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 月
刚入春,陡升的气温就让本该温熙的春风变成了让人慵懒的熏风。惠风和畅的时光,变成了令人沮丧、颓废的折磨。这情形,颇似干久了某个工作抵近的临界点:最初的热情被耗尽,前途渺茫,去意彷徨。有些人选择了折返,有些人开始游戏人生,只有极少数人选择坚持,苦苦寻找出路。
一个被困在自己的城堡里孤军奋战的人,无疑是勇敢的,令人敬佩的。他没有外援,没有神助,一切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去破解挡在面前的迷障。因为没有人能够告诉他,有一扇门就在他身边,只需轻轻一推就能抵达梦想的广阔天地。
一个写作者很容易不知不觉地被囚禁在自己构筑的语言城堡里。现实逐渐远离,而理想的天空远未到来,他就这样被悬置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里。在外人看来,他像一个笑话,而在他看来,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令人窒息的盒子。小说家会努力重构现实图景,而一些散文诗人则试图远离生活,潜心于构建自己内心的宇宙。
在阅读大量来稿时,我经常看到他们在现实生活里左冲右突的情形——“不愿被风尘浩荡淹没”,“对尘世怀有敬畏,对召唤的精神家园怀有敬畏”。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散文诗人常常显得无力、焦灼,不知所措。他能够像上帝一样,俯看芸芸众生,却无法对芸芸众生中那个渺小的自己视而不见。他能在过去往复逡巡,在旧物上寻找火焰,却无法对未来抱有多少乐观。今天就像一个深潭,他沉陷其中,欲罢不能。他们就在这种自我的不断割裂与重建中跋涉,在文字的虚空中忍受煎熬。
与今天相比,刚入散文诗领域的岁月更让我怀念。一切都还新鲜。时光荏苒,最初的新鲜和惊喜已消失殆尽,理性逐渐代替热情,我成了一个挑剔的食客,经常陷入无从下箸的犹疑。可每当看到优秀的稿件,总让我心动眼亮。散文诗仍然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执着地探索它的边界,探寻它的无限可能。
昂立枝头的花朵,固然美艳动人,但落红遍地的时刻更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散文诗就是那片片落英,它的美,彰显在浮华散尽后与泥土相拥之际。它从来都不是喧器的主角,发出的声音也不宏亮,甚至有些单薄而微弱。但只要坚守,散文诗必将为我们构建一幅有景深的生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