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广洋
一、案例展示
在教授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的第一子目《军机处的设立》时,我设计了历史情景剧。学生在课前进行排练,上课时表演给其他同学看,同学们要把剧中明显的错误找出来。剧本如下:
背景:清朝××皇帝在位时,有几艘不明身份的外国战船突然出现在天津江面,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一位天津官员乘快马把紧急公文送入京师……
第一幕:顺治帝时期
旁白:顺治、南书房行走、军机大臣们都在办公,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京城的平静……
天津官员:报……,有外国不明船只入侵我国……(把文书递给南书房行走)
南书房行走:待我呈报给皇上。……报告皇上,有紧急公务从天津传来。
顺治:呈上来,(查看公文后……)什么,尽然有这等事情,传议政王大臣。
南书房行走:传议政王大臣。
议政王大臣:启禀皇上,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慎重讨论,我们认为现在敌人情况尚不明朗,还是暂不出兵,静观其变好。
顺治:不出兵?那岂不是表示我们很懦弱,不行,一定要出兵,让这些外国人知道我们的厉害。传我圣旨,马上出兵,把外国入侵船只击沉。
天津官员领着议政王大臣草拟的圣旨就返回天津了。
第二幕:雍正帝时期
旁白:雍正、南书房行走、军机大臣都在办公,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京城的平静……
天津官员:报……有外国不明船只入侵我国……(把文书递到军机处)
军机大臣将文书呈递给皇帝。
雍正:外国人欺人太甚,我决定马上出兵,打他个落花流水。
军机大臣:启禀皇上,这些外国人来路不明,还是暂不出兵好。
雍正帝:什么时候轮到你军机大臣说话了?我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
军机大臣去请议政王大臣和南书房行走帮忙,他们共同去说服皇帝。雍正迫于无奈,改变了主意,下旨按兵不动。
天津官员领着南书房行走草拟的圣旨就返回天津了。
二、历史情景剧的作用
(一)落实基础知识
通过对历史情景剧本的创作,教师可以把基础知识巧妙融入剧本,学生在观看历史剧时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在本次课例中,学生通过历史情景剧的方式,把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职能等基础知识掌握了。比如: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情连皇帝都不能更改、军机处使皇帝的权力达到顶峰等。
(二)增加课堂趣味性
学生在排练历史情景剧的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在剧本的大框架下自由发挥,把自己的想法和特点表现出来,参与表演的同学乐在其中。同时,未参与表演的同学,通过找错误的新课堂形式观看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充满乐趣。
(三)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能力
学生通过历史情景剧的表演,锻炼了自己表演、表达、思维等能力;观看表演的学生则锻炼了提取信息、归纳信息、总结信息等能力。同时,这样的课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整个课堂主体表演者都是学生,讨论剧情、合作学习、找错误、表达也都是学生,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引导、过渡、总结的作用。
(四)课堂教学模式新探索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我们往往喜欢用“背景—过程—结果—评价”的教学模式,缺乏新颖性。而历史情景剧是“过程—结果—背景—评价”的新模式探索。先把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引人思考,推导出原因,最后才进行评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体现了新教学模式的特点。
三、历史情景剧类型的课堂一般如何操作
(一)构思课堂
教师应该先进行教学构思和设计,哪些东西可以让学生表演,哪些东西应该重点表现,哪些东西是表演时要特别注意的等。教师前期的准备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当然也可以试着让学生写剧本,然后老师进行修改。
(二)撰写剧本
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撰写,剧本必须大致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最好要体现趣味性。
(三)学生排练
要选合适的学生进行排练:学生要大胆、要敢于表现自己。排练时则要相信学生,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既能丰富剧本,同时又让表演好玩,有意义。
(四)老师进行二次创作
老师要根据学生表演的情况,把学生表演过程中形成的好点子加入剧本,进行二次创作、完善和丰富剧本。因为老师的想法有时也会有局限性,学生的特点在彩排的时候也能更好地展现,根据学生特点再进行加戏也是可以的。
(五)表演
学生表演时,教师要注意鼓励他们。提醒学生表演时要注意细节,尽量把该表演的表达出来且提醒观看的同学把握细节。
四、反思改进
(一)撰写剧本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教师可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构思剧本,合适的剧本才能使课堂成功。
(二)选到合适的学生也很重要
需要找那些表演欲望较强、思维敏捷的学生,好的学生能让课堂变得活跃,好玩。学生需要花时间进行排练,效果才会好。
(三)教师要做好应对课堂突发情况的准备
歷史情景剧,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地方连老师都没有留意到,但是学生会在课堂上突然提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彩排和表演的时候,老师要做到认真细致观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