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育人理念;多元课程体系;教育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首期“优秀校长培养工程”深圳阶段跟岗学习安排,5月3日至31日我到深圳市红岭中学(教育集团)参加了为期29天的跟岗培训,收获很大。特别是在与红岭中学(教育集团)张健校长的学习中,深刻感受和领悟红岭中学的办学思想、理念、方法等,使我获益匪浅,体会深刻。
一、走进红岭,感受名校发展历程
深圳市红岭中学创办于1981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建设的第一所公办学校,当时定名为“深圳市第三中学”,后来划归福田区属更名为“红岭中学”。红岭中学的发展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从1981年至1992年创业阶段;1992年至2000年成熟阶段;2000年至2010年优质阶段;2010年至今是卓越阶段。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创新,优质资源不断对外辐射,背后是这所特区中学强烈的使命感。
红岭中学现有“一校四部”的格局,未来即将规划加入的有安托山学校、文华实验学校(深康校区)、大鹏红岭校区,届时红岭将逐渐形成一校七部的集团化办学规模,拥有8000余名在校生,170余个教学班,教职员工近千人,使之成为深圳基础教育界当之无愧的“教育航母”。
随着集团化办学规模的不断拓展,红岭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一直在不断攀升,学校推行“崇尚质量,追求卓越”,参照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并于2013年荣获“市长质量奖提名奖”,成为深圳建市以来唯一获此殊荣的的公办学校。2014年时任深圳市长许勤批示:“红岭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做法,应在全市教育系统积极推广并研究提炼,形成制度性成果。”从2015年开始,红岭中学积极探索体制改革新模式——集团化教育体制变革。先后成立了“红岭中学(教育集团)理事会”“红岭中学(教育集团)基金会”“红岭中学(教育集团)学术委员会”,同时由政府与万科集团按照1:1比例共同注资1个亿,2019年再注资一个亿,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先行者。
近年来红岭中学(教育集团)秉承“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文化引领、传承创新、融入世界、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树立了创建伟大的学校,培养伟大的学生的远景目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中高考成绩逐年高位攀升,彰显了优质的普惠教育。高分段重点大学录取率达80.16%,学校已跻身优质名校行列。基本实现了“提供适合学生个性成长的理想教育,创建与特区地位相称的国际化新学校”的办学目标。
二、走近校长,领略恩师魅力风采
(一)恩师印象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红岭中学(教育集团)张健校长,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气质儒雅,个子高大,身材魁梧,声音洪亮,为人谦和,笑容可掬。他像恩师一样博学,像慈父一样和蔼,与他交流能感受到他的睿智、严谨、细致、务实。
张健校长2015年开始担任红岭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校长。曾任华强职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副局长。荣获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福田区就业创业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是深圳市第四届党代表、福田区人大代表、深圳市兼职督学,曾兼任全国财经类职教协作会副会长、广东省职教学会财经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
张健校长任职华强职校期间,推动学校发展为国家级重点学校;任职福田区教育局副局长期间,致力于“学生成长有劲,教师发展有为,服务保障有力”的目标,为福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任职红岭中学以来,积极探索当代中国教育创新之路,推动成立红岭中学(教育集团),建立灵活、高效、民主的管理运行机制,使学校和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富有文化内涵,红岭中学社会声誉日隆。
(二)恩師理念
作为一所好学校,首先要拥有一位好校长。因为一位好校长会把自己独到的办学思想、理念、思路,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根植于学校发展进程中,并树立长远的办学目标,办出自己的特色。通过一个月的学习,红岭中学(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和今天所取得的成绩,让我深深感悟到一位好校长对学校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今天的红岭中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目标、办学特色,这无不与一个好校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张健校长提出:“率先在全国探索公办学校体制改革,引入社会资金,构建多元开放的现代学校制度。”同时,还提出红岭中学(教育集团)由“卓越迈向伟大”的战略规划,使我对学校发展与管理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学校,必须要结合本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挖掘突出的教育教学优势,规划长远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做深圳特区教育体制改革的领跑者。
(三)恩师言行
张健校长领导下的集团班子团结、奋进、和谐、有为。四位校级领导每天7点前便已到校,并带头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巡查与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张健校长告诫我们:“不关心教学的校长,绝对不是一个好校长。校长要从繁忙的日常琐事中走出来,挤时间走进课堂,关注教师的教学。”他还强调:“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要能沉下去,尤其是深入到一线,在你巡视的过程中就是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同时,也能够发现很多老师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精神,其实这是对老师最大的鼓励。”由此可见,校长必须要深入基层,尤其是要对课堂教学高度重视,这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
三、走进师生,感知人文育人理念
(一)注重教师发展,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
作为一所名校,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育激情与活力?学校提出“构建成长共同体,让教师发展有为”的口号。张健校长说:“学校对教师的服务责任,不仅要让每个教师有责任感、使命感,更重要的要让教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红岭中学不断完善制度和课程建设,教师角色的转变至关重要。教师不仅是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更是教学的执行者、指导者,同时也是培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这个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受到从接受职业到享受职业的升华。
红岭中学利用各类教研活动、学科沙龙、名师工作室、学科竞赛等形式,实现不同学科间的渗透,激发了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潜能和活力。年轻教师的潜能得到发掘,资深教师也焕发了新活力,在学校营造了非常好的研究氛围。在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吴磊主任的交流中,我们收获了一句深受启发的话,她说“每一个教师都是需求发展和上进的,关键是学校如何从思想上和专业化上去引领。”教师都希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只不过不知怎么去做,作为一所学校要从思想和专业化上去引领、指导,要成就学生必须先成就教师,只有教师专业发展了,学生才能真正发展。
(二)弘扬红岭精神,引领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红岭中学的教师给我体会是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形成了“敬业、务实、坚韧、创新”的红岭价值观。所有的老师都是很早到校,天黑才回家,为了学校,为了学生,整天忙碌,他们毫无怨言,把教书育人当作一项事业去做。红岭中学校内非常人文、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整洁的校园环境和严谨有序的秩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与红岭中学师生交流中会发现他们身上具有某种特质,或是某种基因,这应该就是红岭的精神吧!一所学校的文化精神,说大了其实就是价值观。一所学校的校风好、教风好、学风好,风清气正,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实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能量、一种凝聚力展示,它提供的是一种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
(三)创建校园文化,提升师生主人翁精神
走进红岭中学,能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在用无声的语言感染、净化着师生的心灵,彰显着师生的主人翁地位。在校园内的灯箱标语中写着“无需扬鞭自奋蹄”应该是对红岭中学校园文化的深刻诠释。在这所学校处处都能感受到师生的共同参与,时时都能感受到师生的自豪喜悦,师生的主人翁精神让这所年轻的学校拥有了代代传承的深厚积淀,也赋予了这所学校永恒的魅力和灵性。红岭中学的每一位师生都以学校为荣,把在红岭中学工作和学习当作是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在校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自信的笑容,听到自信的声音。
四、走进课堂,体验多元课程体系
(一)打造多彩的课程,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
走进红岭中学的课堂,你会发现学校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个性化课程。学校提出“提供适合学生个性成长的理想的教育,创建与特区地位相称的国际化新学校”,建立了配套的课程体系。第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红岭中学开发了8个门类共416门课程,建起由德育、文化和活动组成的校本课程体系,获“广东省校本课程暨品牌教辅展示一等奖”。第二,校本课程特色化。围绕学生课堂主导地位,以“四大主题活动节”及各类学科活动周为载体,自主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其中模拟联合国、游泳等课程已成为特色品牌课程。第三,特色课程精品化。立足“红岭品质”,不断扩大特色课程的精品效应,业已打造出合唱、传媒、文学、心理等10门学校精品课程。如学校金声合唱团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市最具影响力学生合唱团之一。第四,经典创意课程化。学校鼓励各种创意,对创意进行识别。同时,红岭中学设置了关爱生命、关心生活、关注生涯的三关课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我本人在跟岗学习期间,参加聆听红岭中学组织的全国、省市名师公开课16节,参加评课活动3次,内容涵盖语文、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
(二)注重学生行为养成,教育面向学生的未来
看到红岭中学对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引发了我许多思考,他们的许多做法,真正体现了“教育面向未来,培养伟大学生”的远景目标。例如,每周一升旗仪式庄严、隆重,全体学生统一着装,队伍整齐,站姿端正,态度认真。主席台上,学生代表的发言饱含自信、富有激情,传达出不畏挑战的勇气,充满了对红岭中学的感激之情,以及莘莘学子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其实学生的思想行为、养成教育,学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学校的教育去规范。学校注重对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做志愿者,服务社会是红岭中学德育特色之一。红岭中学现有学生义工2902名、教师义工340人、家长义工260人,为全市坚持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志愿者服务学校,获得“深圳市优秀义工组织”等称号。2013年,学校被确定为“志愿者之校”典范,时任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等市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个月弹指一挥间,但一个月的收获将使我受益终生。感谢红岭中学(教育集团)为我们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使我们学到经验的同时也加深了友谊;感谢张健校长悉心关照与热情的指导,是您的真情付出,温暖和感染着我们,使我们受益良多。我将把此次跟岗学习中所学的经验、理论与方法,不断内化,融会贯通;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不忘初心,努力前行,为深圳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席华.多元文化课程之我见[J].世界教育信息,2007(8).
[2]马晓玲.多元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多元文化素质[J].科技展望,2015,25(12):292.
作者简介:谭超(1977.12—),男,吉林省吉林市人,漢族,学历:本科,职称:高级,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工作单位: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