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旋转扳法联合针刀序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18-11-21 01:47冰,张涛,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扳法根型活动度

王 冰,张 涛,庞 浩

(河南省南阳市骨科医院疼痛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本研究用定点旋转扳法联合针刀序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5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27~69岁,平均(47.96±4.23)岁;病程0.1~7.8年,平均(3.93±0.36)年;压迫部位为C47例,C514例,C623例,C78例。观察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26~71岁,平均(48.01±4.28)岁;病程0.1~7.9年,平均(3.95±0.38)年;压迫部位为C49例,C512例,C622例,C710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X线、CT、MRI等检查确诊,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②认知功能佳,沟通无障碍;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晕针、晕推;②非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上肢疼痛;③妊娠、哺乳期。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电针联合推拿治疗。电针(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0mm×40mm)取穴大椎、双侧天柱、双侧风池、夹脊穴、外关、曲池、合谷,取坐位,针刺得气后连接脉冲电疗仪(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G6805-Ⅱ型),调整至连续波,以能够耐受为宜,留针30min。推拿取坐位,用一指禅推拿颈项两旁、肩背部、上肢肌肉与软组织,前臂置于患者肩部,向下用力,拇指推顶风池穴,手掌向上托下颌反向牵引,同时嘱患者颈部左右旋转、后伸前屈,双手提拿患肢与肩颈,并给予拍打、牵抖,操作以患者舒适为宜,每次15min,1日1次。

观察组用针刀序贯疗法联合定点旋转扳法治疗。病变侧关节囊松解,取健侧侧卧位,暴露病变部位,确定病变节段,消毒后选用3号针刀(北京华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8mm×80mm),棘突旁进针直至关节突骨面,剥离、切割病变节段,感到病变组织明显松动后退出针刀,针孔按压止血,贴敷无菌敷料;病变侧斜角肌、头颈夹肌、半棘肌、侧斜方肌及肢带肌松解,相同体位下,选用4号针刀(规格0.6mm×50mm),分别于病变侧横突后压痛点、头颈夹肌、半棘肌止点处、肩胛提肌、斜方肌止点定点及肢带肌起点处进针行切割松解,在有明显松动后退出按压止血贴敷料。定点旋转扳法,取坐位,拇指触及枕后隆突棘突与两侧,明确压痛点,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定位病变节段,屈曲颈部15º(3-5颈椎段)、30º(5-7颈椎段)拇指固定关节突,手掌放于下颌,单肘夹头弧形旋转,在拇指感到旋转力时,向右侧施力并向左侧推关节突,闻及“咯哒”声时完成,2天1次。

两组均治疗2周。

3 观察指标[2]

颈椎活动度:颈部左右旋转大于41º计0分,30º~40º计1分,21º~30º计2分、11º~20º计3分、小于10º计4分。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强。

神经传导速度:用丹麦生产的DISA2000型肌电图仪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4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颈部功能及肌力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显著好转,基本不影响生活工作。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臂丛神经拉伸试验可疑阳性。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37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57%。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5,P<0.05)。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颈椎活动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颈椎活动度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颈椎活动度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VAS评分 颈椎活动度对照组 52 治疗前 8.31±1.02 2.75±0.69治疗后 2.96±0.51* 1.38±0.33*观察组 53 治疗前 8.33±1.05 2.77±0.70治疗后 1.88±0.36*△ 0.81±0.11*△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NCV、SNCV比较 (m/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NCV、SNCV比较 (m/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SNCV正中神经 挠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挠神经 尺神经对照组 52 治疗前 43.36±3.31 43.45±3.40 43.59±3.52 44.30±3.36 44.41±3.40 45.03±4.06治疗后 57.85±5.02* 56.22±5.20* 55.69±5.01* 55.69±4.36*△ 57.59±4.23* 56.35±4.02*观察组 53 治疗前 43.38±3.35 43.39±3.39 43.50±3.56 44.29±3.41 44.46±3.46 44.96±4.01治疗后 63.02±5.39*△ 64.22±5.61*△ 64.31±5.70*△ 63.02±5.33*△ 62.39±6.03*△ 64.22±6.01*△组别 例 时间 MNCV

6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占颈椎病65%左右[3],颈椎椎间盘继发性病理改变及退行性病变,进而引起神经根受压是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

电针、推拿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椎间盘压力,促进局部肌肉放松,改善神经根与颈椎间盘关系,以止痛、缓解症状体征。但是治疗只能起到暂时性改善。临床研究证实,静力平衡失代偿时,颈部轻微动活动会加剧这一变化,减少对髓核的约束力,进而影响到颈椎生物力学的整体平衡。而颈椎周围韧带及肌肉较为薄弱,稳定性差,为适应这一改变,机体会自主调整肌肉结构,维持颈椎稳定性,但是肌肉结构的改变又会引起颈部生理曲度的改变,进而导致颈椎骨结构及周围软组织变化,因此治疗时应立足整体,着眼局部,进行综合调节[4]。

针刀疗法能够通过改善软组织的张力及应力消除痉挛,通过松解粘连加速组织修复、调整神经功能。微针刀序贯疗法较传统针刀疗法能够通过逐层、逐次的松解,先里后外,消除张力及痉挛,避免代偿进一步发展,更利于颈椎力线及颈椎结构的调整,作用于机体时更有条理性,治疗时更为精准,避免重复操作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力[5]。但是,对于颈椎小关节出现微小移位的纠正效果较差,同时加大了损伤发生率。因此,应用时增加定点旋转扳法,通过定位椎关节突,给予旋转、屈伸等杠杆作用,操作具有幅度小、力度小的特点,动作更为轻巧,能够对微小移位进行纠正,进而缓解软组织的张力,促进颈椎力线的平衡恢复。联合针刀序贯疗法互补不足,起到增益效用[6]。

针刀序贯疗法联合定点旋转扳法可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舒筋活血、消炎止痛,重建颈椎力学平衡,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扳法根型活动度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扳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运用总结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腰椎扳法的研究进展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