比61.66%;从年级上看,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大二(占比30.35%)和大三(占比38.34%);从专业来看,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经管类(占比40.89%)和理工类(占比37.06%)。
四、数据分析
(一)信度与效度分析
采用克朗巴哈系数即Cronbachs α系数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以测量分析问卷数据的可靠性。利用SPSS 19.0测量了11个测度项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见表3。系数达到0.7-0.8表示量表具有相当的信度,达到0.8-0.9时说明信度非常好。本研究中测度项整体值为0.970,5个潜在变量的值均大于等于0.810,表明问卷中各变量的测量信度良好。
效度方面,在利用KMO值对调研数据的因子分析中,各变量的KMO值分别为0.530、0.541、0.502、0.545和0.512,均大于0.500,显著性全部为0.000,符合效度检验标准,调研测量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采用SPSS Amos 22.0进行路径分析,得到各潜在变量的影响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如图2。态度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绩效期望和主观准则呈正向相关。感知有用性、绩效期望和主观准则对态度有极其紧密的影响,而感知易用性对在线社群学习态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五、建议与总结
感知有用性对学习态度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社群学习的运营者应该鼓励用户互相监督,提供优质有效的学习内容,提高其感知有用性,产生使用意愿,发生学习行为;感知易用性对在线社群学习态度的直接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运营者应注重筛选资源,积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设计更便捷的学习工具,提高用户的感知易用性;绩效期望对态度有最为显著的影响,这应该是社群学习的提供者最应关注的地方。社群学习平台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评定学习频率;也可对社群内用户的学习成绩进行排名,设置激励制度;主观准则与态度有紧密联系,社群学习平台可以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用户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同时细分用户群,进行精准营销;感知行为控制主要是社群学习中用户自律情况,设置一系列措施提高用户的行为控制能力。例如设置每日打卡等制度,对用户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社群学习模式中用户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大学生社群学习使用情况,进一步分析,虽提取了五个潜在变量进行研究分析,但用户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不止与此。当前社群学习正在蓬勃发展,相信之后一定会有更加系统的研究供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