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中国的乡村发生了历史性剧变, 书写新时代的乡土文学已经成为一个极为艰巨而又极为迫切的任务。 海峡两岸的新一代 “70 后” 作家对此进行了较好地回应。 付秀莹的 《陌上》、 梁鸿的 《出梁庄记》、 叶炜的 “乡土中国三部曲”、 房慧真的 《河流》 和鲁敏等作家的作品, 这些带有作家乡村记忆赋予生命体验的 “村落书写” 呈现各自对21 世纪乡土中国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的独特思考。 专栏五篇文章在对这些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诚挚地批评或自我剖析的同时, 较好地阐释出了21 世纪新时代乡土文学的新美学特征。 事实上, 无论是作家还是批评家, 这种来自故乡童年的 “原生、 本土性” 乡村记忆, 正越来越成为一种无比珍贵的生命体验与审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