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一条土路回到村庄

2018-11-21 12:43梁永刚
火花 2018年11期
关键词:土路牲口农人

梁永刚

行走在乡村,你会发现,一条条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阡陌土路,无一例外都是硬邦邦瓷实实的,就像农人随手扔到地上的一根麻绳,以匍匐谦卑的姿态,缠绕在故乡的脉络之上,将星罗棋布的村庄串联在一起,成为草木故乡最生动的图腾。站在高处远远望去,蜿蜒起伏的乡村土路总是以沉默的方式,静静躺在村庄与村庄之间,用纤瘦的躯体构成一道淳朴而真实的风景。千百年来,农人仄仄歪歪的脚印,牲口深深浅浅的蹄印,把寻常的乡间土路踩成了一部厚厚的乡土史书,昏黄的册页上沾染着先人们的斑斑汗渍、滴滴泪水,庄稼和炊烟的气息,以及被岁月尘烟淹没的悲欢离合。出村,进村,祖祖辈辈的农人们沿着乡村土路,走过了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是是非非,走出了一段又一段平淡沉重、比树叶还要稠的生活,走完了庄稼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旅程。乡村土路是卑微的,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没有,就像乡间诸多无名的花草一样,静默地守在村庄与田野之间,只管为村人吐露芬芳,无关名分。况且,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从这块地到那块地,土路的使命就是把人送达目的地,有无名字并不重要,不影响走路的人,也无关路的漫长历史。

每次坐车回到故乡,只要不是携带太多的物品,我总是提前一段路程下车。这已成为我多年雷打不动的一个习惯。对,习惯。或许是“近乡情更怯”的缘故吧,我每次回到故乡的土地上,总是喜欢用步行的方式和故乡的一草一木亲昵,喜欢沿着这条熟稔的乡间土路,心中怀着朝圣者的虔诚,一步步走近并抵达久违的村庄。此时的土路,就像一位久未谋面的老朋友,虽然沉默寡言,却亲切自然。走在乡间土路上的感觉和城市柏油路上是截然不同的,正如一个诗人所说“城市坚硬的柏油路,皮鞋敲击路面生硬的咔咔声,终日响彻我的耳膜”。而土路走上去就亲切多了,路中的坑坑洼洼,路边的花花草草,就连农人遗落在路上的麦穗或者割草娃洒落的青草,似乎都有着鲜活的生命,让我还未跨进家门先被浓浓的乡情和亲情包裹。行走在这条再熟悉不过的土路上,哪些地方直,哪些地方弯,我的脚板比我还清楚。说来也怪,每次回乡只要一踏上通往村庄的土路,我烦躁不安的内心就会归于平静,那是一种无需掩饰和做作的平静,素日里在名利场里苦苦挣扎却一无所获的落寞感不复存在,在钢筋混凝土丛林里积攒的憋屈和压抑消失殆尽,在都市市井之中滋生的莫可名状的恐慌荡然无存,唯留一种真实可靠在脚底下蔓延流淌。如果到家的时间刚好是黄昏时分,那就再好不过了。也只有在暮色苍茫的氛围里,我才会完全静下心来打量这座生我养我的村庄,远眺村庄西边那块埋葬着我的祖父祖母的黄土地,任纷然的思绪在我一遍遍的追忆中升温。

在外漂泊了许多年,当我终于又一次走在村外的土路上,珍惜和感恩的情愫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总是刻意地尽量把脚步放慢,再慢一些,走走停停看看,有时候干脆坐在路旁的田埂上抽一支烟,或者顺手从地下揪一根青草放到嘴里嚼,稳一稳纷乱的心绪,想一些陈年的旧事。其实,随着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条曾经人踩牛踏的土路基本上废弃不用了,顶多也就是农忙时节一些农人抄近路时走走,仅此而已。不是我说话夸张,这条土路我熟悉到闭着眼也能摸到家。不止我这样,就连昔日里那些牛啊羊啊也是如此,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那些从地里劳作归来的牲口摸黑也能四平八稳走在土路上,比人走得还稳当呢。祖父生前曾经说过一句话,别看牛是哑巴牲口,蹄子下面长着眼哩!这条土路上有几道沟,有几个田埂,路两旁栽种有什么树,我了然于心,如数家珍。甚至于,拉着架子车走完这条路需要花多长时间,赶着牛走完要花多长时间,我心里都像明镜一般。从小到大,我的脚印不知在这条土路上重叠了多少次,下地干活、放牛割草、外出上学、回乡教书,进城十几年来,虽然走得不勤了,但这条路时常在我的梦境里出现,路上的黄土粘人脚,也系着我思乡的心。这条土路上,留下了我尘封的记忆,淹没了太多的往事,有辛酸也有苦楚,有甜蜜也有喜悦,一桩桩一件件都被岁月无情地镌刻在泥土之中,像雨后碾压晴天晒干的车辙印一样清晰可见。

其实,故乡的这条土路究竟诞生于何时,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的村人,赶集赶会,婚丧嫁娶,下地劳作,荷锄而归,都是顺着这条土路进进出出,农家琐碎庸常的日子也像这土路一样漫长。村人熟悉这条路,土路也熟悉村人。土路是村人们一步一步踩出来的,没有章法,也不需要章法,该拐弯时自然拐弯,该直行时就直竖竖的,始终都是水到渠成的简单和质朴。土路的性格像极了土里刨食刨生活的农人,生性倔强,与世无争,隐忍谦恭,在蜿蜒前行的过程中即便遇到一棵树或者一小片庄稼,总是放慢脚步,绕行而过,唯恐伤害到什么或者打扰了树们草们的生活,于是,东绕西绕便绕出了土路的曲曲弯弯,绕出了世间万物和睦相处的独特韵味。乡村树多,每一座村庄都是一片森林,土路两旁多栽种高且挺拔的杨树。炎炎夏日,两旁茂密的杨树枝叶在半空中彼此交错,厚实的树荫几乎把整个土路都给罩住了,仅在头顶留下了一线天,微风拂过,树叶哗啦啦作响,宛如天籁之音,空灵悦耳。天寒地冻的冬天,落木萧萧,树叶散尽,删繁就简的枝条在土路的上方紧密相挽,此时行走在土路之上,像是周身被一层厚厚的棉被包裹起来,即便是数九隆冬,也不会感到特别的寒冷。乡间土路是有味道的,一年四季不尽相同。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农人们一趟趟在土路上来往奔走,且不说土路自身挟裹的那股子泥腥味,仅就农人们脚底下沾染的各种庄稼气息,就足以让一条土路五味杂陈。乡间土路的表情也很丰富,更多时候是温和可亲的,零零散散布满了牛羊蹄印,偶尔还会有牲畜的粪便遗落于路中间,不过停不了多久,就会被拾粪的老人铲入筐中,摇身一变成为滋养土地的农家肥。土路也有暴躁的时候,譬如久旱无雨,土路上尘土飞扬,肆意地宣泄着对老天的抱怨。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如今这条乡村土路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路面依旧凸凹不平,身躯仍然瘦弱单薄,就连土黄的面孔还是素面朝天。路还是那条路,我却从毛头小伙进入了不惑之年。如果说土路有变化的话,那就是路面上的野草茂盛了许多,几乎把整个路面都吞没了。过去可不是这样,虽然土路上也长草,特别是夏季下过几场透雨后,草们很快就把狭窄的路面占领了。不过,那时候村上人多,牲畜也多,草们也只是暂时疯长而已,绝不会长久得势。要不了几天,人踩车轧牲口走,那方被草们占领的失地就会收复回来。这是一场草与路的战争,没有硝烟弥漫,无须大动干戈,有的只是无声的退让和友善的妥协。如今村上的人烟比过去稀少多了,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守护着村庄最后的人气。现在,牲口的蹄印早就在土路上绝迹了,就连人的脚印也是寥寥无几,土路被葳蕤的野草占领也是早晚的事情,这不能不说是村庄的悲哀。

土的路,路的土,究竟谁在托举着谁?温暖着谁?时隔多年,如今走在故乡的这条土路上,我的心灵得到了从未有过的皈依和慰藉,没有什么比乡村这条土路更真实可靠,没有什么时候让我比此时更接地气。或许用不了多久,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这条诞生于先人们披荆斩棘坚实步伐中的土路,这条生长于农人们沾满庄稼和泥土气息的脚印里的土路,和众多乡村风物一样,终将消逝在故乡的狭小版图之中,以土崩瓦解的方式走向死亡,回归自然。

猜你喜欢
土路牲口农人
麻 雀
写小说的数学家或奇迹发明家
不识车轭
牲口屋
乡间土路
土路
免役
牲口放青要防备中毒
怎样防止牲口中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