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瑾华
摘 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人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课程途径,对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思想品德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解析,提出了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更好地培育中学生的责任感。
关键词:思想品德;中学生;责任感
随着社会改革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科技、信息、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我国“两个100年”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一个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講竞争又讲合作,既讲权利又讲义务,既讲个性又讲共性的社会里,对人才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在此社会背景下,个人责任感的重要性被推上了一定的高度。同时,中学时期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青少年时期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中学生责任感培育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其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架构可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学生基本核心素养的要求。社会参与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而社会参与重点在于学会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学会承担责任,敢于担当。这些重要的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应该在学生时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这些道理,更应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改变以往不良的行为习惯。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从国家、学校、家庭等多个维度对青少年的责任感提出了要求,这也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
学校要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整体框架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育学生强壮的体魄,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学生的责任感是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中学生责任感的培育,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体现在课后日常学习生活中;不仅体现在某单元的授课中,更应贯穿到整个初中学习阶段。我们需要时刻注重学生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培养。
二、中学生责任感培育在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实践
(一)中学生责任感培育的教学形式——学习小组模式
学习小组模式是思想品德课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形式之一。学习小组的形式为学生参与合作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创设了积极有利的条件,增添了课堂融洽民主的氛围,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更直接体会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我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约为5~7人,小组成员一旦固定不能修改,并选定组长,确定队名,实行计分制,小组的分数计入整个学期的日常考核中。各学习小组作为一个小集体,各小组成员作为集体的一员,在享受集体带来的荣誉时也要学会为集体作出贡献,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必须学会承担个人所负责任。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小组活动中是最明显的,因此,我也通过这种形式重在培养学生学会融入集体,团结合作。然而,从小组成员的确立到小组最终考核,这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问题。秉承“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这些问题不仅成为教学中活生生的案例,也使得德育深入日常生活之中,常见的问题如下:
首先,在分组过程中,部分“不受欢迎”的学生不被小组成员接纳,且几乎每个班都存在这种情况。确定分组的办法是,根据课堂表现挑选6~7名组长,接着课后学生到小组长处报名,每个小组人数为5~7人,人数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调节。可是,总是有若干学生成为不被欢迎的群体,没有组长愿意接纳,或者因为某位同学的存在,没有其他同学愿意到那一组报名,导致人数分配不均匀。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从小组长那边做思想工作,各小组长都是根据表现挑选出来的优秀分子,在各种行为规范上必须起表率作用,因此要带头热爱集体,学会团结友爱,主动关心班级弱势群体。再根据各班情况,平均各小组的综合实力,针对部分表现优秀的组长及时给予奖励,营造班级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
此外,在部分小组中,常常因为分工不均、小组个人表现不佳、小组凝聚力不够等现象而产生矛盾。有些同学认为小组其他人都不参与活动,全部自己一个完成;当出现错误时会互相推卸责任等等;部分小组凝聚力不够,十分散漫,甚至有时忽视这一小组的存在,甚至有个别同学开学一个月后还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组;有同学说想换组,觉得自己的小组不好,有些组长则从不关心组员,参加活动特别不积极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影响组员的个人利益,也影响整个小组成员的集体利益。通过小组的形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合作,教师进行小组考核的方式,对学生个人责任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中学生责任感培育的教学内容——课堂活动
学生活动往往涉及个人和集体的利益,能够直观体现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行动服从团体行动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思想品德课程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结合初中生的成长阶段特点和学科特点,从而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充分感悟和体会责任感。每个活动都需要让学生体会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活动的成功离不开每位成员的责任意识。下面我以时政演讲、默契考验、心意卡制作、纪律评分表等课堂活动为例,说明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方式。
1.时政演讲
时事新闻演讲的小组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PPT形式针对近期国内外热点新闻进行讲述与评论。需要各小组课后进行分工合作,部分同学负责PPT制作,部分同学查找资料,部分同学演讲,一次好的时政演讲必须是通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演讲的分数评比标准中有20%是针对小组合作情况,小组成员之间必须有明确分工合作,且小组之间团结友爱才能取得相应分值。然而在现实中却出现各种情况,如当演讲出现问题后,部分小组成员便开始相互埋怨,有的说演讲的人语言表达太差,有的说资料查找有误等等,甚至有部分人生气地说道:我们小组其他人都不参与,我一个人做那么多当然做不好等等。如果小组之间存在着合作不佳的问题,则必须扣除相应的分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班级的竞争氛围下,合作分值得分率越来越高,为了集体荣誉,各小组合作慢慢得到了改进,学生在活动中慢慢培养了合作意识。
2.制作“心意卡”
为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集体意识,开展了制作心意卡环节活动,让同学们制作感谢卡给为班级默默付出的同学。在活动中,有的同学把感谢卡给小组中为大家付出最多的人,有的同学感谢在运动会中为班级争取荣誉的同学,还有的同学感谢班级的班长、劳动委员等为班级作出的贡献。这些互动活动都能够让大家真正意识到集體和个人是紧密联系的,通过活动也使学生体会到集体意识体现在生活的各方面,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都要积极地为班集体作贡献。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了解到个人有责任为集体服务,认识到具有集体意识的人能够获得大家的肯定,从而培养个人的责任感。
3.纪律评分表
“纪律评分表”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各小组一周内的表现情况,扣分指标包括:上课未带课本、未交作业、上课说话打闹、课后不文明行为;加分指标包括好人好事、为班级作贡献、上课积极发言等。各小组长轮流值日,记录一周各小组的表现情况,根据记录每周评选“最佳小组”。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小组成员内部会互相鼓励、互相提醒,能使各小组迅速学会培养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个人的行为与集体密不可分,自己的错误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每个组员都有责任为了集体利益而自觉遵守纪律,从而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三、思想品德课堂对中学生责任感培育的教学感悟
从教育现状来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当前的关键在于成年人如何帮助他们把责任感认知、责任感情感和责任感意志生成为责任感行为和责任感习惯。如果能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小开始将责任意识变成一种责任习惯,在以后更大的平台上也要融入集体,学会合作,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康德认为,人类唯一的理性是纯粹理性。而现代教育专家又指出实践理性是教育研究的大智慧。教育理论理性是“要从实践中来的认识”,教育实践理性是“要回到教育实践中去的法则”。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教育研究者,尤其作为实践导向性很强的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工作者,要将此理念带入到工作中,在课堂中一定要注重实践的研究。一方面,学生通过对生活实际的感悟学会相应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行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真正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实践性,让学生不仅学到相应的思想意识,更能在今后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改变、有所收获。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快速形成的阶段,而责任感作为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核心素养,中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极强的育人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的运用,学生能够通过各类活动明白其中的价值观念,并能够由此在生活中运用相应的价值观念指导行动,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刘芝花.中学生责任感培养及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2).
[2]黄克涛.浅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根”[J].教育科学论坛,2017(3).
[3]向明阶.中学思品课“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法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教育教学,2016(4).
[4]梁文睿,邝丽湛.中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及教育建议[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8).
[5]李太平,刘燕楠.教育研究的转向: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兼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J].教育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