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松林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高中自然地理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大气循环》《水循环》共同构建了必修1的主干知识脉络。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相比,学生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缺乏直观感知体验,“看不到的内外力作用,摸不着的三大类岩石”让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表现得较为吃力和混沌,多数需要依靠机械记忆来完成该章节的学习任务。这无疑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是相悖的,也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学习体验。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学习困难,摆脱电子视频和动画短片播放带来的“一时热闹、课后忘掉”的尴尬局面,我尝试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设计成一段小故事,帮助学生重置了一个《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学习平台,配合手绘板图(绘图可适当夸张),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岩石圈四大类物质的循环过程加以整合,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为了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出有趣的情境,我结合当下流行的一些影视剧元素,将故事名字定为“三生三世,一滴岩浆”。以故事为平台,从听觉、视觉上给予学生刺激,以此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透彻、印象深刻的效果。
故事内容如下:
岩石圈主要由各类岩石构成,由内向外岩层年龄由老渐新。当受到地球内力作用时,可能会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这样就产生了褶皱和断层。这就是内力作用之一——地壳运动,高大绵长的山系例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就是这个过程的产物。
某天,深埋在软流层的岩浆剧烈活动,上涌侵入岩石圈或者喷出地表,这就是内力作用之二——岩浆活动,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叫做岩浆岩。因为地表与地下的地理环境有差异,侵入岩石圈后冷凝的叫花岗岩,喷出地表的称作玄武巖。(图2)
出露地表的岩浆岩会受到日晒夜露、风吹雨打(风化),大块的岩石可能会被风沙磨砺成“蘑菇石”屹立在山巅(侵蚀),而碎屑物则被风、雨等媒介搬运至山脚下(搬运),当风速、流速减慢或者遇到障碍物,这些搬运的物质就会停滞堆积起来(堆积),一层又一层地叠加,直至某天它们乘上地壳运动这趟“顺风车”,再次被埋地下。因为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固结成岩作用,重生成新的岩石,即沉积岩,明显的层理结构和可能含有的化石是它们特有的特征。(图3、图4)
当再次发生地壳运动,岩浆岩与沉积岩双双落入地表以下,也许很深很深,周遭的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它们因此也会发生较为缓慢的地球内力作用之三——变质作用,形成新的岩石——变质岩。(图5)
沉积岩与变质岩可能随着某次地壳运动再次出露地表,也可能与岩浆岩一起再次坠入软流层,重熔再生为新的岩浆(图6)。某天,深埋在软流层的岩浆剧烈活动……这滴岩浆又将再次开启它的岩石圈之旅。
教师在画图时,要随时提醒学生板图的图形比例有所夸张,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故事结束之后,我一般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此故事(平台)基础上,鼓励他们试着将故事内容补充得更加丰满。例如,外力作用的多种形式、各种地质作用之间的相互转换等,让学生思考这滴岩浆在“三生三世”的轮回与转换过程中,是否一定是按照老师说的这个过程演化,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模拟一边画图一边陈述,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绘图与故事内容最完整、最丰富。此过程师生间、生生间可以提问、讨论。大约10~15分钟后,选取一到两个小组展示研讨结果,其他小组则以作业的形式提交。
我连续两个学期多个班级尝试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的学习反馈显示此环节大部分学生掌握情况良好。每当遇到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问题,学生都会兴致勃勃地讲起“三生三世,一滴岩浆”。以小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搭建新的学习平台,转变了教师的讲解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脑海中留下的是故事,也是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